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黄大爷摆石桥民俗—估膘(高亚夫 )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9-12-13 | 5809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亚夫 
                     
作者授权 

 

      石桥以前有一种比较奇特的民俗,叫“估膘”,就是不用计量器仅凭眼力和经验,猜一块猪肉有多重,猜中者获奖,类似今天流行的有奖竞猜,但远比有奖竞猜智慧和有趣得多。

 

 

猪肉高高悬挂在竹竿上

 

     估膘这一民俗,最迟在清朝时就已经有了,住在半边街杀了一辈子猪的黄大爷说,他爷爷的爷爷就是杀猪匠,当时的石桥还叫“石桥井”,那时就流行这种玩法了。

 

     估膘首先是为了热闹摊子。俗话说,卖钱不卖钱,圈圈扯得圆。大家觉得好耍,花点小钱就可以参与,既使没钱,也可在旁边凑热闹。这种游戏能满足大众的博彩心理,用几个小钱,就可能赢来十倍甚至更高的回报。即使没有中彩,损失也不致于败家。

 

     在石桥,估膘地点,设在人力码头出来的左手街对面拐角处。黄大爷手指中山街(过去叫半边街)的老龄协会茶馆说,很多年前,那街沿是张爪手的肉摊。说他是爪手,只是因为他的左手有三根指头不太灵活,是娘胎里带来的。因为这个原因,他母亲把他从赤水铺带来,托付给在石桥杀猪的舅舅,教他学会了杀猪这门手艺。

 

     别看他是爪手,一旦操持起本行,却非常灵活。他能一人将一头两百来斤重的肥猪翻过来,没等猪咋个叫,已麻利地从肩胛骨进刀让猪断气。张爪手为人厚道,不卖瘟猪和死猪,价格公道,不缺斤少两。买主没空,只要带声信,说要割哪个部位的肉,他就会把肉割好送上门,质量与秤斤没有一点“敲假”。他的刀法好,客人报出数量,他一刀下去,上秤一称,不说毫厘不差吧,至少差别很小,割下来的肉也很有看相,让客人非常满意。久而久之,张爪手赢得了大众好感,更得到舵把子李二爷的帮助,特许他在最热闹的人力码头斜对面摆点。

 

     解放前,每个行当都有一个祖师爷。屠宰帮的祖师爷是张飞。张飞曾以杀猪卖酒卖肉为业,好结交天下豪士,被人们尊称为张爷。每年阴历七月十三,石桥要举行张爷会,很热闹。二月二龙抬头那天,石桥所有屠宰帮都严格遵守禁忌,不宰杀牲畜。三月三石桥城隍庙会,各行各业的人都参与,借机展示本行业的风采。屠宰帮的展示比较奇特——七个杀猪宰羊的刀儿匠,前胸、后背、手臂的皮肉上,挂着七盏点亮的油灯,人们称为七星灯(有人说是九莲灯)。他们借这皮肉之苦来赎罪,以免死后坠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张爪手不仅是七星灯组的人员之一,还常常打头阵。

 

     挂灯表演结束,就是最吸引人的估膘活动了。估膘不是哪一个刀儿匠想搞就能搞的,方法、规模、时间、地点,都需经帮会同意,主要收入也归帮会所有。

 

     估膘地点确定在张爪手那里,一是那个地方人多,影响大,二是张爪手厚道不斤斤计较。这看似帮忙的活,其实给张爪手的摊子添了人气,张爪手也乐意接这活。

 

     估膘活动,最初只在节庆日搞,由于广受民众喜爱,就逐渐增多了次数。石桥的场期是三、六、九。场期的头天午后,张爪手摊前那根长约两丈可自由移动的杉木上,就会悬挂一坨约两三斤重的猪肉。摊前也不再是他一人,添了屠宰帮派来帮忙的人,负责卖票和收钱。“估票”是一张比巴掌小的泛黄的草纸,上头有编号,盖有石桥屠宰帮的红色印章。下面留空,给买票人添写姓名和预估的重量。开秤前半小时,只见人头攒动,纷纷把填写好的“估票”传递上去。这时,张爪手等刀儿匠就使劲喊:开秤啰,赶快啰,婆娘、娃儿想吃肉的话,下得手啰。

 

     黄大爷看我耳朵听来立起,索性从椅子上站起来,眉飞色舞地说,有一回轮到他守膘,张爪手取下估膘的猪肉过秤,闹哄哄的场面顿时鸦雀无声。那天是大场(逢十这天)的前一天,人特别多,几百双眼睛死死地盯着秤杆。

 

     黄大爷刚报出“二斤八两三钱”的数,人群立马炸锅。中了头奖的田三爸哈哈连天,眼睛鼻子高兴得挤成一团说,我就晓得今天要整对,左眼一直在跳(当地人认为,左眼跳意味着有财喜)。原来估膘不仅奖励头名,二、三名也有份,不仅有肉,还会得到一笔小钱。中奖的肉和钱每次都不一样,它是根据买“估票”的多少分配的。买的人多,得的奖就大。分配的比例是:头奖的肉和钱占总额的三成半,二等奖是二成半,三等奖是两成,余下的两成,部分作刀儿匠的茶水费,余下部分作屠宰帮的帮费。七月十三的张爷会,大家喝酒吃肉就用这个钱,不需大家再凑股子。

 

     我问黄大爷,多搞几回,是不是有经验的人都能中奖?

 

     黄大爷说,没得那么撇脱,为了不让人轻易猜中斤两,割肉的人会经常更换,每次割肉的部位和刀法都不相同,这次是坐墩肉,下次是保肋肉,再下次可能是二刀肉。有时刀向里挖一点,有时肉皮子割得宽一点,经验再丰富,也很难连续中奖。

 

     估膘的过程,均在大家眼皮子底下操作,不像现在体育彩票那样可以搞假,所以吸引力强。

 

      我又问黄大爷,听说四川其它地方,也有“估膘”这种民俗,为啥说石桥的比较特殊呢?

 

     黄大爷捋了捋雪白的胡须说,石桥人多、码头多、下力的人多,参与的人自然就多啊。没有哪个地方的场镇能有这里热闹。说它是四川第一,没哪个敢扁(bia)嘴巴。石桥卖的猪肉,膘有两三寸厚,拈起来打闪闪,吃起来油飚,其它地方的猪赶不到。还有,别的地方估膘都在逢场天,只有石桥在逢场的前一天。另外,有的地方因为搞得不公平,常常吵架葛孽,而我和我爷爷以及爷爷的爷爷,都没听说过石桥哪一回估膘扯过皮(发生纠纷)。因为石桥的刀儿匠守信用,猪肉卖不完,就提前降价,有异味了,就拿回去自己吃,钱都是赚在明处。

 

     “估膘”,是一种游戏。在石桥民间,还有一种图撇的交易方法,叫“估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石桥贸易市场上没有磅秤,更不用说电子秤了,称重物只能两人抬起,挂在老式的杆秤铁钩上。猪、牛是活物,又重又有劲,过秤时按不住。秤,是私人的,叫“公平秤”,称一次,给秤主付一碗面的价钱。所以有些买卖人为了节省开支,就用“估”的方法进行交易。对一堆货物叫“估堆”,对无法精确计数的就用“估算”。双方都知道这一方法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但一切都摆在眼皮子底下,你情我愿,也乐意接受。

 

 

新津恢复的估膘活动现场

 

     “估膘”这种游戏,解放后将之归为赌博,遭到取缔。现在有媒体报道,新津近年以节庆形式,又恢复了这种古老的传统习俗。而喜欢事事占先的石桥,现在知道这一习俗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图片来自

 天府茶话会公众号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