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 望——一个小女孩的命运沉浮(知 竹)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23-12-23 | 376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是家的希望,也是国的希望。

老文的儿子是位“海归”,在京城经营一家贸易公司,儿媳妇是一家央企的中层干部。适逢改革开放的绝佳机遇,小两口的事业搞得风生水起,为了事业,在30岁前不愿生小孩,30岁后又渴望有个孩子,把孩子看成是自己事业继承和生命延续的希望。

老文一生从事教育,早就渴望有个孙子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用他曾经学习过的教育理论托起希望。

 

希望在渴望中诞生


小两口当得知上帝将赐给自己一个孩子时,高兴得不得了,提前做了一系列准备。

他们先是去城郊买了一栋别墅,专为小宝贝按童话世界的氛围打造了一个生活空间;据说练钢琴可以陶冶情操,小两口本身就“五音不全”,还花重金购买了一架钢琴安放在小宝贝的卧室里;还在灯下不知花了多少时间为孩子出生后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制定了一个详尽而完整的采购目彔,孩子还没有出生就全部购齐,而且都是洋货。孩子父亲老家的一位“毛根”之母为迎接孩子的问世,给孩子手工制作了20多件衣帽鞋袜,邮去京城,孩子妈妈接到包裹后,惊讶地发出尖叫:“这是啥东西呀,怪不溜啾的!这么粗糙不把孩子皮肤划伤吗?”然后包装还原给寄了回去。

老文知道后很生气,骂儿媳妇“不要忘了,你小时候也是穿的那些怪不溜啾的粗布衣服长大的”。儿子打圆场说:“算了算了,不是你那意思,主要考虑我们已经买齐了,留着给伯母带孙子用也好”。包裹已经退回去了,老文只是想出口气而已,不料小两口的态度如此一致,老文对未出世的孙孙的未来已经堪忧了。

孩子的外婆是东北人,在孩子出生的半年前,就处理好了家什,搬来京城给女儿保胎,对外孙出生后的护理早就做好了预案。

“希望”如期诞生了,是个女孩,小两口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此情此景,催生了小两口的狂热心理,商量着如何按照“科学”的办法抚育孩子。这以后便要求孩子外婆对孩子要做到定时进食,定时玩耍,定时听音乐,定时晒太阳,定时学走路等等;对孩子每天吃了多少、拉了多少、拉的什么样和一切特殊反应都要求孩子的外婆做好记录。小两口则天天观察孩子的发育,好像是把这孩子放在了一条流水线上,精工打造。

孩子两岁时,从京城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回来时,孩子生活起居的全套,包括护理他的外婆也一并带了回来,在机场接机时用了两辆小汽车,光孩子的行李就整整塞满了一辆车子和另一辆车子的后备厢。

孩子下车后见了陌生人,犹如惊弓之鸟,老是往后退,藏在妈妈的怀里,任何人也接触不了。孩子在老家只待了一个星期,老文没抱到孩子一下,没有享受到所谓的天伦之乐,既感到失望,更感觉尴尬。

一周内,孩子只有在家里的木地板上下地玩耍过,在户外全是坐在小推车里推着玩,他们说“地面脏,有细菌,孩子不能下地玩”。

老文见此情景,感觉这样下去怎么能把孩子培养成人?便语重心长地对儿子和儿媳妇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人是靠锻炼成长起来的,温室里培养的花朵是见不得阳光,经不起风雨的”。儿子不耐烦地说:“你又来了!又要给我们忆苦思甜了。你那是老黄历,你下次来北京,带你去开开眼界,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我们都算是穷的了”。老文想教育儿子,反被儿子洗了脑,感觉儿子和自己的观念已经渐行渐远了,想用自己教育理念去影响第三代,估计是不太可能了?

