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莲托主页
www.suliantuo.net
胡盛元
薇与佐伊公众号授权
那天,我们从织金前往兴义,进入晴隆县境,高速路边的提示牌醒目地出现“24道拐遗址”和“晴隆古镇”标志。啊,二十四道拐在这里!我们惊喜这一意外的发现。
古镇不古,我们路过黔西已经领略过了,但“二十四道拐”不能不去。电视剧《二十四道拐》曾经给过我特深的印象,那里记载有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那里可以凭吊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那里还可以检拾中美军民联合抗日的点点滴滴。
在晴隆下高速,根据指示牌提示,行进约10公里,我们到了晴隆古城。
晴隆在古代称安南,所谓的晴隆古镇在古时应该叫安南古城。这里是电视剧《二十四道拐》的拍摄基地。这个“古城”仅为拍摄需要,部分还原安南古城的历史风貌而建。
恢复重建的“安南古城”,也有商铺,但并不营业。随处可见的是穿着美式军服或国军军装的男男女女,有的斜挎冲锋枪,有的握着手枪,有的挥着大刀,或以美式吉普、道奇、摩托为依托,或以盟军司令部,警察局为背景,摆着各种姿势,露出各种表情,虽然热闹,却感觉有点滑稽,我拉着夫人阿军离开了古镇,直奔二十四道拐。
二十四道拐是一处二十四道弯的公路,位于晴隆县城城南一公里处。那里古称鸦关,当地人又称半关。二十四道拐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晴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 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有诗曰:“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足见其雄险。我们在山顶关口俯视了二十四道拐的全貌,又沿320国道下到坡底,仰观二十四道拐的另一番景象。
二十四道拐之雄险,皆因其依山筑造,工程艰险,山势陡峭,弯道频急。在关上驻足,可见脚下浮云连绵,烟气莽莽,加入天宇;由关口向远处眺望,山峦叠起,横直连绵,薄雾裳绕,云海茫茫,气势磅礴;向关下俯视,二十四道拐仿佛游蛇下山,欲饮山脚之清泉;从关下往上仰视,其弯道犹如白龙盘山,真可谓“万山飞翠上吟肩,路曲行人似蚁旋”,给人既有惊心动魄之感,又有心旷神怡之处。
晴隆二十四道拐,修建于1935年,曾是滇黔西线的咽喉要道。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穿贵阳,过遵义,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
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晴隆,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由此随史迪威公路而载入史册。
"24道拐"盘山公路,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及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
她,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她,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更是中美两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历史的真实写照。
这一条抗战“生命线”, 随着时光的流逝,它的辉煌,曾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无人知道,无人忆起,成为一条隐没在群山间的“无名英雄路”。要不是当年美国一名随军记者拍的一张老照片传出,要不是蜿蜒而上的道路极富美感,要不是加上历史点缀而极具旅游价值和炒作噱头,她也许永远沉睡在那里,沉默,沉寂。
贵州晴隆县作为抗战大后方的烽火记忆:修筑二十四道拐时,晴隆县城所有能够出动的劳动力几乎全部出动,能拉能驼的牲口也全部上阵,当年人口不足5万的晴隆县城,被征调上前线的人数达3800余人,每六个青壮年中,就有一个投身抗战保家卫国的史实,也难为世人所知。 感谢那个美国记者,感谢抗战史专家戈叔亚的考证。是他们让我们了解二十四道拐,回忆抗日的烽火,记住为中华民族独立而现身的中美英烈。
离开晴隆前往兴义的路上,我突然想到安南古镇上那些穿着国军、美军服饰的男男女女,他们也许在用他们的方式记忆历史。这样一想,先前的滑稽感觉没有了。
本页图片由作者胡盛元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