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莲托主页
www.suliantuo.net
《滇土艺韵》 雕塑
(作者授权)
云南的雕塑艺术,最早可以上溯到3000年前的青铜铸造和石刻艺术,这门艺术发展到近代时,更是五彩纷呈,其中有气势恢宏、造件庞大的铜铸品;有反映丰富的宗教生活及神秘观念的石窟艺术;有造型古朴,雕刻精致的各种石雕艺术品;有形态逼真、风趣的泥塑罗汉造像;还有别具地方民族风情的各种木雕。普普通通的石头、泥巴、木头、竹子,都可以成为人们艺术创作的材料,其创作风格更是姹紫嫣红,各领风骚,使这块彩云之南的神奇土地,焕发出迷人的风彩。
一. 铜 塑
云南是中国的主要铜产区之一,1958年发掘清理的剑川海门口文化遗址,是距今3100年的铜石并用的文化遗址,当时的铜器还是一种红铜,质地柔软,不能完全代替石器的生产功能。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云南的青铜文化已十分成熟,迄今在云南的70多个县市的200多个地点有了青铜器的发现。其中不少的青铜器能娴熟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题材,如祈年、播种、孕育、上仓、收获、剽牛、竞渡、击铜鼓、吹芦笙、携手踏歌等;能生动地再现虎、牛、蛇、孔雀、雉鸡、白鹭、熊、兔、猴等动物的姿态;在大的创作场景中,也能围绕中心,多层次地展现场面与人物,构造周密严谨而富于变化;即便只是一般的小品,创作者也能抓住最富特色的一瞬间,加以夸张、渲染以显示其生命力,体现了较高的创作技巧。而其中流传至今的代表作品,当推“牛虎铜案”和贮贝器盖上所铸造的各种生活图景。
1. 牛 虎 铜 案
牛虎铜案,出土于江川县李家山,此地于1972年曾发掘古墓葬27座,墓主为滇王族,其中出土的青铜器就达千余件。其中发掘出的牛虎铜案是以一头健壮的牛为案身,略显夸张的长犄角前伸,头部壮实,颈肌丰满而有力,给人以重心微向前倾的感觉,案的后部是一头猛扑到牛身上用力嘶咬的猛虎,力与力的较量使整个案身得到平衡。更为巧妙的是,塑者虚去牛腹,在此部位另立一头小牛。顿生一种情趣。整个铜案的构图,以牛角到虎头成一流畅的弧线,与牛腿的直线相映衬,虎的撕搏与牛的岿然不动和谐一致,大牛、小牛的纵横交错更显示厂雕塑者独到的艺术匠心。
2. 杀 人 祭 铜 柱 图
该图铸于一个直径不到35厘米的贮贝器(晋宁石寨山出土)圆盖平面上,只见一座干栏式的房屋楼正中,高踞着一位滇人贵族,两旁列坐有8人,似在宴饮,房子左右及后面排列了16只铜鼓,楼下众多奴仆有的正在宰牛杀羊,准备宴饮食物,有的正捧盘登梯而上进送食品。4组乐队正持锤击铜鼓及饽于奉乐助兴。而稍远处,立着一蛇蟠宝柱,上面捆缚着一个待刑的裸体男子,旁边有乘骑的武士列队而过。图的边沿处一男子双手捧头悲痛欲绝,一女子身子微微前倾,好似正在劝慰。此外,图中还有一群人或抱大鱼,或是头顶箩筐,有的正俯身交谈,有的正从箩中取物,似在进行着贸易活动。有关研究者认为,图景所展示的是奴隶社会中一个规模盛大的“诅盟”活动,高踞其中的盟主召集各头人共同盟誓,众多铜鼓的排列及杀人祭柱,显示了仪式的庄严肃穆。整个图景铸有人物120多人(脱落的尚不计在内),还有房屋、铜鼓、牲畜、猛兽等,展示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复杂的人物关系,也表现了铸造者的高超技艺。
3. 纳 贡 图
该图铸于晋宁石寨山出土的一贮贝器盖上,只见圆盖一周铸立人物17位,又可依据其装饰形态的不同分为7组,每组2—4人不等,只见为首的盛装且佩剑,随从者有的牵马,有的背东西。由于各组雕塑既互相联系又具有独立性,并且在盖面围成一周,好似进贡之人络绎不绝,按踵而来;加之图案人物的组合又富于变化,又穿插了牛、马等动物,使整个雕塑图案层次丰富,起伏变化。
明末清初,云南银铜产量已居全国首位。清乾隆年问,云南年产铜平均5000吨左右,最高时达7000吨,常年开采的铜矿有30多个,矿工已达10万人。冶铜业的兴旺,带来了铜塑工艺的进步,更涌现出了以太和宫金殿为代表的大批铜塑艺术精品。
