自然文化遗产
春 雨(鄢丹萍)
来源: | 作者:pmo38c9ab | 发布时间: 2017-11-17 | 3830 次浏览 | 分享到:
                                                         鄢丹萍
                                                         2017-4-17 
       屋外沙沙的雨声好像钢琴在弹奏美妙的曲子,清新,自然。如山泉汩汩流过,如溪水叮咚。我一直以为,在梦里。因为这一夜的梦呵,我是一夜都在风雨中行走。行走在故乡的小路,非常泥泞,一身的泥,风风雨雨,眼前迷蒙,一直找不到归家的路,找不到自己的家,这是反复做了半辈子的梦,一直在风雨中寻觅。


         这梦居然一做就是一晚上,情节那么清晰,有条理。这一夜的梦虽然在风雨中滑跌了一跤,但是我终于找到屋子,找到家了。虽然家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我很疲倦的躺在那个梦里的小屋子里那张少年时期的单人床上,迷迷糊糊的睡着,沉沉的,伴着春天的滴答雨声……

          慢慢坐起来下楼出得后门,落花满地,枝叶摇曳,池塘里的水波被柳枝滴落的雨滴滴成一圈圈涟漪,风吹过涟漪扩展成大大的褶皱,好像少不更事的孩子在折纸玩,我仰望着灰色的天空,没有任何色彩,雨点打落在脸上很冷,很冷,颤抖着……

         心情很沉重也很低落,沿着池塘边,我找不到曾经的足迹,找不到家人,母亲呢,父亲呢,奶奶呢?都没有,蹲下身子,捋一捋长发,爱怜的拾起一朵朵泡桐树花,却是那么黯然失色,枯萎。站起身四处张望,天地混沌,我想喊,喊不出来,我想跑跑不动。我哭了,哭着挣扎,满身的冷汗,心脏突突的不规则跳动得我呼吸都快窒息一般,好累,好累……突然睁开眼睛了,四周一片漆黑,动动腿脚,翻个身,熟悉的味道,枕头,发肤,被盖。梦醒了……

        静静躺着梳理思绪,平复内心,侧耳倾听,房顶,窗外,一片由远到近,又由近到远的雨声,沙沙沙沙,簌簌簌簌,原来不是在梦里,是在这个春末夏初的第一场雨里。

          慵懒的拥被而卧,过滤了梦境,情不自禁的思绪回到少年时候,那时候睡不醒,吃不饱,每天早上困得不。奶奶就是定时的钟,她拖着唱腔的念叨“下雨了,要加厚衣服,路滑,早点起来,要不迟到了……”。父亲则随着继续念叨,好像管教学生没有过瘾“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接着又吟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如此这般一次又一次,从小到大,烦,恼,不快,唯一的就是希望快快长大,让我离开这个笼子一样的家,让我自由的睡到自然醒,特别是春天下着雨的早上,让我不要起来,无论睡着没有睡着,无论有梦没有梦,无论想起什么或者什么也没有想起……

          然而时过境迁,我真的长大,我真的离家。我却越来越留恋,越来越怀念那些囚鸟一般,有父亲奶奶的日子啊!可是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了。

         后来我又像奶奶,父亲一般的,催促孩子们在春雨的早晨起床。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奶奶,父亲的话,还外加一句“如今你们的条件多好,坐车上学,道路不泥泞坎坷,带上伞,我们那时候打光脚,批上装化肥的塑料口袋,很多都是光着头和身子,到校一身湿……”

       “妈妈,那是过去,如今时代不一样,你说了很多次了……”,孩子们总这么说我。如今物是人非,一样的春天,一样的清晨,一样的春雨,念叨我的人已经永远离开我了,一切都只是在回忆里。我念叨的人也已经大了在外求学,也是渴望自由的小鸟一般亦如当年的我扑腾飞出。

        不知怎么的,思绪至此,心情突然低落到落泪。是思念,思念再也回不来的那些春雨时光和念叨。思念故去的亲人们。思念孩子们了,望着窗外烟雨蒙蒙喃喃道“都是雨,都是这场淅淅沥沥的春雨,眼眶湿润,一行热泪顺着面颊,远山模糊了……”
      

 

   鄢丹萍: 女,生于简阳龙泉山旁,长于田亩阡陌间。受沱江水滋养,得父老乡亲怜爱,未敢忘乡情。悠居春天栖息的城市西昌二十余载,受家父影响自幼酷爱文学,常有文章发表于《西昌月》《航天城作家报》《资阳日报》《资阳公安报》《西昌彝学》《凉山文学》《西南商报》等报刊。现为西昌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办公室主任,四川省散文学会西昌分会会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