     一周的时间到了,他们又把孩子吃的、用的、玩的用两辆小车拉去机场托运回京了。

 

希望在狂热中破灭


希望是一粒火种,可以点燃心中的火焰这小两口当看到自己有了希望时,内心涌动,急功近利,无限放大希望,想让这孩子站上“一览众山小”的高地。

孩子入幼儿园时,他们认为这是孩子漫长人生的起跑线,有亿万孩子在拼搏,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一年前,他们就为孩子物色了一所全京城最顶尖的幼儿园,一年的保育费就三万多元。

孩子入了幼儿园,他们怕孩子所学的知识不能超前,不能战胜其他小朋友,就为孩子选择了8个校外培训班,有语文、数学、英语、书法美术、声乐、钢琴、舞蹈、溜冰等,不可谓不是全方位的培养。据说,这些培训班都是在全城选择的最好的,如溜冰就是选择的世界冠军辅导,一小时的辅导费就200元。

孩子已经上了两年幼儿园了。老文想,幼儿园加8个培训班,对这孩子究竟培养得怎么样,想去看看。2007年的一天,老两口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了京城。走进儿子家时,已近黄昏,仅亲家母在家忙碌着。亲家母热情地接过老两口的行李,把老两口安顿好后说:“晚饭还早着嘞,孩子还在培训班上课,要8点过才能回家”。真的,不到8点1刻全家人都齐了。因为给老两口洗尘,晚饭的气氛还算热烈,不过大家都吃得很草率,吃完后都忙碌去了。亲家母洗碗,孩子去了卧室练钢琴,儿子、儿媳妇陪老两口闲聊了会儿,儿子捏着本书去了书房,儿媳妇坐在客厅沙发上细细地检查孩子的作业去了。老两口不敢打扰大家,悄悄地站在小孙女背后看她弹钢琴。琴架上虽然也摆有一本练琴的曲谱,但听到的却是钝器敲击金属发出的刺耳声,没有听到一点有乐感的音乐。老文不懂音乐,更不懂钢琴,但看见小孙女的手指均匀地按着琴键,心里不是滋味,觉得孙女哪是块学钢琴的料?纯粹是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赶鸭子上架。

晚上10点过,老文睡在床上,就听见儿媳妇在骂小孙女:“你这猪脑子,这作业怎么这么多都是错的呢?你看,这17十5你就不会算啦?你数数,把17根火柴棍和5根火柴棍合到一起是多少,你再数数”。老文心想,这进位加法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都是教学难点,怎么能让幼儿园的娃娃学呢?而且,像儿媳妇这样教进位加法,永远也把孩子教不会。

后来,老文了解到,孩子上的这8个校外培训班,每天上1个,周六上2个,每天的培训时间是2课时,90分钟。孩子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早晨7点钟起床,8点钟入园,下午5点钟离园,然后马上送去校外培训班学习,晚上8点钟左右回家,草草吃了晚饭后是20分钟的钢琴练习,20分钟的英语口语练习,20分钟的书法练习,紧接着是完成幼儿园和校外培训班布置的家庭作业,最后还要听妈妈讲完一个故事后才能睡觉。在正常情况下,孩子睡觉的时间是在十点半11点之间。他们完全是用企业打卡式管理职工的模式,管理孩子的学习,丝丝入扣,孩子没法适应。

孩子练了那么多的作业,有何意义呢?她对钢琴和书法毫无兴趣。语文和数学作业,基本上是小学教材的内容,不是幼儿园的小孩子能完得成的。每天晚上的语文、数学作业都是在妈妈的“辅导”下进行的。每道题都是妈妈用手指指着题目,孩子念题,念完题后一双小眼睛就呆呆地盯着妈妈。妈妈则千方百计地启发,希望孩子能说出答案,但总是启而不发。妈妈恨铁不成钢,心中窝着一团火,总是咬牙切齿地把手指往孩子额头上撮。每天晚上的作业练习都是在一片骂声中结束的,孩子幼小的心灵承受着莫大的精神压力,孩子的金色童年完全灰暗了。

老文见此情况,觉得儿子、儿媳妇望子成龙的心太切,离育儿的基本原理走得太远了。有一天,老文找了个机会和儿子、儿媳妇交谈,给他们讲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可接受原则和国家颁发的教材的结构特点,给他们指出,违背这些特点,超越基本原则,将会欲速不达,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恶果。

