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文具
保卫禾丰仓库(汤 振∕口述 闲 云∕撰文)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9-12-19 | 5674 次浏览 | 分享到:

                                                                     口述   闲 云撰文

                   天府茶话会公众号 推荐

 

 

  禾丰场,一个与云龙、三星接壤的古老场镇,在简阳解放初期,因为三个特殊仓库的出现,突然成为敌我双方关注的焦点。

 

  1950年,简阳刚刚诞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一项紧急任务:为保障过往部队的军需、尽快恢复境内的经济秩序,急需征集一批粮食和棉花。从沱江以东大部分乡镇征集来的300多万斤粮食、100多万斤棉花,囤积于禾丰场内的文昌宫、禹王宫和关帝庙。这批战略物资引得国民党反共救国军垂涎欲滴,他们做梦都想据为己有、或者放火烧毁,这样便能达到动摇人民政权,实现他们复辟旧政权的梦想。

 

 

 

  为此,早在一个多月前,国民党反共救国军第一军军长樊巨川,派得力干将化装成农民,潜入禾丰场,侦察地形,了解守卫仓库的兵力,并秘密地制定了攻打仓库的计划。禾丰区中队三个排,一个排驻扎在江南铺(区公所驻地),一个排由詹振亮副区长(原八十七团连长)带往涌泉等乡征粮去了,负责守卫禾丰仓库的的这个排,只有三十多人。区中队成员来自各乡自卫队,樊巨川相信这些人在生死关头,不会死心踏地为政府卖命,所以秘密派出熟悉这些队员的人,暗地里开展策反活动。

 

  与此同时,简阳县委为了确保这批战略物资的安全,特派县委组织部长张云峰(原二野十军政治部组织部干事)负责联系五区(禾丰)。并从八十七团抽调十六名解放军,分派到禾丰区中队各排,以加强区中队实力。
  1950年春节过后不久,时任禾丰区征粮工作队队长的汤振(西南服务团干部),刚从乡下回来,准备向区领导汇报金马、塘坝、三合等乡镇的征粮情况,这时县委书记杜子云突然打来电话告诉汤振,说五区(禾丰)的李书记来要干部,他已答应派汤振出任区中队指导员,重点负责仓库的保卫工作。年仅二十岁、学生出身的汤振,尽管缺乏军事斗争经验,但还是服从了命令。

 

  杜子云书记还在电话里嘱咐汤振:“简阳境内封建堡垒很多,反动势力猖獗。禾丰区中队的队员,不少是从各乡抽调来的,其中那名优秀的机枪手,还是你从踏水乡借的,你跟他们熟,要多做队员的思想工作。”汤振点了点头。杜子云又问:“那名四川大学的女学生与你通信吗?”汤振的脸突然红了:“首长请放心,我不会与她谈恋爱的。”杜子云在电话中逗趣地笑道:“我不反对年轻人谈恋爱,但现在是非常时期。”

 

  原来汤振奉命到踏水、塘坝等乡督促征粮工作。行前,杜子云书记交代说,县政府刚成立,对旧政权的人要做稳定工作,可以主动接近他们。维护地方治安急需武器,要动员他们将好枪借给政府,但不能采取强硬手段缴枪,以免生出事变。当时县大队刚成立,各区中队的武器由解放军给一点,各乡自卫队出一点,尽管这样,区中队的武器弹药仍然严重短缺。汤振打听到踏水乡杨乡长家里有一挺德国造的柏拉宁机枪,射程远,精度高,便三番五次做工作,但杨乡长矢口否认。有一天,汤振再次登临杨乡长家,忽听屋里传出一阵朗读英语的女声。进屋一看,一位眉清目秀的漂亮女孩,正捧着一本外文书坐在书桌前。杨乡长向汤振介绍:“这是我妹,正在川大上学。”那女孩见面前站着一位高大魁梧、年轻英俊的解放军,突然粉腮一红,掩了书本低头离开。

 

