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芳华(椿歌)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8-03-22 | 5358 次浏览 | 分享到:

                椿 歌(原创)

最近,冯小刚严歌苓的电影《芳华》大热,各种评论充斥自媒体:“阴谋论”、“失实论”、“伤痕论”、“违和论”、“多余论”等等,各说各话,口水四溅,莫衷一是。

 

  本人也曾在部队文工团呆过两三年算是亲历者。就和那个跳舞的小伙子相似,听到国家恢复高考消息后也想退伍参加高考,最终申请获批如愿退伍回到家乡考上大学,毕业后也实现梦想当上了记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特意去了影院观看,或许事先看了太多评论和图片,因此观影时并没有特别震撼,但不少场景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因此,也谈几点观后感,也许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和看法。

 

探究特殊时空特殊小众生存流变有意义

说《芳华》再现了一个特殊历史时空恐怕无有异议,但说部队文工团是个小众特殊群体,只怕不少人知之甚少。

部队文工团是个小众群体。在七十年代,总政文工团最大据说有数百人,海政、空政、二炮、武警文工团等二级团各有百来人,大军区如北京、成都、广州、济南、沈阳、南京、兰州等大军区文工团各有八九十人,省军区文工团各约五六十人,而各地军分区和野战师文工团就只有三四十人,相对于全军数百万人来说自然属于小众群体。

文工团人员构成特殊。由于部队文工团自身条件、生活环境和进步速度等远好于野战部队,因此成为不少爱好文艺的高干子女的优先选择,还有一部分是从基层连队和社会各界选招的有一定专长的文艺青年。

文工团功能作用特殊。各级部队文工团当年的全称都是某某部队政治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如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其全称是成都军区政治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其功能作用就是向所在部队全体指战员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向基层部队送去上级首长的慰问,如文工团每年都会到所在部队基层巡演慰问;同时也慰问同级或上级首长,如专为某些首长演出或陪舞等,当然最后一项只是潜规则,而这种潜规则在《芳华》中并没有出现。也许是被删除也不一定。

 

 

  拍摄于1977年5月

 

不是“伤痕”电影的简单重复

70年代后期曾出现过一股伤痕文学风潮,如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及由其改编的影视作品等,主要反映那一代人在那段时期的悲剧性遭遇,从社会、政治、人际关系的角度拷问10年浩劫产生的原因,但是伤痕文学明显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人性异化等深层次的分析与思考,更没有站在化外高度与时间长河流过后河床之上对那段历史进行审视。

而《芳华》并不是伤痕文学电影的延续和简单重复,其明显的进步就是对那段历史有了时间沉淀后的反思和较深层次的原因挖掘,能引人思考。

 

  时代和社会总是在总结过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步的。说文工团具有特殊性只是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的结果,但在当时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连我们自己都没有觉得什么特殊不特殊。可就是这个有点特殊的小众群体,在《芳华》中的命运沉浮与流变,再现了那个年代鲜为人知的社会生活的多个维度,是把握一个时代真实脉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芳华》是部悲剧但难以传世

《芳华》是艺术品,它只需要艺术真实。阴谋论失实论站不住脚。它是悲剧,但悲得不够彻底。尤其是那个温情的结尾,虽然比过往伤痕电影结尾必现光明更具人性化,但人工痕迹太过明显,从而流于肤浅。

岁月如歌,芳华易逝。感谢严歌苓冯小刚为我们记录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2017/12/25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