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文具
赵晚珍和赵世炎及他们的革命家庭(卿宗虞)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23-08-02 | 1363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卿宗虞

                              


1990413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我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袖赵世炎塑像揭幕式在酉阳县龙潭镇隆重举行。“赵世炎烈士像”碑名和“赵世炎同志故居”匾额是邓小平亲手题写。在纪念馆内,一幅艳丽的牡丹图分外夺目。绘画者是赵世炎的姪女,在简阳县文教局做了26年副局长的赵晚珍。她为何送牡丹画?这还得从她的家世说起。

   

赵晚珍的爷爷赵登之年轻时历尽艰辛,从江西来到酉阳龙潭镇赵家庄,靠十余亩田土和开盐铺为生,养了九个儿女。他传承赵氏先人酷爱牡丹的习惯,在家里种植牡丹。他常给子女们讲牡丹不从武则天强令百花为其寿辰一夜齐开旨意,从长安贬至洛阳,惨遭焚烧,坚贞不屈,越开越艳的故事。告诫子女要像牡丹那样,不畏强暴,不惧挫折,勇于奉献。赵家兄妹记住了父亲的教导,先后走上革命道路。

赵晚珍的二叔赵世钰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同盟会会员。

赵晚珍的父亲赵世炯1907年在成都中学读书,与郭沫若是同窗好友。18岁时他怀着读书救国的理想,耗时三个多月,从酉阳徒步上京求学,1913年考入北洋政府交通部交通传习所(后改为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有线工程系学习,19155月毕业后到国民政府交通邮电部任职。他把五弟赵世炎、四弟赵世琨接到北京读书。

               

                                                    赵世炎烈士   

赵晚珍的五叔赵世炎1915年8月考入北京髙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任学生会干事长,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少年学会,组织学生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与周恩来等同志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被推选为书记,后去苏联学习,回国后任北京地委书记,领导学生、市民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组织领导工人大罢工。他同周恩来一起指挥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任江苏省委代书记,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在蒋介石“4.12”政变白色恐怖中,赵世炎坚持领导工人运动。72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獄,受尽酷刑,坚贞不屈。719日,赵世炎在上海枫林桥畔,面对敌人大刀,高呼“打倒新军阀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被侩子手斩首壮烈牺牲,年仅26岁。他的妻子夏之栩17岁入党,参加过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曾任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共七大、八大代表;赵世炎的岳母为革命曾三次坐牢,受尽折磨,两腿被打断,被誉为“革命母亲夏娘娘”。1943年周恩来接她去延安。她八十岁生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一起为她祝寿。

                                    

赵晚珍(右2)与三姐赵继兰(右3)、大姐赵施光(右4)、九妹赵令庄(左2)在赵君陶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合影。

 

赵晚珍的九孃赵君陶1926年入党,在上海大学认识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李硕勋,结为夫妇。她曾任中央妇委秘书,参加南昌起义。李硕勋任浙江省委书记、广东省军委书记,在海南指导武装斗争不幸被捕,英勇就义于琼崖,年仅28岁。赵君陶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任中央妇女部负责人,后回四川在成都西御街113号赵世钰家隐蔽开展地下活动。这儿是四川省委(川东特支)秘密活动地,罗世文、车耀先、邹凤平等主要领导常聚于此,邓颖超、田家英、林伯渠也来过。赵君陶带着儿子李鹏、女儿李琼在这里生活好几年。她还在简阳、金堂、雅安、合川等地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抗战时在重庆任保育院长,后去延安大学中央教育研究室,成为革命教育家。

赵晚珍的三孃赵世兰在北平师大参加反对段祺瑞卖国关税协定和妇女解放运动,1926年入党,1927年参加中共第五次全代会,后赴苏联学习。曾任中央红色救济会营救部长、江苏省委秘书长、成都妇女运动领导人,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在父辈的影响下,赵晚珍兄妹、堂哥、及表哥李鹏等都走上革命之路。

                                

   2003年赵晚珍在纪念李硕勋诞辰100周年时,在重庆国宾馆与李鹏夫妇的合影。

   