  汤振灵机一动,暂不提借枪的事,转而接近乡长的妹妹。没想到这女大学生原来是一位进步学生,在学校里曾多次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汤振参加西南服务团之前,曾是江苏省一所师范院专科学校的学生。同为学生,交流的话题便多了。女孩被汤振丰富的知识、不俗的谈吐和从军的远大抱负吸引,很快与汤振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当她得知汤振借不到枪的苦恼后,便主动做她哥哥的工作。最后,杨乡长终于将他那挺秘不示人的好枪借了出来。就是这挺机枪,在后来的仓库保卫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汤振担任区中队指导员后,与区长和区中队领导一起研究御敌之策。他们得知三星等地发生土匪暴动的消息后,立即将各乡乡长召集到禾丰场,明为开会,实为控制,防止他们与土匪串通一气。然后修筑工事,加固碉堡。三个班重新布置:一班守天宫庙,控制通往上场口的通道,二班守下场口,防止土匪从东面进攻。三班叫机枪班,却只有一挺机枪,还是从杨乡长那里借来的。机枪手是杨乡长的手下,曾在国民党部队服过役,作战经验丰富,不仅熟悉各类枪械,而且是出了名的神枪手。汤振平时一有时间就找他做工作,向这位机枪手反复宣传革命的道理,见他和自己的通讯员(也来自踏水乡自卫队)没有鞋穿,就把自己的黑胶鞋和布袜子送给他们;开饭时,宁肯自己饿着,也要让他们吃饱。他们见共产党的干部没有架子,还如此体贴下属,大受感动。

 

  一天夜晚,通讯员和这名机枪手,来到汤振办公室。汤振笑道:“这么晚了,你们还不睡?”然后起身为下属倒了一杯开水。两人小心翼翼地互相看了一眼,才由通讯员汇报说:“下午踏水那边有人过来做工作,要我们背叛区中队。”汤振心里顿时一紧,没有说话,一只手紧紧地抠着桌沿。机枪手接着说:“他们还向我表态,如果我背叛了,奖我十亩地和二十石米。”汤振忽然笑了:“他们给的条件不错嘛,你们怎么打算?”两人立即向汤振行了军礼,表态说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他们绝不会背叛组织,就是牺牲性命,也不后悔跟政府走。

 

  1950年4月19日上午7时许,令县委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反共救国军第一师师长蒋军在攻下三星区公所后,令干将雷斗文率领四百多名土匪,会同禾丰十八保保长蒋天福、青龙观乡彭光斗等率领的反动武装,经平武、三合向禾丰场进发。

 

   此时,汤振正在漱口。通讯员急匆匆进来报告,说下场口和南面山上出现了大批手舞红、白旗帜的土匪,疯狂嚎叫着:“打开仓库,分粮分棉!”还有近千名不明真相被土匪裹挟的老百姓,挑着箩篼朝仓库方向靠近。汤振急忙用总机(解放前就设有总机在此)向县委报告。杜子云命令:“小汤,你们要坚决顶住……”话音未落,电话断了,估计为土匪所为。汤振立即命令守下场口的班,同时兼守区中队驻地和关帝庙,自己则带领机枪班,紧急占领蛮牛山碉堡。这个碉堡的选址,曾让区中队左右为难。修在高处,虽然能看清禾丰场的一切动静,却远离两个重要的仓库。建在山腰上,能够扼制通向两处仓库的要道,却又将碉堡暴露在了敌人重武器的射程之内。最后区中队选择了建在山腰,这样,牺牲可能会大些,但能够有效阻止抢劫仓库的敌人。

 

  果然,土匪很快占据了蛮牛山和天鹅抱蛋山两处高地。他们在重机枪掩护下,分东西两路攻打仓库。敌人的两挺重机枪,均为美国造的马克辛,子弹一排一排的,由专人递送,火力十分凶猛,打得汤振他们顾左难顾右。机枪手红着眼向汤振请示:“指导员,我去端了那挺狗娘养的重机枪!”

