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莲托主页
www.suliantuo.net
中国56个民族
A 阿昌族 B 保安族 白 族 布依族 布朗族 C 朝鲜族
D 达斡尔族 德昂族 东乡族 侗 族 独龙族 傣 族
E 俄罗斯族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C 高山族 仡佬族
H 哈尼族 哈萨克族 赫哲族 回 族 汉 族
J 基诺族 京 族 景颇族 K 柯尔克孜族
L 珞巴族 拉祜族 黎 族 僳僳族
M 毛南族 满 族 门巴族 蒙古族 苗 族 仫佬族
N 纳西族 怒 族 P 普米族 Q 羌 族 S 撒拉族 畲 族 水 族
T 塔塔尔族 塔吉克族 土 族 土家族 W 佤 族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
X 锡伯族 Y 瑶 族 彝 族 裕固族 Z 藏 族 壮 族
《中国少数民族节会大观》(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作者授权)
东 乡 族 节 会
东 乡 族
东乡族是以十三世纪进入今甘肃临夏东乡地区的蒙古人为主,与周围回汉各族长期相处融合而成,现这里仍是他们的聚居地,人口有二十七万九千多.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多通汉语,用汉文.且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其服饰以妇女的帽子最具特色。未成年的女孩戴的是小巧美丽的“折子帽”,未婚少女则是绿色纱绸做成的盖头,少妇及中年妇女的盖头均为白色,老妇们则为黑色,界线比较严格。现许多妇女中又流行戴白工作帽,她们在白帽上缀几朵牡丹,以显示其民族特色。东乡婚俗中的“砸枕头”一幕也十分有趣。新娘一到夫家,人们就打开嫁妆欣赏,最注意的是她绣的枕头。进入洞房后,小伙子们就拿起枕头向新娘砸去,护着新娘的姑娘又依样砸回,直至深夜方尽兴,以示全村人欢迎新娘的到来。
东乡族的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历史上他们曾与西北回、汉民族一起,多次对清朝政府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斗争。如今,这里建立了自治县,实现了社会改革,废除了宗教封建特权,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春 节
东乡族人民很早就有过春节的习惯,并且还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节前,他们把屋里屋外都清理得干净利索,家家户户忙着宰羊,有条件的村子还要集体宰牛,为春节的年饭作准备。
春节期间,最流行的传统体育活动有打“咭咕嘟”、打土块仗、摔跤等等。打“咭咕嘟”是少年儿童们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将人马分成大体相当的两队,每人手上都拿一根细木棒,以此敲击木制的椭圆形小球,打到对方一边,他们一边对打,还一边唱着传统儿歌,那欢闹活拨的场面,真让人羡慕。打土块仗则是由相邻的几个村子的青年联合举行,双方在村边或树林中互相投掷土块“打仗”,但土块,一般不大,还很酥散,一触即碎,不伤人。当参加的人极多之时,所掷土块就象下冰雹一样密集,有的还想出种种办法来点突然袭击,引得不少老年人都坐立不安而纷纷‘参战”。愉快有趣的体育活动,伴随人们度过一个个新春佳节,团结了人民,又锻炼了身体。
花 儿 会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盛装的东乡族、回族、土族、汉族各族人民,都从四面八方汇到了康东县连麓区境内的莲花山上举行花儿会。此时,莲花山上批把花儿开得正闹,一派花香鸟鸣,山野翠绿的迷人景象。人们手撑凉伞,拿一把彩扇,在山坡树丛中,蜿蜒的小道上,这儿一群,那儿一伙,或席地而坐,或边走边唱,尽情地用动人的“花儿”歌,歌唱劳动生活,歌唱纯洁美满的爱清,也传唱众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莲花山下沿路村子的人们,还用马莲绳筑起了道道关卡,赶会者须答上拦路歌方能通过。拦者唱道:“马莲绳子拦得宽,赛似铁打虎牢关,你对不上底下钻”。被拦者风趣地对道:“马莲绳绳一根弦,琵琶还要好家弹,莲花山上走一转,拴住太阳唱几天。”如此便可通过了。就这样,身着各色服装的人们都聚到一起,从日出唱到日落,又从黑夜唱到天亮,即兴随意的创作,相互对答如流。
几天的狂欢后,各族歌手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歌会将结束时,他们手捧酒碗,以“花儿”互相告别,“曲子不好酒不香,唱歌好似半碗水,喝么不喝你思量。”对方接酒一饮而尽,深情地答道:“曲子好来酒又香,歌友送来长情谊,我将把你永记心。”尔后,大家才依依告别,互约来年“花儿”会上再相会:“手拉住衣襟说句话,年年青草发新芽,待到来年花儿会,咱们重包骨朵重开花!”
《中国少数民族节会大观》(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
本栏目文字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联系作者:liuzhu09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