也许是儿媳妇走投无路引发的怒气,站起身来和老头子争论:“爸,你不懂!你那些理论,纸上谈兵,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前的竞争好激烈哟,不努力就要输,输了就永无出路”等等,像一排机关枪给老头子打过来。老文还是好言相劝:“想赢的心是好的,你们这样违背规律地干,未必能赢”?儿子说:“爸,没法呀!都是这样的,你看哪家的孩子不是这样在学?”老文感觉自己没法说服孩子们,便强调说:“不管别人家是怎么干的,违反科学,将贻误孩子终身。我说服不了你们,推荐两本书给你们去读,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说的”。儿媳妇不依不饶,强词夺理地说:“不读,不读!什么专家呀,读个幼儿园、小学,用得着什么专家?教娃娃做得起题的就是专家”。真让老文啼笑皆非,认为这小两口愚昧,已经愚昧得不可救药了,一气之下收拾起行李回老家了。

两夫妻那种急功近利,急躁冒进,一意孤行的做法,终究没有逃脱“物极必反”这条自然规律的惩罚。

2008年这一年,他们仍全力以赴地为孩子上小学做准备。首先是满北京城为孩子寻找优质学校,花了8万元的选校费,在海淀选了一所大学的附属小学,然后又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学区房。

学区房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一天傍晚,孩子的爸爸还在装修工地,孩子的妈妈突然察觉孩子的耳朵有些失聪,便大惊失色地给孩子的爸爸打电话,要他马上回家一起验证。第二天两夫妻将信将疑地把孩子送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孩子左耳的听力已经100%地消失了。顿时,两夫妻感觉希望破灭,好似晴天霹雳,六神无主,只好带着孩子满北京城找最好的医院,求最好的医生给孩子医治耳聋。但是,所有医院共同的结论是,因孩子的精神压力过大,造成突然耳聋,而且是不可逆转的,并反复告诫孩子家长,别再给孩子施加压力了,谨防造成另一侧耳朵再聋。

从此,两夫妻好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把孩子的负担全部给减下来了,所有的校外培训班都不上了,幼儿园的作业也不做了。

孩子拖着病体进入小学,自己的精神压力也大,成天萎靡不振。教师对孩子也不敢提任何要求,孩子的学习完全处于自流,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班的最后三名。

希望破灭了,两夫妻的感情没有了凝聚力,“无名火”可以随时爆发。相互总是恼羞成怒,迁怒于人,相互责怪,从此吵架声充斥着这个小家庭。天天吵,年年吵,吵到孩子小学毕业的那一年,两夫妻离婚了。

夫妻离婚,最受伤的是孩子。孩子爸爸为了减轻对孩子的伤害,托自己的一位朋友将孩子安顿在南方的一所私立学校学习。为了陪护孩子,孩子的外婆也一起去了南方。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四分五裂,解体了。


              希望在绝望中惊现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太婆,陪着一个年仅13岁的小女孩,背井离乡到了南方城市,相依为命,经受着难以承受的艰难。她们举目无亲,倍感孤独;不懂方言,交流受限;水土不服,生活困难;孩子学习成绩低劣,不能跟班学习等等。

这一切,离了婚的父母,无能为力,凭着孩子强大的内心世界和学校全新的教育理念,让这个被世俗观念所击倒的小女孩又重新站了起来。

孩子所在的这所学校,是一所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管理模式,全新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既学知识又学做人;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能学啥就学啥,想学啥就教啥,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新型学校。

孩子进入这所学校时,应该学习初中课程,但是差距太大,跟不上班,学校让孩子重学小学课程。学校将小学全套教材综合整理,提炼出与初中相关的重点内容,交给孩子,以自学为主,老师一对一对地适时指导,不给任务,不限时间,以学懂为目的。这样,发挥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调动了学习积极,不到一年的时间,把所缺的知识基本补起来了,从第二年起开始学习初中课程。孩子逐步跟上了学习进度,能轻松地完成各阶段的学业,学习成绩进入中上水平。初中毕业,顺利地升入高中,高中毕业通过考托福,去了美国留学,学习心理学专业,现在已经是世界名校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