 

  汤振参军后还从未遇到过这么残酷的战斗。手下的战士,每人只有十发子弹,两颗手榴弹,无法与敌人打消耗战。这时,十几个土匪依靠一条深沟的掩护,蹿至仓库的东南角。机枪手受碉堡枪眼位置的限制,不能有效地控制那里。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汤振大胆作出决定,率领数名队员与机枪手一道撤出碉堡,匍匐前进到三十多米远的一条土沟。沟里的泥土,被农民挑进了麦地,因而显得较深,利于隐蔽。机枪手迅速架好枪,只听空中一声尖厉的呼啸,靠近仓库的十几名匪徒突然应声倒地。

 

  高地上的土匪,终于发现有人撤出了碉堡,便掉转重机枪,朝汤振他们所在的位置扫射。一排排子弹打在麦地里,打在土埂上,溅起一阵阵泥花。这天天气阴冷,汤振却是全身汗湿。看见机枪手弹无虚发,一次次击毙敌人,汤振乐了:“杨乡长的机枪和枪手,果然名不虚传。”他顺手摘下棉军帽,扔上土埂。突然噼噼叭叭一阵炸响,一排子弹打得那军帽千疮百孔。汤振惊得倒吸一口凉气,急忙猫下身子。

 

  汤振看了看表,时间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他心情沉重地抬头望了一眼禾丰场上场口。从县城到这里有五十多里,不通汽车,如果部队增援,他们得扛着沉重的弹药箱,用双腿拼时间。汤振猜测一定会有增援,但部队什么时间能够赶到?区中队子弹本就很少,终有弹尽的一刻。一百多万斤棉花,事关进军西藏部队的温暖!三百多万斤粮食,关系着人民政权的根基。汤振急火攻心,嘴上起泡,双眼通红。这时机枪手看了他一眼,报告说子弹不足一百发了。汤振紧蹙眉头,吩咐一定等匪徒靠近仓库了才打。好得上下场口的土匪,到此时仍然没有突破由区长赵其柱和房剑白(二野军大学员)他们的防守,这让汤振受到鼓舞。

 

  土匪见无法靠近仓库,便改变策略,借着麦地的掩护,悄悄向机枪手袭来。就在土匪快要靠近汤振他们时,碉堡里突然射出一排子弹。几个跑在前头的土匪当场被击毙。原来汤振在撤离时,指派从野战部队下来的赵班长,率领四名队员固守碉堡,保障退路,并吩咐队员一定要节约子弹,敌人不近前不能放枪。敌人又组织了几次偷袭,依然没有得逞。这时已是下午两点。

 

  机枪手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后,绝望地看着指导员。此时仍然不见增援部队的踪影。汤振痛苦地摇了摇头。除了上下场口不时有稀疏的枪声响起外,蛮牛山却突然陷入死寂,四周弥漫着恐怖的气息。

 

  据事后抓捕到的土匪交待,他们原以为分三路进攻,会很快拿下仓库,没想到却遭到了顽强的抵抗。他们总结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山腰上的碉堡和那挺潜伏在土沟里的机枪。于是他们调集重兵,暂时停止进攻仓库,将所有火力转移到蛮牛山来。此时他们并不知道机枪班已无子弹可打,队员们纷纷插上刺刀,取出手榴弹,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

 

  下午3时许,土匪们完成布置,正欲向汤振所在的阵地发起总攻。这时突然从上场口方向传来密集的枪声,两枚六○炮弹落到蛮牛山上的土匪群里。原来一个连的解放军,由八十七团团长傅严森和组织部长张云峰率领,强行军四个小时,终于从县城赶到了禾丰场。他们一面从背后突袭正在攻打上场口的土匪,一面在蛮牛山右侧,用六○炮、八二炮攻击山上的土匪。匪首雷斗文、蒋天福、彭光斗见状,知道抢劫仓库无望,无奈地下达了撤退命令。

 

  增援部队将一部分土匪围堵在一条山沟里。五十多名不肯缴械投降的土匪,被解放军用刺刀刺死。多数土匪被俘,只有少数的匪徒逃脱。汤振表扬那名神勇的机枪手,机枪手却恨恨地说:“那两挺重机枪真他娘的厉害,可惜没有缴到。”
  清扫战场时,八十七团傅团长用他仅有的一只手,拍着汤振的肩膀说:“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不等汤振回答,张云锋向傅团长介绍道:“他叫汤振,二十岁,是从上海来的大学生。”傅团长高兴地说:“可以嘛,这么年轻就敢打仗了。”

 

  由于在平叛“三·三”土匪暴乱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汤振被上级荣记一等功。 

 国庆70周年特稿

 惊心动魄的洛带平叛记   桂花飘香  血战三星场
图片来自

 天府茶话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