4. 金 殿
金殿位于昆明城东约15里的鸣凤山上。早年,此地群鸟翔集,其中以鹦鹉为最多,故又称鹦鹉山,在山顶的密林中有一道教宫观,名叫“太和宫”,金殿便是这“太和宫”的中心建筑。
金殿初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鸣风山金殿,是清初吴三桂重建的。它是一座以梁柱、斗拱、门窗、瓦顶、供桌神像、帏幔、到楹联、扁额全用铜件铸成的“铜殿”,整个建筑重约200吨。它极其精细逼真地模仿了重檐歇山式的木构古典建筑,以湖北均县境内武当山天柱峰的太和宫及金殿为范本,并略加变化铸造而成。铜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正脊通体雕云龙纹,两端饰有雕刻着云龙文火焰宝珠图案,戗脊饰有仙人、鱼、马等动物图案,结构严谨,连接精密。殿身立有16根圆柱,有宝装莲花柱础。殿壁由36块雕花格扇加坊拼成,其中左右壁各8块,前后壁各10块。每块格扇的上段有互相联缀在一起的 形花纹,中间嵌有11个变形的“寿字”;格扇中段为花草鱼虫花纹;下段则是圆形的云龙图,也有方形的麒麟图。铜殿上的花纹雕饰均线条柔和流畅,布局和谐而新颖,图象活灵活现,铸造精美。其鲜明的地方特色,还是今天研究云南
清代木结构建筑造型及装饰的宝贵物证。此外,铜殿中还供奉着五尊鎏金神像:中间着袍衬铠,丰姿魁伟,抚膝而坐的真武帝君,其两侧是捧物端坐,拘谨恭顺的金童玉女;两旁还有捧剑肃立,姿容威严勇猛的水火二将,两员战将的衣纹铠甲均精雕细缕,强烈的质感及世俗味的丰富表情,显得比端坐正中的真武像更为传神。这座珍贵的金殿是我国铜铸艺术中的一件瑰宝,它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上的金殿保存更为完整;又比湖北武当山的金殿规模更宏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纯铜铸殿。它的出现,反映了云南300年前铜矿开采、铜石冶炼、铸造、雕刻均具有相当高的水平。金殿是凝聚了各族人民智慧和精湛技艺的艺术之花。
5. 铜 犴
铜犴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金牛街盘龙江西岸原井宿祠内。犴为28宿南方7宿中的井宿,五行属木,又名井木犴。云南古时属井鬼两宿的分野,故视井鬼二宿为保护神,从来都是当地祠祀的对象。同时,又因为井司水事,所以古人将其铸于盘龙江边,以镇水患。现存铜犴铸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其形状如水牛、独角,身长2.3米,呈俯卧姿,腹中为虚空,背上有一碗大的圆孔。早年牛腹下还有一水井,通贯盘龙江,江水大涨时,井水也翻腾激荡,在牛腹中发出轰轰共鸣,故旧时还有“金牛吼三声,水淹大东门”之说。岁月流逝,今天的盘龙江已非昔日之江,但金光闪闪的金牛仍以其雄浑古朴的姿势俯卧原地,其独特的造型,神秘的文化内涵仍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
二. 石 雕
云南的石雕艺术丰富多彩,有分布于全省各县、区的10多处石窟造像,每一处石窟造像均是一组艺术智慧的集合,此外还有众多的石坊、石狮、石柱造像,均各具风韵。其中既有中原文化艺术的体现,也表现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及地方民族艺术风彩。
1. 石 钟 山 石 窟
