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项目考察——求职创业路上(苏莲托)
来源: | 作者:pmo38c9ab | 发布时间: 2017-11-05 | 4350 次浏览 | 分享到:
                                                        苏莲托

三个学设计的大学生毕业准备创业。

两个女同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二人负责服装设计、面料选择及服装的生产。

小伙子小林学的平面设计。负责整体策划、项目的运作及产品销售。

三人确定合作后,小林在思考全局的同时,先期迈出了第一步——项目市场考察。

因为都是年轻人,又学的是设计,三人对目前的时尚元素、年轻人的喜好、流行趋势及服装市场主流导向有一些特定的认识,所以他们把目标客户对象锁定在年龄十七、八岁——二十八、九岁之间的年轻女性。年轻女性追逐潮流的心态非常强烈,服装更新快。

 

基于当今服装流行趋势的世界同步性正在逐步加强,在了解大的流行元素的同时,还要对本市的服装市场状况有所了解。毕竟做服装的最终目的是赚钱,不能脱离眼前的市场。所以小林决定把市场考察的第一个地点定在本市大型的批发市场。

这个城市的大型批发市场在城北的繁华地段,占地颇广,这里各种商品一应俱全,市场规范、成熟。这里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普通公交车站形成完整的交通枢纽,交通方便,人流量大。但人多就杂,此地也会出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小林从居住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达城北大型批发市场大约需要一小时。

这天早上,小林没有睡懒觉,他早早起床,和第一批上班族挤上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城北大型批发市场。

此时太阳的光芒已经照亮了这座城市,天上的红霞从东边辐射开来,天空辽阔、无垠,不规则的云彩被映染成红色,无云彩点缀的天空处透明红亮。放眼天空,霞光以其独特的方式渐变,离东边越远的地方红色越弱,而蓝色由弱逐渐变得鲜明,天空随意飘浮的云彩,从东边的红色渐变为粉色直至白色。这鲜亮、美丽的天空就象印象派大师挥笔精心绘制的画作,博大而精美。赶早的人们在这美好的早晨迎接新的一天。

 

小林下车后,行走在晨光中,感受着光影的奇异变化带来的奇丽与鲜亮,想着今天的目的,心情怡然,脚步轻快,心志也显现出高远。他不由自主的抬头挺胸,目光平视向前。

进入市场了,这处偌大的市场他来过,大一学美术基础时,他时常光顾这里的美术用品批发区。没想到,四年后的今天自己会来这里考察年轻女性的服装市场。

服装市场很大,并没有区分出年龄和职业区域。

小林边走边看,当然是有所选择的,即注重年轻女性服装的样式、面料、色彩、价格。现在是春末,夏季服装上市,仍有春秋装及少量冬装。市场之大出乎小林的想象,几幢大型展场都有几层楼,要把这几个大型展场走一遍需要不少的时间。这里,服装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他感觉自己有些顾不过来了,边走边观察,边记忆,到后来,他无法去关注哪一类服装,而是挪动脚步机械地观看着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

不知不觉,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中午只是在市场附近吃了一点快餐。

晚上回到住处,小林总结白天的考察情况,整理思路,发现白天的考察虽然对本市批发市场的情况有了些许认识,但是太零碎,得再重新调整考察重点。

不然他们的计划难以实现。他们想在秋初时上今年的冬装。

于是他制定了第二天的考察计划,主要有三点:

服装市场开市较早,一开市就进入市场。看市场里哪些服装摊位进货的人多,把这些摊位记下来,作为自己开服装店时的备用进货点。只要能赚钱,自己做的服装和进货的服装兼顾。听人说,好的货很早就要批发完。

考察市场内服装打板价格,看看最低价格是多少,我们做服装打板时的承受点在哪里?

