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云的故乡(四)——和顺的味道(山如黛)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9-07-06 | 51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山如黛 

                                                                薇与佐伊公众号授权

阴冷的冬日,不免又想念起和顺的阳光

和顺镇里的“相遇阳光”客栈是我们本次游玩的大本营。

相对大理古生村的木心客栈,这家客栈多了些传统元素:庭院、溪水、竹木、阁楼,每一间客房都风格不同,整个院落散发着古朴温馨又时尚的气息,有一种远方的家的亲切。

 

这种以老式院落为基础的特色客栈,镇上已为数不少,它们多隐蔽在偏街窄巷,风格各异却都玲珑别致,有鲜明的艺术元素和设计感,增添了古镇几许浪漫的情调。

 

这些客栈多为外乡人投资,当地人也在陆续建造,特色宅院连片成群,但整体上仍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

祖上从明清屯边来和顺的李、刘、张、寸等姓氏的家族祠堂、题有蔡锷等名人字迹的百岁牌坊分布在村口、深巷,厚重了古镇的历史气息。

 

漫步在纵横交织、坡陡坎斜的曲折街巷,细细打量这座静躺在群山怀中的小镇,很是惬意:

当街的房宅多已改成小商铺或茶楼、酒肆,时尚精致的咖啡店、茶吧餐吧书吧点缀于窄街深巷;游人三五成群但绝无拥挤,街边没有商贩的吆喝,耳边亦无流行歌谣的叨扰,虽然也有几分商业气息,但仍掩不住古镇特有的淳朴与安闲。

 

夜色降临,街巷的宅院、商铺放出黄、橙、红、绿的灯光,勾勒出自家屋宇或飞檐朦胧的形状。悠然漫步在灯影迷离的街巷,不经意抬头,会欣喜发现乌蓝的夜空中有一轮圆月高挂,明亮、安静地俯瞰着睡意眼朦胧的小镇,我不由得想起台湾的九份。

 

这座西南边陲的小镇,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毗邻缅甸,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

四面环抱的火山屏障,天然地庇护着小镇免遭外界极端气侯与尘嚣的纷扰,春夏秋冬气候宜人,田园古朴宁静。

看,蜿蜒的大盈江飘着朵朵白云无声地绕过村庄,坦荡的庄稼地,一片片舒展在起伏的青山脚下;沿河边有几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古朴的洗衣亭,据说是游走四方经商的和顺男人对家中女人的一份特别的馈赠。

 

有了这个洗衣亭,居家操劳的妇人们在亭下洗衣、纳凉,既可免遭风吹日晒,也可借此瞭望落日的余晖里是否有久别归来的亲人的身影。  

时值深秋,太阳开始下山,万道霞光映照着金灿灿的田野,成片成片刚收割不久的田地里,万千列队式的稻茬还留着谷穗的余香,让人眼前浮现出风吹稻浪,满地金波翻卷的诗意画面。

 

为了欣赏日落田园的精彩瞬间,我们提前就到村外的一座洗衣亭守望。

晚霞映衬下的田野,远处渐渐升起的炊烟或暮霭随着霞光变幻,忽明忽暗、或橙红、或灰白,简直是一副流动的画。

 

摄影迷们激动地按着快门,陶醉的女人则纷纷抢在画中留影。笑声随晚风在田野飘荡,直至夜幕把天地全部笼罩,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和顺的味道不仅在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和保存完好的小镇建筑风貌,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一样耐人寻味。

 

站在美丽的双虹桥上,抬头可见一群灰瓦白墙的建筑,高耸在古木巨榕的绿荫里。它就是雅称中国第一乡村图书馆的和顺图书馆。

图书馆渊源深厚,曾先后是清末寸馥清的“咸新社”、明国年间的“阅书报社”,后由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扩建成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舍落成。

 

馆内藏书丰富,古籍、珍本众多,更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

庭院里特别醒目的是那栋造型别致的楼馆,两侧有着玲珑活泼的多角亭,白色西式小窗框,显得清新雅致。坐在临窗的长条朱红木桌前,翻阅当年的乡村杂志,自会浮想联翩。

 

与图书馆一墙之隔的滇缅抗战博物馆,曾是闻名中外的滇缅战役指挥部旧址,规模并不很大。不过,当你得知这个小小的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私人抗战博物馆,馆长就是腾冲人段生馗时,不知是否会多几分感想?

 

馆内收藏的2万多件珍贵物品,极少数是朋友无偿捐赠,大多都是段馆长自筹资金,辛辛苦苦从印度、缅甸和腾冲四处寻访购买得来的。

尘封的历史已被掀开,一些珍贵的收藏得以在庄严的滇西抗战纪念馆面向海内外更广大的观众,段馆长终于如愿了。

 

镇上还有上百年辉煌历史的“永茂和”商号——现今的“弯楼子民居博物馆”、充满地域色彩的马帮文化博物馆、建于清朝的元龙阁和有“和顺文化摇篮”之称的文昌宫(曾为华侨捐资筹建的益群中学旧址)以及艾思奇纪念馆等景点,它们都叙说着和顺这个边陲古镇的历史。

 

艾思奇纪念馆是生长于和顺的现代哲学家艾思奇的故居,宁静、古朴、典雅。

年轻的朋友或许不知道艾思奇为何人,但却有可能知道一本叫《大众哲学》的书,书作者就是艾思奇。《大众哲学》1936年出版,社会反响极大,它开创了中国现代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之先河。

毛泽东很欣赏这本书,称赞它“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也因为这本书,艾思奇与毛泽东结缘,最终奔向了延安。

  极边之地的和顺古镇,田园景色如画,文化底蕴深厚,走马观花实难品得个中味道。

我已二进和顺,并在镇里呆了四天,仍觉玩味不足。

或许我会三进、四进,去细细品味“阳温墩”“士和民顺”小镇的淳朴、静谧。(续完)

 

文中照片为 山如黛 拍摄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