 1929年冬,赵晚珍降生于上海。小时候,父亲常给他讲五叔赵世炎为革命出生入死、英勇献身的事迹。五叔是她心中的偶像。七岁时,她同二姐深夜去成都西门车站接从监狱中出来的夏奶奶(即夏娘娘)。之后,夏奶奶给她讲了许多革命故事,在她心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93824日,日军飞机狂轰贵阳城,随父在贵阳城生活的赵晚珍家房屋被炸毁,妈妈负重伤,妹妹及保姆被炸死,赵晚珍右臂被炸掉一块肉,手腕、手倒拐脱开、眼脸受伤。从外赶回的父亲将母女送医院抢救。赵晚珍疼痛难忍,拼命叫喊,父亲便以赵世炎英勇顽强的行为教她鼓起勇气,战胜伤痛。脱掉的手接好后却封不了伤口,王历耕医生便从她腿上割皮来补。她十分害怕,不愿配合。父亲又给她讲了夏奶奶在狱中坐“老虎凳”,受尽各种酷刑的故事,要她坚强。第一次割皮失败,只好从另一腿再割皮。过一阵子,伤口处又长出包块,被剪掉后才慢慢恢复。日本鬼子帶给的伤痛让她终生难忘。

第二年夏天,九岁的赵晚珍随母去重庆九孃赵君陶工作地马王场,九孃让她到陶行知办的育才学校学绘画。九孃的儿子李鹏也在这里读书。一天,九孃带他俩爬上歌乐山,指着远处一排房屋说,那是蒋介石的中美合作所,里面有一百多种刑具用来迫害革命者。他俩听了,对反动派无比憎恨。在育才,赵晚珍用受伤的手认真学画。五月初的一天,陈烟桥老师带学生外出写生,在一个牡丹盛开的花园旁给同学们讲牡丹的传奇故事,教大家画牡丹,学习牡丹不畏强暴、英勇不屈、奉献一生的精神。赵晚珍听得入神,她画的牡丹受到陈老师的夸奖,回家给父亲看,父亲便给她讲起赵家人钟爱牡丹的传统,荷泽牡丹就是明代赵氏先人不辞辛劳,到洛阳寻找到带回发展的,在二叔、五叔、三孃、九孃、九姨父身上都有牡丹的品质,要好好学习。赵晚珍由此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久,她被查出患有心脏病,一想起牡丹便无所畏惧。16岁时,她做心脏手术,以牡丹精神作支撑战胜病痛,渡过了难关。

                              

           赵晚珍(后排左1)在杭州军管会工作时与同事们的合影

1946年夏,赵晚珍同母亲到重庆赵君陶住所枣子岚垭。这里是革命家的联络点,她有幸见到了邓颖超、蔡畅等革命前辈;三孃赵世兰带她去周恩来工作地,见到了赵世炎的老师吴玉章,还去参加了中央为李公朴、闻一多举办的追悼会等,赵晚珍从这些见识中激发了革命热情。

1947年,在成都树德中学读书的赵晚珍,参加了地下革命组织“同学们读书会”,负责《同学们》刊物的编辑发行,后参加了地下党外围组织“民协”,任小组长。她积极投入闹学潮、发传单、组织川大宣讲团到树德中学演讲;参加成都“六.二”大罢课运动等。她的行动被敌特盯上,学校将她除名。之后,她考进杭州艺专(现中央美院),继续从事革命话动。在白色恐怖中,艺专五名学生遭逮捕,赵晚珍毫不畏惧,依然坚持斗争。1219日,在党组织安排下,她与同学罗恩华、岐从文在西湖边一间茅棚里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她铭记终生的誓言。从此,她以更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到新的战斗。杭州解放,她先后在军管会工作和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任教员。     

全国解放后,赵晚珍被安排在国家煤炭工业部机关党委作秘书。在北京,她与原川大地下党的林祥治再次相遇,被邀去四川省总工会工作,后结为夫妻。

1955年,林祥治被打成“胡风分子”(在关押中致疯,1980年平反)。突如其来的变故如晴天霹雳,让身体孱弱的赵晚珍身心受到严重打击。不久,她从内江地委下派到威远钢铁厂。同事、朋友的冷漠、歧视让她痛心。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三孃、九孃的一封封来信,鼓起了她生活的风帆。父亲专程从北京赶来,带来赵世炎遗像和牡丹花,要她学习五叔的革命精神,像牡丹那样不惧挫折,坚贞顽强,无论在哪里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思,赵晚珍终于摆脱了苦闷,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使 