石钟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的石宝山支峰,因山形如石钟而得名,在绵延六七公里的青山中,深藏着南诏大理国时期最灿烂的艺术瑰宝——石钟山石窟。石窟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沙登村3个地区,共17窟,有造像142躯。石窟造像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动地反映了南诏国的历史。南诏是一个曾对我国西南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地方政权,它最初始于躬耕巍山的细奴逻,显耀于阁逻风联合土蕃军大破唐军于西洱河之时,极盛于重新归唐的异牟寻统治时期,石窟的创作者正是精心的选择了这三代帝王,对南诏历史子以艺术的再现。细奴逻全家的造像,在狮子关的第一窟中。这里有状如菠萝的怪石和好似含苞待放的石莲,在仅可行一人的陡险山路中,横空伸出一个占状的巨石,其下便是雕刻着细奴逻全家的石窟。该石窟为方形,高约5尺,宽约4尺,窟前凿有石阶与石栏,窟内下段的石台上雕有5人石像,其中的王与王妃袖手盘坐,均体态丰满,体魄强健,容貌端庄,正是一种山民特有的质朴风姿。在他们的中间和左右各坐一小孩,似为二男一女。另外,石座两端立有一持扇的女仆和持笔的男仆,室内陈设简朴,切近历史真实。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后,细奴逻因其为南诏第一代君主而被奉为“本主”,这一石窟的造像布局,与当地民间的本主雕像布局、构图皆十分相近。在石钟寺的第二窟中,有16个雕像,其中心人物便是阁罗凤。只见他头戴着精雕细镂的高高王冠,身着圆领宽袖长袍,袖手盘坐着,身旁的屏风雕有腾空的飞龙及日月,其坐椅上是相背蹲伏的两狮子。阁罗凤右下方有一位:身披袈裟手执念珠的僧人,有关研究者认为,这位地位显赫的僧人应是阁罗凤之弟阁陂和尚,他曾在战争中起过作用,并曾率60人代表南诏向吐蕃献捷,是南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在阁罗凤及僧人两侧,肃立着执剑、持扇、举旗的20位侍从,他们看上去体魄雄健,孔武有力,装束干净利落,武士手中的五面旗帜迎风飘飞,体现着吐蕃文化的—定影响。窟的前侧,各雕一位清平官吏。只见窟檐有多层雕花,内起人字形帐幔,构成了一处富丽堂皇的大厅,厅内人物高低相间,尊卑分明,错落有致,无论场景、气氛,还是旋律、情调,都显示了当时南诏政权欣欣向荣的时代气象。异牟寻及群臣们的雕像位于石钟寺一号窟,围绕于王者两侧的,不再是披坚执锐的武将,而是忠诚善良的大臣,只见有手持书卷的从者,不见了五方旗等归附吐蕃的标志。据历史记载,毅然归唐的异牟寻曾师从郑回学习汉文化,群臣们亦习知中原礼仪,并在归唐后派出大批南诏弟子到中原学习,同时注重发展生产,多次打败吐蕃,他在位时成为南诏历史上的极盛期。石宝山石窟通过3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刻划,不仅反映了南诏的一代历史,更是我们今天研究南诏雕刻艺术及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料。
二是反映了那一时代的宗教文化生活。在石窟的雕像中,多半为宗教人物,如观音、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八大名王,等等。均达到了雕刻精致,各具个性的水平,而其中的观音造像尤为精美。如石钟寺第五窟的悉面观音,风格诚朴厚重。第七窟的甘露观音,双耳戴环,赤足端坐,左手端钵,右手中柳枝微扬,把甘露洒向人间,端庄俊美的容貌,漾出笑意的双唇,使她浑身散发出一种女性的青春光彩。沙登村二号窟的细腰观音是一座优美的立像。她体态苗条秀逸,面容秀美,面向东方婷婷玉立。俊秀优美的观音造像和雄健、刚猛的天王、力土造像中,融人了工匠们美好的愿望及美学理想,使其不仅展现了南诏大理国时期宗教生活的风貌,还带上了浓郁的生活情味。
三是石宝山石窟还塑造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造像。如石钟寺第二窟旁浅刻的螺髻披毡人,深目长鼻,披毯携狗。狮子关第三窟也刻有一深目高鼻人,旁边还有“波斯国人”的刻字。这些雕像的出现说明,当时的南诏与东南亚各国已有了较为密切的文化交流。另外,石钟寺第八窟正中的石台上,还雕有一具女性生殖器造像,当地人称“阿秧白”,人们为何要在庄严的佛像旁雕琢这样一个塑像呢?学者们对其开凿年代及动机至今还在争论。但当地至今有人常去偷偷抹油,以求子嗣,石龛前蒲团般的石块上,还留下了跪拜者磨出的凹迹。
