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莲托主页
www.suliantuo.net
A 阿昌族 B 保安族 白 族 布依族 布朗族 C 朝鲜族
D 达斡尔族 德昂族 东乡族 侗 族 独龙族 傣 族
E 俄罗斯族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C 高山族 仡佬族
H 哈尼族 哈萨克族 赫哲族 回 族 汉 族
J 基诺族 京 族 景颇族 K 柯尔克孜族
L 珞巴族 拉祜族 黎 族 僳僳族
M 毛南族 满 族 门巴族 蒙古族 苗 族 仫佬族
N 纳西族 怒 族 P 普米族 Q 羌 族 S 撒拉族 畲 族 水 族
T 塔塔尔族 塔吉克族 土 族 土家族 W 佤 族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
X 锡伯族 Y 瑶 族 彝 族 裕固族 Z 藏 族 壮 族
《中国少数民族节会大观》(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作者授权)
赫 哲 族 节 会
赫 哲 族
赫哲族,史籍又称“黑斤”、“黑真”、“赫真”、“奇楞”等等,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同江、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带。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 通古斯语族满福支,没有文字,通用汉文,
赫哲主要从事渔业和狩猎。解放前,赫哲人民在军阀、地主、日本帝国主义的重重压迫下,濒于民族绝灭的边缘。解放后,赫哲人民在政府的帮助下.重建家园,获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人口已从解放初的百余人发展到一千多人,其居住地的文化、卫生、交通、邮电等事业,早已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赫哲的整个生活与“鱼,极为密切。日常食谱有杀生鱼、妙鱼毛、鱼烤等等。他们还能用鱼皮制成各冲服饰。妇女们先把加工好的鱼皮鱼线用野花染成各种颜色,然后根据他们渔猎生活的实际摇要,精巧地剪裁缝制成各种服饰。常见的有鱼皮长衫、鱼皮套裤、鱼皮机撇、以及鱼皮绑腿、围裙、手套、腰带等等。鱼皮制品不仅花样繁多,且耐磨、轻便、保温、不透水、不挂霜。古老而富民族特色的鱼皮服饰,是赫哲物质文化生活的一大特色。
春 节
一进腊月,赫哲家家忙碌起来.“老爷子”(男子)推磨拉面,下江凿开厚厚的冰层钓鱼;妇女忙着做节日里吃的臭李子饼、鱼毛、兽肉千等.一进村子,悠悠的香味便扑鼻而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穿得花团锦簇,倚在爷爷奶奶的身边,认真地学着剪纸、糊纸灯笼、做纸花儿… … 不一会,宽敞明亮的住房上挂起了灯笼,贴上了红红绿绿的五彩窗花,洁白的墙上贴满了色彩鲜明的年画.
大年初一清晨,骤然而起的鞭炮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人们穿着一新,手拉手,笑嘻嘻地涌出家门到亲戚和邻居家拜年串门.此时,最热闹的还是民间艺人的家.这里挤满了一屋人,大家亲热地向艺人敬酒‘请他讲述精彩的民间故事,演唱迷人的“依玛堪”民歌。成群的姑娘媳妇却热衷于“摸瞎糊,与掷骨头的游戏,嘻嘻哈哈,乐不可支.精力充沛的男孩子,聚在村外宽敞的地方比赛叉草球、箭射草靶.别看他们还未成年,武艺已非一般.准怪赫哲男子素以渔猎著名,它来自从小的磨炼!
赫哲素来好客,若有客自远方来,他们就殷勤地先敬一杯茶,端上一碟瓜籽,然后从外屋拿出两条哲罗鱼,剖杀切丝放入盆中,用醋浸上,再拌些许白菜丝、豆丝、细粉条,豆芽、葱、蒜等,不到半个小时,一盆色香味俱佳的生鱼就上桌了.用杀生鱼待客,也是赫哲的古俗.赫哲人一年一度的春节,一直闹到正月十五才告结束。
《中国少数民族节会大观》(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
本栏目文字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联系作者:liuzhu09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