孩子的父母对曾经的希望早已经绝望了,但现在又突然惊现在自己的眼前,不禁万分高兴。想起当年,由于自己望子成龙心切,让孩子致残致愚时,内心不禁五味杂陈。

2022年老文的生日这一天,这孩子突然出现在她爷爷面前,叫了一声:“爷爷生日快乐”,然后,恭恭敬敬地把生日礼物送到老文手上。这久违的声音让老文又惊又喜!曾经面黄肌瘦、胆小怯生的小女孩,已经长成风姿绰约、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孩子扶着爷爷坐上席桌,看见她奶奶时,走上前去给奶奶一个拥抱说:“奶奶,我好想你啊”!奶奶说:“我也想你啊”!顿时热泪盈眶;然后她又一一地分别与其他亲人们打招呼,拥抱或握手致意,显得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入席后,她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静静地听别人寒暄,从不插话;当有人问话时,她若有所思,细声回答,层次逻辑非常清晰;大家说:“开席啰”!她没有马上动筷子,而是满面笑容地看着大家夹菜。所有的筷子都离开菜盘后,她才拿着筷子在自己面前的菜盘中轻轻地夹起一块菜慢慢地递进自己口中,显得十分文雅;离开席桌时,她没有先起身,而是示意大家先走,她最后一个出门;走在路上时,她一直是扶着奶奶前行的……

这孩子的一切举动,老文看在眼里,心想,这绝不是偶然的做作,而是训练有素。由此可见,育人环境之重要,教育功能之强大。一所好的学校,能把一个我行我素、幼稚无知的小女孩培养成为一个懂文明、知礼仪的儒雅之人。老文决定和小孙女好好聊聊。

下面是老文与孙女的对话:

老文:你回老家来,怎么不先给爷爷打个招呼,搞爷爷的突然袭击?

孙女:(笑着回答)是爸爸不肯,他说让你知道了怕你睡不着觉。爸爸也想给你个惊喜。

老文:你在南方读书的那些年辛苦啊,姥姥和你都感觉很孤独吧?

孙女:开始是感觉有些孤独。我还好,很快就和同学们混熟了。姥姥不行,她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出门,买东西全靠爸爸那位朋友王叔叔给帮忙,后来我熟悉了就我去,她只负责煮饭。第二学期我就再也不让她去了,再说,我去住校,她也用不着再去。

老文:你在那里的学习吃力吗?

孙女:(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我小学的成绩很差,所以学校让我重学了一年小学课程,后来就逐步跟上了。

老文:你在那边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孙女:还行,学起来还觉得轻松,成绩中等偏上。

老文:我看你很懂礼貌,你那些礼节是向谁学的?

孙女:学校教的。学校开设有形体课、礼仪课,学校要求同学们必须讲文明,懂礼貌。全校同学都这样做,慢慢地就都养成了习惯。

老文:你爸爸、妈妈离婚你什么时候知道的,你作何感想?

孙女:听姥姥讲的。我在家时他们就经常吵架,估计他们会离的。离婚是爸爸、妈妈的事,跟我们小孩子没关系,离与不离他们都是我的爸爸、妈妈,只要他们爱我就行。

老文:他们爱你吗?

孙女:很爱,我每个假期回家,爸爸都要专程来北京陪我玩几天。

老文:你爸爸又结婚了,你怎么想?

孙女:应该的,我没意见。

老文:阿姨(指继母)对你怎么样?

孙女:很好,对我很热情,我来了以后生活安排得很周到。我打算在这里找个地方实习,阿姨正在为我的实习操心嘞,据说已经给我联系好了。

老文:你为什么学心理学专业?

孙女:老师给我们讲,一个人要有健康的心理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爸爸妈妈离婚,我觉得是她们的心理不健康。我还看到社会上有很多人的心理都不太健康,而且很痛苦。我想,我要当一名心理医生,去医治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为他们解除痛苦。

这个孩子今年暑假又回国了,和同学一起去了南方城市实习。实习完后她在网上发起联谊:凡是今年考起美国这所大学的新同学,分两批聚会,分别在南方和北方选个地点聚会。她要给同学们介绍这所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办理入学的相关规则、程序,给新同学入学当好向导。

这孩子经过新的教育环境的陶冶,完全成熟了,已经从功利教育的桎梏中走了出来,站到为民众服务的高度,有望成为父母之希望,国家之希望!

 

作者简介:知  竹 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