等早晨高峰期过了再去看看春秋装和冬装的价格、面料、款式。

第二天早上凌晨三点半钟,他起床乘上他头天晚上联系好的私家车朋友的车到市场去了。

公路上没有白天的喧哗,宁静清爽,虽是夜晚,街灯通明,似如白昼。

汽车在公路上除偶遇红灯停留外,畅通无阻。

市场到了,服装批发市场已是灯火通明,展厅里的摊位已经打开,他在偌大的展厅里搜索着早起批发服装的顾客,脚步快速地移动着,可是不知道是时间尚早还是自己没有找对地方,此时的客户并不多。没有出现他曾经听说过的现象,有人告诉过他,要想批发到好的服装,很早就要到市场去,去迟了好的货就没有,所谓好的货一般是指面料、样式、价格都受客户青睐的货,市场走势和接受度都很高。

在这偌大的展厅里,他行色匆匆地奔走着,在那些摊主眼里,或许他们弄不清楚这个人早起在这里闲逛的啥,走马观花在寻找什么?真是一个奇怪的人,他还要每一层楼都要去看看……

几个大展厅都走遍了,也没有看见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的摊位前批发商品的顾客多。

太阳出来了,他找了一个小餐馆随便吃了一点早餐,休息了一会,又到市场去了。他要去看看服装市场打板师给服装打板的价格。看这个市场打板的最低价格是多少。

因为这直接关系着他们服装制作的成本。

服装打板集中在B一幢三楼的一角,所有摊点的打板师静静地在那里等待着顾客上门。小林走向第一个摊点,有礼貌地问道:“师傅,请问我们打一个女装上衣样板价格是多少?”

年龄约三十、四岁的师傅看看面前这个小伙子,顿了一下回答:80”。

“哦,能够少一点吗?”

“不能了,这是最低价,你可以去问问。”

小林于是往前走,他选择多个师傅去问,得到的回答都是80”。并且都不会再少。

小林想,也许这是整个的市场价格了。似乎也没有必要再问了。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价格有点偏高。他们联系的备用打板师开出的价格是50,当然这是有特殊关系的师傅。

此时,在服装批发厅,人多了起来,但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也没有出现他想看到的大额批发客户。他也不明白,自己何以把这个市场的人流量和交易量看得很高。本市还有几个比这个小很多的专门的服装批发市场,也许他们各有所长。

中午时分,他回到主大厅旁边通常空而宽广的场地,在这里,一个让他没有想到现象出现了:原本空旷的场地上大大的货包堆积了很多,一些工人还在忙碌着,一些人在旁边说话交谈,大声地喊着什么……这里真热闹啊

小林心里在嘀咕着:看来我还没有深入进去,只是在这里走马观花,凭自己的想象在作着所谓的考察,没有看见多少人在买货,可是到此时货物却堆积如山。当然,我同样有了很多收获。

接下来的日子,他有空就往市场跑,同时还去了市内另外几个小型的服装批发市场。这个市场,他去多了,有些摊位的摊主都认识他了,知道他是只看不买,所以也对他失去了应有的热情。而他也并不在意,他就是来考察的,不是来买衣服的。

这天下午,他准备回去了,在市场的出口处,他听见身后一阵骚动,回头一看,两个便衣警察给一个人戴上手铐并把他带走了。旁边有人在议论,他没有去关注,径直走了。

本市的服装批发市场考察告一段落,他的一个同学在外地让他去看看他们那里的情况,他欣然应允,买好火车票准备登上即将启动的列车。火车站就在本市大型批发市场的不远处。  

他到了候车处,这里人真是多,他寻找着自己这趟列车的进站口,突然,一个穿制服的民警走到他的面前:“小伙子,请出示你的身份证 ,我们需要验证一下。”(注:当时还没有实行火车票实名制)

小林诧异地看着面前的民警说:“没有带在身上,平时没事一般都不带。”

“请跟我来。”民警说着,把小林带到了不远处一台电脑前。“等会儿在电脑里输入你的身份证号。”

这里有几个民警维持着秩序,一小队人在电脑前排着队,小林排在后面。因为他的火车快开了,民警让他到前面去,在电脑里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让他离去了。

他没有在意这件事,匆匆踏上了列车,开始了异地旅途。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