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化遗产
乡村童话:收获的快乐(薇 )
来源: | 作者:pmo38c9ab | 发布时间: 2017-11-19 | 4824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  

                 薇与佐伊公众号授权



在几乎买不到零食吃的年代,庄稼丰收的季节对孩子们或许更有诱惑力。

天高云淡,风送花果香的晴日,无边的田野里四处可见庄稼人忙碌的身影:

大叔对着满池蓝天白云插出行行绿色秧苗、婶子舞动着镰刀在坡地上收割花生、老伯高举银锄掏挖红薯,水塘边双人脚踏抽水车吱吱的与流水应和。一条条笨重的大黄牛也排上场了,它们在各家主人鞭子的吆喝下,来回地拖着犁把在地里画出一条条曲线;我们兴奋地跟在大黄牛拉着的犁铧后边,踏着被雪亮的犁铧翻卷出的散发着泥香味的道道泥浪,欢跃着捡起泥土中残留的落花生,剥开壳扔进嘴里,心理简直是乐开了花。

 

刚出土的红苕也是大家感兴趣的。当然,小姑娘最爱的是那苕藤耳环。我们会从一堆堆被割扯下的红苕藤,甚至还长在地里的苕藤中选摘几对新鲜干净的来制作耳环。入选的苕藤秧茎长、扇形叶片大而颜色鲜亮。这耳环,其实特简单,只要把一尺多长的秧茎折成连而不断的珠链状,再成功地挂到两只耳朵上就好了。姑娘们挂上耳环,故意把头摇来晃去,珠链末端的扇形叶子随之摇曳,还时不时地用手轻轻地从胸前把藤链往背后一挑,就像真甩发辫一样,美滋滋的;当然也会遇上藤链被摔断的情况,虽然有一小点不爽,但没关系,再造一条,有的是原材料!

 

戴着这绝对绿色的耳环,下一步就该品尝最新鲜的红薯了。跑到正在掏挖的红薯地边上,帮着主人把挖出的红薯拣到箩筐里,那些很小的、或拦腰拦折断露着芯的,主人多半就叫我们拿去。如果旁边有水塘,会先洗下,没有的话,就双手搓搓,用苕叶擦擦,再用指甲抠掉一块皮或者用牙齿啃掉一小块皮,然后从去皮的部位小心地往下咬,那又脆又甜的味儿真爽。只是回到家里,指甲缝和嘴角留下的泥痕一旦被父母发现,“太不卫生,有寄生虫呀!会在肚里长蛔虫的”训斥就免不了啦。

 

收获的季节,除了解馋,儿童们的玩乐也更丰富多彩。“弹胡豆”就比较有趣。首先,各自带上些用沙子炒好的新鲜的胡豆,找一小块比较干净的水泥地,两人一组进行较量。剪刀帕子决定先后顺序。赢的一方,先把一把豆子(具体数量不记得了)随意地往地上轻轻一撒,豆子撒落开来,观察一下,找到距离最近的两颗,中间画条线,然后用食指和拇指轻轻一弹,击中的豆子就是赢的,如此往复,直到未击中,就轮换对方出场了。手巧的有时会赢到很多的豆子吃。结果是弹豆的和围观的都很高兴,记忆中还没有生气扯皮的情景呢。

再说蹬水车,那体验到的就是一种别样的紧张的快乐。

上脚踏水车是需要勇气和力气的。它必须要两个伙伴协调同步,为防止打滑,我们多光脚丫爬上去。先踩到水车固定转轮的横轴上,然后踮起脚尖双手抓住上方平行的横梁,确定站稳后,再小心将脚准确地踩到活动的脚踏上,然后两人同时使劲蹬踩,如节奏一致,力量足够,便会带动大水轮转起来,发出“吱,吱,吱”欢快的叫声,转轮的叶齿片就将欢腾的水哗哗地传送到水槽,流进干田里。但若两人配合不好或者稍不留神踩空一下,个矮的就会被悬在空中,吓得脸青面黑。更糟的是,这时正好又被水车主人撞见,那种恐惧慌忙就别提啦。

 

后来看见红卫兵在台上跳车水舞:欢快的乐曲中,一对对男女青年,身着军装、腰束皮带,肩搭白毛巾,双臂平举胸前,左右手肘交叉,两腿一上一下做蹬车状,列队出场,高唱着:“车水忙呀,车水忙,脚踩水车,脚踩水车,喜呀喜洋洋,喜洋洋,水过新渠,哗啦啦响……”还真像那么回事呢。

丰收的季节,孩子们收获的快乐还远远不止这些呢。


                                          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