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手工高架面(陈水章)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20-04-15 | 5172 次浏览 | 分享到:
                                                                                           陈水章
                    天府茶
话会公众号推荐
                                    

    石桥手工高架面,简称“石桥面”,是简阳特产,蜀中一绝。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陈毅元帅从成都回乐至,途经简阳石桥镇,见路边一家卖面的小店店招上写着:面细如丝,外圆中空,隔夜回锅,仍如鲜面。陈毅好奇,吩咐停车,进店观看和品尝。
       陈毅见碗中的面条果然细如蚕丝、外圆内空、色白悦目,口感也相当舒爽,大加赞赏。随行人员叫过老板来,细问这面是咋个做出来的。
       原来这石桥面,又称手工高架空心挂面,始创于宋,盛行于元,延续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据传,南宋时,偏安杭州的宁宗皇帝赵扩,颇具宋太祖赵匡胤遗风,也喜食面条,但总嫌过粗,要求做细。宫中御厨们绞尽脑汁,仍无法将面条做细到符合要求的程度。赵扩食不甘味,大光其火。侍从们终日惶恐。一日,一名叫宋喜的厨师给皇帝炖羊头,无意间将竹筷插入羊眼窝,拔出时发现汤汁沿着筷子成一条线往下流,且越流越细。宋喜受到启发,将羊头骨放在案板上,两个羊眼窝内各插一根竹筷,把搓好的粗面条绕在竹筷上,两手拉筷,果然越拉越长,越拉越细……从此,就专用这种方法为皇帝做细面条。
       后来,此法经阳安东厢籍京官王崇元的家人带回石桥。但当地人不用竹筷和羊头骨,而代之以竹棍和木制高架,故称石桥手工高架挂面。顺便说一下,如果说坐龙椅三十年(公元一一九五至一二二四)的宁宗皇帝的个人嗜好,成了石桥高架挂面的由头,那么南宋政权为安定局面所搞的宗教活动,则成就了如今简阳城南火车站附近的那座白塔。此塔修建的时间为公元一一九七至一二○二年,仍在好吃嘴宁宗皇帝执政期间。

 

                                                            上高架
       石桥面全凭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和机器污染。其制作工艺独特,需经揉面、搓条、抹油、扑粉、进槽发酵、拉制、上棍、上架、提面等二十多道工序,历时近三十个小时。对石桥挂面的制作过程,民间有一顺口溜给予了形象的概括:“自从‘离夫’以后,朝日‘打扮擦油’,结交‘两个光棍’,周身‘摆弄风流’,只说‘天长地久’,谁知‘刀截两头’。”
       石桥手工高架面,对用水相当讲究。它要求和面必须用当地井水。这样煮出来的面才不会浑汤,没吃完的第二天回锅,仍如刚起锅的鲜面一般。所以从前石桥面的作坊都有一口水井。此外,石桥面对面粉质量的要求几近挑剔。如果面粉稍差,盘成的小条无法上架,更无法承受拉力。制作石桥高架挂面,只能在头年的十月至下年的四月之间进行。其余时间因气温过高、湿度过大,做不出来。故尔,此面一向被视为稀有的民间特产,在明清时期就被指定为进献朝廷的贡品。
      陈毅元帅回到北京后,对石桥手工高架挂面念念不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此后不久,石桥手工高架面进入了人民大会堂,成为中国赠送外国友人的礼品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石桥手工高架面又获得了商业部颁发的“名优食品金奖”称号。
       石桥手工高架面的最佳吃法,是煮成“清汤面”,起锅后往里添上少许青葱,绿白相衬,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而且清香扑鼻。无须加盐和臊子,可加一到两个鸡蛋。这样方可保留面条的本色本味,做到入口难忘。
       如今,石桥高架挂面这一传统地方特色食品,正面临种种困难,陷入发展危机。一是因为它采用全手工制作,成本高,企业不愿扩大规模,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知名度也因此受到影响。二是精通此门手艺的师傅越来越少,年轻人因工钱不高,愿意学习的不多,随着老师傅们的相继辞世,这个有着八百余年悠久历史的特色食品,有迫在眉头的失传之虞。

 本页图片来自天府茶话会公众号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