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概况
翻山铰子——非遗项目
来源: | 作者:pmo38c9ab | 发布时间: 2017-11-03 | 6690 次浏览 | 分享到:

                 苏莲托整理编辑

  翻山铰子
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以铰子(铜质小镲)为道具,挥舞和击打铰子(铜质小镲)的汉族民间舞具有巴蜀舞蹈、音乐、戏曲、曲艺、杂技的多种特征,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记载,四川汉族民间舞有39种85个节目。翻山铰子就是其中之一。

建国前,翻山铰子主要分布在巴蜀平昌县的西兴、响滩、白衣和相邻的营山县老林、双河一带。建国后,翻山铰子逐渐扩展到邻近的渠县、通江、南江、巴中等地。

翻山饺子约源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和同治四年(1865年),平昌和营山两地已有翻山铰子的活动,距今有一百十多年的历史。

 

翻山铰子道具,一根红布带子系在手中的两面钗子上,一手固定一钗,一手甩另一钗打击固定钗子,从不同方位、角度击打,以击中为准。随着表演次数的增多,表演技巧娴熟,击打钗子的花样也更加繁多,连接钗子的红布带子不断加长,甚至达3米多。因钗形状与达县农村逢年过节所吃水饺酷似,俗称钗子为“铰子”(饺子)。由于艺人表演击铰时,要挥动铰绳,或甩过头顶或绕过腰腿翻来覆去地敲击,故名“翻山”(翻身)

 

翻山铰子表演动作

  舞蹈的动律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往复的动体:

  翻山铰子的主体动作,是舞者挥动两面铰子,翻来复去地击打而舞。动作与动作之间不停顿、不间断,形成一种循环往复式的动律。而这种特有的动律,又总是沿着“8”字形线运动,起到舞蹈动作或动作组合之间的连接、重复、变换和过渡的作用。这种在复式的动律,使舞蹈具有圆润、流畅的美感。

  2、对称的动态:打铰动作,多在左右、前后、上下等对称位置间变换。这使舞者的体态具有明显的对称性特征。如:上身的前俯后仰;腰部的左右侧弯、扭转;肩部的前后摇摆以及眼睛和头部的来回转动。这种对称性的动态,增大了动作与动作间的对比度。尤其在长绳铰表演时,对比更为强烈,气势更显得豪爽奔放。

  3、均衡的节奏:翻山铰子表演时,无论动作怎样变化,也无论延续多久,其进行的节奏,总为中速,均匀而平稳。常常是一场表演长达二、三十分钟,而铰子的敲击,始终是合着2/4的节拍,一拍一次,从容不迫。但在均衡的节奏下,动作却时大时小,时起时伏,动静相济,显示出张弛和跌宕,不但没有单调平直的感觉,反而觉得别有情趣。

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翻山铰子逐步形成了“水漩莲花”“苏秦背剑”“白鹤闪翅”“黄龙缠腰”等40多种舞蹈套路和特技。


  翻山铰子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只在迷信职业行当中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翻山铰子以其欢快热烈、刚健粗犷的气质受到广大山区人民的喜爱,它的娱乐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逐步发展成为跳喜不跳丧的特定形式。

在解放初期的土改中,农民们庆祝翻身时,翻山铰子抒发了他们无比强烈的翻身感,曾被誉为翻身铰子。经过一段时间传播和发展,成了当地最受人喜爱的民间舞蹈,婚嫁时请铰子队来助兴,已成为当地一种乡俗。

翻山铰子的流行地因而有离了和尚不念经,离了铰子不送亲的说法。

 

1955年,翻山饺子在四川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中,作为川北地区特有的舞种,以其优异的技艺而获奖,大大促进了该舞的发展。

 

此后各地纷纷建立起半专业性质的表演队,铰子手的人数也成倍增加。由于各地及队与队之间的竞技和交流,使铰子的表演技艺不断提高。随着长绳铰动作和高台铰子逐步形成和发展,各地铰子队逐渐出现了各自的不同风格,

2007年,“翻山铰子”参加了第14届全国“群星奖”大赛并获奖。

2008年7月,“翻山饺子”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歌舞类)。

2009年7月,文化部确定四川省平昌县吴华得为“翻山铰子”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南充市营山县的明德乡石狮村村民吴明远,则是四川省文化厅公布的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山铰子的传承人。

   

   

   

 
    

达州市达川区永进乡表演队在2011年成都第三届国际非遗节上表演翻山铰子。

达州市达川区永进乡,被四川省文化厅列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本页图片由苏莲托拍摄于2011529日至611成都第三届国际非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