关于石钟山石窟的建凿年代,史书无载,题记也多处被损害,以保存至今的题记分析,石窟应是南诏至大理国300多年的时间内陆续开凿雕刻而成的。
2.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昆明西山风景区终端,从凤凰口卸 书的旧石室到达天阁(龙门),全长66.5米。石窟全是在绝壁上开凿,上接云气,下临万顷滇池,可谓险绝奇绝。
龙门石窟的开凿历经300来年方陆续完成。一期工程始于明嘉庆年间,所凿旧石室宽31.4米,高2.7术,深2.72米,内壁镌有诗刻和功德记八方,窟外顶上沿岩壁刻有凤凰旧书的浮雕,取材于“河献图、凤口卸 书”的故事。第二期工程始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历时15个春秋方雕凿完毕,所成石窟从旧石室经普陀胜境凿石穿云,再凿出螺旋式的蛇道直抵慈云洞。慈云洞窟宽5.2米,深3.1米,高2.8米,其中雕有道教所祀送子娘娘、青龙白虎星君等造像,洞外还有石兰月台。第三期工程始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九易寒暑方全部完成,打通了慈云洞至达天阁的隧道共30米,开凿龙门及石室。只见室中雕刻着魁星、文昌、武帝及八仙、龙马等道教造像,窟外顶部尚有南极仙翁的浮雕,此地海拔2300米,距滇池水面414米,放眼远望,昆明城、滇池水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龙门石窟共有道教神仙的造像22尊,吉禽瑞兽造像28个,还有众多的楼台亭阁,神台香供,它不仅是云南省最大的道教石窟,还是一处集宗教文化、艺术智慧、风景名胜于一身的艺术胜地,匪夷所思的艰巨工程,正是艺术创造者们智慧、勇敢及非同一般的艺术想象力的集中表现。
3. 天 王 摩 崖 石 刻
天王摩崖石刻像,位于晋宁县上蒜乡牛恋村东面两公里的石灰岩山体北面坡上,造像凿刻于悬崖峭壁之上,通高6米,通宽5.7米,造像高4.3米。只见这位石将军身披甲胄,头戴宝冠,右手持一三戟叉,左手叉腰,腰间左右佩事实丰剑,右脚踏虎,左脚踩龙,非常威风。此外,在龙的周围还饰有云水和游鱼,脚外侧各雕有一具髑髅,两脚之间也有宝珠饰物。而雕像的左上方刻有大小塔各一座,塔间有“大圣毗沙门天王”的一刻题榜。整个摩崖造像为浅浮雕,技法粗犷豪放,设计独到,既突出了“石将军”的勇猛,又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敬畏。据研究者推断,此造像为大理国时期或元代时凿刻,是研究此一时期佛教艺术的实物资料。
4. 观 斗 山 石 雕
观斗山石雕,位于威信县城东北40公里的高田新化汾山与罗汉山之间。此地在明代曾建有昆仑山、小西天、旺龙山等十多座庙宇,后被焚毁;民国间又复原了9个大殿,亦毁坏,但九殿遗址尚在,而各殿的石坊、石台阶、石碑、石壁等均残留下来。残存的石雕上刻有观音、关圣、王母、十大元帅、四大天王、孔子、释迦牟尼、老子、弥勒佛、玉皇、哪吒、八仙等造像63尊,千姿百态,各显其妙,而高5米的弥勒造像尤为突出;更难得的是,这里还雕有12组石刻浮雕,描绘的是唐僧西天取经、闹渡、三英战吕布等场面;此外还有麒麟、龙、风、狮、豹、大象、马、羊、蟾蜍等动物的雕像。观斗山雕像工艺精湛,造型别致,构思精巧,特具艺术观赏价值。
5. 法 华 寺 石 窟