1957年,28岁的赵晚珍下到简阳县文教科(局)任副科长。那时,除了科长,只有她和几位工作员,工作异常繁重。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不断的政治运动,背着沉重的政治包袱,还带着多病的身体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她记起父亲的教诲,以顽强的牡丹精神迎难而上。

深入实际。她不顾患有冠心病,经常去边远乡村访问,到龙泉山顶学校听课,有时走不动了,就请人用自行车推着去。一次她在五指山胜利村小调研,晚上同黄良英等老师用稻草铺地睡觉。六零年她到洛带中学检查工作,早起晚睡,她发现一些学生出早操、上自习老是迟到,洗脸排队取水,有的虚报冒领,有的不洗脸。经过了解,原来几百师生用水全靠两名兼职工人到两里外挑,只好限量。她便找区里和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在校内打井。她回县争取经费。经过努力,终于解决了师生用水难问题。

知人善任。赵晚珍并未学过教育专业,但她能把分管的普教工作抓得很好,把学校办出特色,是她能知人善任,在每个时期大胆启用能人。六十年代初,在治理教育秩序混乱局面时,她发现了王凯、黄成文、蒋秀祯等是学校管理的内行,就把他们组织起来,编写了全川第一部《小学教学工作管理细则》,很快使全县的教学管理规范化。文革后,在拨乱反正中,她大胆启用在文革中受到各种非难的一批教育精英,如张允武、李雯章、冷正华、赵克德等作为智囊,群策群力,建立起了简阳教育新秩序。

她善于培养干部。一九七三年,“复课不久,全国的“学黄帅”运动搅乱了学校秩序。她派工作组调研发现,简城三小的邓治简采取一系列措施正面引导,让学生通过谈心方式给老师提意见,不伤害师生感情,稳定了学校秩序。赵晚珍及时总结经验,领邓去内江参会发言,受到地委领导肯定,并在全地区推广。之后,邓被调到文教局,赵晚珍给他压担子,手把手耐心指导,使邓进步很大。

一九七九年五月,赵晚珍向组织建议成立县教研室,指定邓治简负责筹办事宜。之后全县建起三级教育科研网。邓治简按照赵提出的“学习教材、研究教法、改革教学、提高质量”的要求,与同事们认真落实,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全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受到省、地主管部门充分肯定。邓治简经过长期钻研、实践、总结,写出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在省上和全国发表,并与同事完成了省里下达的科研课题,获得省政府嘉奖。他的名字还进入了“中华当代名人词典”和“中国专家人才库”。

                 

               1960年赵晚珍与简阳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代表的合影

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是赵晚珍的一贯作风。七一年她去贾家调研时,得知区教办主任肖绍勋被停职反省。她通过深入调查,了解了肖被诬陷的真相,配合有关部门予以澄清,将肖绍勋调平泉区,恢复原职。在工作上,她不畏艰辛,任劳任怨。五八年,她按照县里要求,克服重重困难,组织教师赴越溪,对大炼钢铁工地的十万民工开展扫盲识字,使全县当年17万多人脱盲。七九年,全县教育百废待兴,她从提高教师素质抓起。借全国统编教材颁发之机,她立即部署,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培训,每期一千人。经过三年努力,全县教师参加省教材过关统考,语、数两科获全省第一。八零年为落实国家提出的普及初等教育任务,她带队深入普查,摸清家底,主持制定《简阳县普及初等教育规划》,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经四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初等教育,成为全省典范。

典型引路。赵晚珍长期把简阳中学、城关一小、贾家小学作为联系点,经常同校领导、师生交流,发现好苗头,及时总结,全面推广。这三校坚持五育并举成效显著:简阳中学成为“全国活跃的中学生生活学校”;城关一小、贾家小学为省、地、县共管德育学校,多次受团中央表彰。赵晚珍对美育十分重视,积极争取经费亲自主办教师美训班,每年都办“六一”儿童画展,七九年有6幅儿童画在奥地利展出。各学校给美术院校输送了许多优秀学生,还给农村培养农民画家,使简阳成为农民画之乡,一些作品在国际上展出。她把洛带区作为农民教育示范地,五九年试行“同音联词”教材扫盲,在全县推广,使非文盲率达88.6%。她在洛带努力提升农中办学质量,同安农中被评为全国先进,赖文鑫老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副区长张兴隆参加全国农民教育工作会。七四年她在洛带试点办学政治、文化、技术三结合业余学校,带动全县办校6809所,42万人参学,受到国家教育部成教司领导充分肯定。

