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化遗产
我的彝族亲家(鄢丹萍)
来源: | 作者:pmo38c9ab | 发布时间: 2017-11-17 | 4287 次浏览 | 分享到:
                                                                   鄢丹萍
                         
                                                                   2017-4-4
          亲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女亲家,而是收的干儿子,干女儿的亲家。我就有好多位这样的亲家,曾经一个朋友开玩笑说,估计我的亲家可以坐三桌。我也丝毫不否认,在雅安芦山还有三个,上次专门去分别看了离开时候还是乳臭未干的孩子,而今是帅哥,美女了,不得不由衷感叹,光阴似箭......

        众多的亲家都有来往,节假日总要带些东西来看看我,我也回拜一下。而有一个特别的亲家,却一直在我心里挂着。这个亲家是个彝族,他们以前住在高高的磨盘山顶,最初的相识是他的表妹五格是我在学校开小卖部时,常帮我带儿子的漂亮初中生,后来她毕业后也常去看我,我也去她们家,在伍格的介绍下收下了彝族干女儿马散步,自然我就有了彝族亲家。

      亲家马诗坡是美姑交警队上班的,一年难得回来几回。亲家母则是昭觉嫁过来到磨盘马家做媳妇儿的,但是不会说汉话,也不会听汉语。每次她来了,提着山上的土特产,洋芋,酸菜,腊肉,土鸡等等,当然我也大概估计价格或者高一点,给干女儿带回去补贴家用,或者他们家三个孩子每人买一身衣服。往往我要请个翻译,以至于后来,我也会几句彝话,比如卡沙沙就是谢谢等等,我也教给他几句汉语,谢谢,再见,你好......

       这样亲家感情没有民族隔阂,没有语言障碍,就如真正的亲人。我需要什么什么体力或者其他什么帮忙的时候,给他们说一声,一家人便来了,他们需要办点什么事,只要我能办的都会尽力而为之。彝族过年和汉族春节有两个月的时间差。于是他们请我过彝历年,我请他们过汉族年。当然他们吃我们的汉族餐是美味,我吃他们的坨坨肉,酸菜鸡,烤小猪儿肉自然也是美味。就这样在时光悠悠中亲热的来往。亲家在不常回家的日子里,感情依旧。他在为数不多回来的日子里,每次回来总是要想着法的给我带些美姑特产,土鸡蛋,蜂蜜,甚至于有一次回来还给我带来两块玛瑙毛石,一块用于和妹妹各做一个戒指,一块依旧保留在我的书柜一角,睹物思人,亲家的面容时刻浮现眼前。

      干女儿已经在渐渐长大,学习也很好,特别聪明乖巧,懂事,善解人意。非常令人悲伤的是,我的彝族亲家在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晚上,在单位值班室这么坐着就去世了,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当我从成都赶回去,知道后,他已经在火葬场火化并按照彝族风俗埋葬了。想起他敦厚的外貌,想起他的笑,想起他给我敬酒,特别是他去世之前一天还在我的歌厅唱歌,不喝酒的我还是陪他喝下两杯啤酒,谁知道那便是诀别,便是最后一次喝完杯中酒。

       记得那晚歌厅有一群闹事客人打架,他还开车帮我将当事人送往派出所,还进行调解,也还安慰我没有多大事。尔后他回美姑,我则到成都,就这么短短几天,便阴阳相隔,便难以再见,不由得悲从中来。看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心酸极了,不由得对几个孩子充满了别样的爱怜。其中简阳中学晋步老师一家竭尽全力给予干女儿最大支持和帮助。这是我和亲家一家十分感谢感激的......

       今年是彝族亲家去世的第四周年,今天也是清明节,于是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不由得更深的对越走越远的亲家有些哀思。默默对着天涯遥遥的祈祷,但愿他天堂安好,再也不要喝那么多酒,再也不要吃那么多肉长太胖了,身体需要爱护。孩子我都帮忙照看着,请他一定安息,放心!昨天欣闻他的大女儿,我的干女儿,马散步考起了俊波中学,这是凉山一流的学校,只是费用要高些,然而娃儿坚持要读。当知道这一消息后我找到简阳支教中心邓仲(原贾家教办主任),当他听完我的述说后,欣然同意答应帮忙支助。

       孩子的事就这么办了。我想我那天堂的彝族亲家知道后应该也放心了。我也想略备薄酒一杯祭奠我的这位彝族亲家,也许彝族没有清明节,没有七月半,他们的习俗是自成一体的做迷信,做毕摩。不像我们汉族,清明节,七月半是作为一个全民节气很隆重的。他曾经是接受汉族文化长大的,也和很多汉族是朋友,也参与汉族的各种祭祀,节日。那么就让我以汉族的方式去祭奠他,悼念他吧。希望他在天之灵有所感知。

      干女儿马散步也为他的父亲我的亲家写了一篇寄往天堂的信,读罢,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下来,那稚嫩的笔写下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以及失去父亲的悲伤,也让我的思绪回到我年幼失母的伤悲中,那份心灵深处的痛,不是眼泪和语言能表达的。以至于如今四十年过去了,母亲依旧让我想起便泪光涟涟,三年前父亲去世依旧想起便彻夜难眠,奶奶十多年前去世,我哀嚎了几天,这样的生离死别是无奈而痛彻心扉的,所以我深深的理解我的干女儿心内的痛哭无助和备受的煎熬......

       孩子的信是这样写的:父亲多么美好的字眼,他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人,也是最爱我的人。父亲啊,当知道你去世的消息,我抱着你的遗像失声痛哭,您安静的躺在那儿,我多么希望您能动一动,哪怕张一下嘴,尽管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但还是希望你能在最后睁眼再看看我,以及家里亲人。我始终走不出你去世的阴影,每晚上躺在床上默默流泪,爸爸啊,千言万语化作三个字——我——爱您!

       行文至此,我的心不由自主的沉浸在无边的悲凉而哀婉中,有的人认为权势可贵,有人觉得金钱可贵,有的人觉得名利可贵,然而我此时只是想说,生命可贵,亲情可贵。我想对着苍茫大地高喊说珍惜有限的生命,有限的亲情,合家团聚,欢乐,看着初生的太阳,日落的余晖才是最可贵的。活着比什么都好,真的很好!
      

 

   鄢丹萍女,生于简阳龙泉山旁,长于田亩阡陌间。受沱江水滋养,得父老乡亲怜爱,未敢忘乡情。悠居春天栖息的城市西昌二十余载,受家父影响自幼酷爱文学,常有文章发表于《西昌月》《航天城作家报》《资阳日报》《资阳公安报》《西昌彝学》《凉山文学》《西南商报》等报刊。现为西昌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办公室主任,四川省散文学会西昌分会会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