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仁板凳龙——非遗项目
来源: | 作者:pmo38c9ab | 发布时间: 2017-10-27 | 4118 次浏览 | 分享到:

           苏莲托整理编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这个图腾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真可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据现代考古发现,远在石器时代就有“原龙纹”形象的器物出现。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龙字,当然,后来的青铜器及各个朝代关于龙的形象也就越来越清晰和复杂,内涵也随之丰富起来。在几千年的各个历史朝代,官府和民间刻画的龙形式越来越多,体型亦大亦小,龙的形态简单与复杂并存,各种形式的龙内涵也是丰富多彩。同时,各个地区和各个地域的人们也根据自己的民族习俗和风俗习惯发展出无数的丰富多彩的龙的形象。在这众多的龙的形象中,独具特色的板凳龙值得欣赏。

板凳龙顾名思义就是用板凳制作的龙,这种龙用来坐吗?否,用来舞蹈。

板凳龙在中国好多地方都存在着,如四川、重庆、福建、浙江……


这种舞龙运动。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

在各地的板凳龙中,四川的安仁板凳龙有其自身的特色。

安仁板凳龙是指产生于四川达县安仁乡、流传于周边达县麻柳、檀木、花红、东兴、大滩等20余个乡镇,以板凳为道具的一种民间舞蹈,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主要用稻草扎制而成,又有人叫它“草把龙”。

 

安仁板凳龙的制作很有讲究。首先,它必须由五种物品综合扎制而成,据说是象征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因而少不得。其次,是必须由四条腿的板凳为基础,以象征四季平安。据说建国后,有人曾经提议将板凳龙的板凳改为三条腿——前面两条、后面一条,以减轻龙的重量,是舞姿更为轻灵,结果遭到安仁乡人的一致反对,说是不能违背了祖宗的老规矩。三是制作时必须心诚,认真,不得胡乱施为。

 

安仁板凳龙是以长条木板凳为基础,完全采用当地常见的稻草、包谷壳、秸秆、竹篾条、苎麻等在长条木板凳上绑扎而成。工艺原始而简单,形状古朴而奇特,似龙非龙,如狮非狮,神态温顺,憨态可掬。

安仁板凳龙通常由三个剽悍男子表演(寓意“三阳开泰”),即一条板凳龙三人舞。表演时前面二人各以侧手执一条板凳腿,后面一人双手执两条腿,按照规定套路,合着鼓点,有规律、有节奏地舞出各种花样。

安仁板凳龙有追、赶、跑、跳、翻、滚、蹿、爬等基本动作。表演者在不停的奔跑中,一边翻、滚、跳、跃,一边舞动手中的板凳龙,不断变换队形和姿势,以表现出龙戏水、龙摆阵、龙蹿珠、龙抱宝、龙配凤、闹龙宫、跳龙门、龙归巢等不同场面。表演者刚劲的舞姿,有力的动作,充分显示出男子汉的强悍、敏捷、灵活和力量。

安仁板凳龙演出方式灵活,可单龙独舞,也可多龙共舞。演出场地不受局限,可在乡村院坝进行,也可在街头、广场、舞台演出。

不过,安仁板凳龙是男人们的专利。妇女是不能参加的。表演时,舞龙的人赤裸上身,肌肉虬结,粗犷豪放,舞姿刚劲,动作矫健,身手敏捷,充分显示出男人的阳刚之气,与“三阳开泰”完全相吻合。近年来,一些青年妇女提出抗议:现在男女平等,凭什么不准我们耍板凳龙?有几名妇女还自发组织起来,偷偷自学成才,这才出现了今天的男女混合舞的安仁板凳龙,并创造了一个新的舞蹈动作——龙配风,把安仁板凳龙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页图片由苏莲托拍摄于2011年6月成都第三届国际非遗节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