   

赵晚珍自入党那天起,就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为人民谋利益”。她一生始终践行这条宗旨,心中只装着别人而没有自己。她一贯爱护群众,关心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

文教局出纳李朝阳家庭困难,其爱人、女儿在眉山农村,患有疾病。薪金不高的赵晚珍经常背着家人给李资助,并主动与眉山联系,让李朝阳到眉山文教局工作。赵离休住在成都,听说李朝阳患肝癌,便叫李到成都检查治疗,在她家吃住。李朝阳手术后赵去看他,他饱含热泪深情地说:“赵局长真是我家的大恩人!”

曾为简阳地下党外围组织骨干、在简阳师范当了十年总务主任,被誉为“红管家”的李道昌,文革初被弄到禾丰中学当职员,因患肝病到简城治病未住上院。赵晚珍得知便派人在进修校腾出一间屋让李道昌居住看病。李去世后爱人儿子在简城东溪场租农房住,无工作,无人照顾。赵亲自出面联系,将李的女儿从洛带调入空分厂子弟校,解决了李道昌遗属的实际困难。

简阳中学张凤祥老师的儿子陈进高考上了重点线,因小时患小儿麻痹症致脚跛而落榜。赵晚珍一听说便带考生一起去省招办找余涧南厅长反映实情。经过复查,陈进终于进了理想的南京邮电学院。

对一些有困难的教师申请调动,知青返城、读书困难,她总是千方百计帮助、不计回报,而对自己却十分严律。她革命资历深,从不搞特殊;她的表哥李鹏是国家领导人,几个亲友在国家部委任职,她从不拉关系,谋私利。七五年当知青的大儿子因表现突出被推荐上大学,分管招生的她完全有机会选清华、北大等名校,可她主动回避,结果儿子只进了四川化工学院。她的前夫林祥治被错划成“胡风分子”,含冤致疯致死,她从未找组织申诉,从不抱怨,始终相信党;她的丈夫王正理六十年代初便在文教局工作,每次申报困难补助或升职都被她“卡下”,到退休连副主任科员也未当上。她在文教局工作26年从未晋级、晋职、晋薪,仍积极向上。文革中她“靠边站”,孩子也遭歧视,九孃赵君陶被关“牛棚”,五孃赵世兰被迫害致死。面对这些,她每天看着赵世炎遗像,望着家门口自种的牡丹,心里充满阳光,对党忠诚一刻不变。

1984年,她离休后悄然回到当年参加革命的成都。为传承红色基因,她耗时六年潜心写下《成都市西御街113号》、《赵世炎同志故居》、《赵家三杰》、《和李鹏在育才》、《赵君陶在简阳》、《忆奶奶—夏娘娘》、《忆一九四八年冬在艺专的一天》、《重庆一月》、《我受伤的一支手》等革命回忆录,经常教育子孙不忘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的革命道路,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重拾童年梦想,用那只被日寇炸伤的手天天绘画,把美好画图献给人们。她先后参加简阳县、内江地区、成都市、四川省书画研究会并为会员,成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创作了数以百计的美术作品,参加从地方各级到全国的老年书画展,数次获奖。并在成都、简阳举办有上百幅作品的个人画展。她一生酷爱牡丹,种牡丹、画牡丹,她画的《牡丹》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邓小平百周年纪念书画展上获优秀奖,收入中国美院画册。赵世炎烈士纪念馆开馆,她送上精心绘制的牡丹图。

201579日,赵晚珍因心脏病复发,驾鹤西去。她走得那么安祥、坦然。一生坎坷,光明磊落,忍辱负重,无怨无悔。她留给儿孙两幅亲手所画的牡丹图和毛主席的话:“年轻人要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

                               

           赵晚珍晚年赠送给两个儿子的牡丹画

 

 此文被成都市简阳文史资料收录

 

作者简历:

卿宗虞,生于1946年,曾在简阳市文教局任职,在简阳市委宣传部、广电局任职;曾在四川《招生考试报》任过记者、编辑。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报刊发表过不少新闻作品。多次获省好新闻奖,2001年获四川省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