法华寺石窟,位于安宁城东5公里的小桃花村洛阳山,石窟因寺而得名,然寺已久废。法华寺石窟依山开凿于陡峭的悬崖上,共有4组。第一组雕刻着地藏及观音的造像;第二组位于东岩,刻有十八罗汉各具姿态的造像。造像列为上、中、下三层,各高70厘米左右,在石窟下有清代康熙年间凿刻的“晚照”二字,于是“夕阳晚照”从此成为安宁的八景之一。第三组原有造像三龛,现存一龛,造像为半蹲状,为文殊苦行像。第四组位于西南方的悬崖之上,存有全窟最大的一龛卧佛造像,佛像全长4.8米,他头戴花冠,曲肱半卧,袒胸跣足,怡然自得,充满了浪漫潇洒的气息,另外还有明代杨慎摹写的“峋嵝碑”刻石,位于佛龛之上,使其更显珍贵。据雍正《安宁州志》记载,该石窟为大理国时期的作品,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理国后期雕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三. 泥 塑
1. 筇 竹 寺 五 百 罗 汉 彩 塑
南诏时期,来自中原的大乘佛教,来自西藏的密宗佛教,以及来自缅泰的小乘佛教相继传人云南,一时间佛塔、寺庙遍布全省,寺庙中的泥塑造像如观音、弥勒、如来、四大天王等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其中最引人注目且艺术品位较高的便是依据小乘佛教《大明续藏经》所载而塑造的五百罗汉塑像以及释迦弟子十八罗汉的塑像。一般佛像都要求端庄威严,超凡人圣,不含感情,具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智慧与神秘。但罗汉在修行中,表现出了人生的各种情感,从而给予了艺术家们发挥创造性的广阔天地,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彩塑,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高超的艺术造诣,被誉为“东方雕塑宝库中的明珠”。
筇竹寺位于昆明市西郊10余里的玉案山,始建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为禅宗高僧雄辩法师所建,是昆明第一座佛教禅宗寺庙。明、清两代屡遭火焚,现存庙宇为清光绪年间所建。寺中著名的五百罗汉彩塑,是四川民间艺人黎广修(字德生)和他的助手们历经七年(公元1883年—公元1890年)完成的。五百罗汉分别陈列在寺中的大雄宝殿两壁(68尊)、天台莱阁(216尊)和梵音阁(216尊)中。其中两阁的塑像分列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多为坐像,中间为立像。
筇竹寺五百罗汉中的许多塑像,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创造出一些十分奇特的形象。如向九天揽月的长臂罗汉,他那比身躯长几倍的手正持着法宝摘取明月;有长脚罗汉,只见他涉于大海的惊涛之中,水只及膝下。这些形象体现了人们征服自然的理想与愿望,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其次,也有不少罗汉形象为借人现神,在宗教人物的身上体现人类的精神面貌,生活气息特别浓郁。如梵音阁内一赤脚交叉闲坐的罗汉,只见他左手微微托腰,右手正用挖耳掏耳朵,敛眉眯眼,嘴右角又上翘,那又痛、又痒、又舒服的神态,被作者表现得传神至极。此外还有交耳低语的罗汉,凝神注视的罗汉,与人闲聊的罗汉等,无论手势、体态、面部表情都神形兼备。筇竹寺罗汉塑像不仅人体比例与真人相等,服饰衣纹酷似生活,喜怒哀乐如同世人,就是其手中所持的杖、鞭、花等,多为就地取材制作而成,可谓浑然天成,古朴自然。在雕塑过程中,作者采用镂空、圆雕等多种技法,对人体及环境及器物的关系,以及衣饰裙带的折叠穿插等得到立体化再现,刚健利落的刀法使线条流畅自如又玲珑剔透。同时,雕塑者还用矿物研配出不少颜料,使塑像历久而不变色,色彩协调,格调清新;不少纯金打制的衣饰熨贴自如,闪闪发光,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工艺技巧。
《滇土艺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