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莲托主页
www.suliantuo.net
A 阿昌族 B 保安族 白 族 布依族 布朗族 C 朝鲜族
D 达斡尔族 德昂族 东乡族 侗 族 独龙族 傣 族
E 俄罗斯族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C 高山族 仡佬族
H 哈尼族 哈萨克族 赫哲族 回 族 汉 族
J 基诺族 京 族 景颇族 K 柯尔克孜族
L 珞巴族 拉祜族 黎 族 僳僳族
M 毛南族 满 族 门巴族 蒙古族 苗 族 仫佬族
N 纳西族 怒 族 P 普米族 Q 羌 族 S 撒拉族 畲 族 水 族
T 塔塔尔族 塔吉克族 土 族 土家族 W 佤 族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
X 锡伯族 Y 瑶 族 彝 族 裕固族 Z 藏 族 壮 族
《中国少数民族节会大观》(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作者授权)
柯 尔 克 孜 族 节 会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史称‘坚昆’、‘黯戛斯”、“吉利吉斯”等,有人口十一万四千多,主要分布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南疆的一部柯尔支孜则多用哈萨克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柯尔克孜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部分经营农业。他们十分好客、重礼节,凡有客来访,不论相识与否,均拿出上乘食品请客。他们在长期的生活中还形成了许多特殊的禁忌,如:忌在住宅附近大小使、忌与人谈话时擤鼻涕,特忌撒谎、赌咒、欺骗,若被发现,严重的还会被驱逐!
柯尔克孜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族.他们不仅有神话、传说、歌谣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还有相当水平的弹唱艺术。
诺 劳 孜 节
诺劳孜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过去是柯尔克孜民间的年节。
“诺劳孜”一词,来自古伊朗语“春雨日”之意。柯尔克孜曾经信仰萨满教。萨满教认为:天神是万物之主,太阳是万物的主父、主母.星神则是掌握人类祸福的主神。白羊星是造福人类的主神,因为它的出现,第一次使昼夜相等,它主宰着日神,调节着气温,使大地解冻,万物苏醒,羊群产羔;双鱼星却是人畜的病源。所以,他们就把双鱼星降落,白羊星升起的时日,定为元旦,举行盛大的新年节庆,从这天开始安排自己一年的生产、生活。这个时间,相当于农历的春分,公历的三月二十二日。除柯尔克孜族外,原信仰萨满教的哈萨克、维吾尔、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等民族,也要过诺劳孜节。
柯尔克孜的古历法曾把一天的时间分为日出、午时、日落、午夜、黎明几个更时。诺劳孜节的活动就从这一天的黎明更时开始。晨暮之时,各家家长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烧起一堆松柏树枝,然后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的头上转一圈,以示新年平安、快乐。然后,家长又率全家把松枝堆移到畜圈门口.让畜群从火烟上通过,以祈来年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由于后来柯尔克孜重信伊斯兰教,所以节目活动又加进了诵《古兰经》的仪式。据传,两百多年前的诺劳孜节,黎明更时还要向日出的方向开枪打鬼,让太阳发出更加明亮的光芒。
日出更后,家家开始做“诺劳孜饭”。他们用炒过的去皮小麦和大麦,加上盐,葱、牛羊肉以及各种野生调味佐料(七种以上)煮成稠粥,谓之“克缺”或“冲克缺”(丰盛粥之意)。这丰盛粥,不能用往年存米和食物,以示年年富足有余。
午更时一到,人们便成群结队骑上马互相拜年,尔后集中到草滩上进行赛马,马上拉力、马上取物、骑马打靶、叼羊、摔跤、拔河、荡秋千、“抢皇宫”等活动,茵绿的草滩人欢马叫,热闹极了。
日落更后,家家户户相邀共进晚餐。饭后,男女老少分别举行舞会、歌会。他们弹起三弦琴和“考姆兹”,唱起那古老的“诺劳孜歌”:
走开!走开!走开吧!
缠身的魔鬼走开吧!
旧的年份已别,
快乐的新年已到,
在我们欢乐的诺劳孜节,
祝我们月月安宁,
祝我们年内平安。
……
《中国少数民族节会大观》(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
本栏目文字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联系作者:liuzhu09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