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绳编放异彩——成都非遗项目传承人杨文艺的非遗路(苏莲托)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22-11-01 | 3076 次浏览 | 分享到:


苏莲托

 

国庆前往新津斑竹林,进大门不远处,有一个出售非遗商品的摊位,仔细一看,非遗绳编。

摊位上精致的绳编商品色彩艳丽、琳琅满目。

摊位里一位穿着红色中式对襟的中年人在与顾客交流。

我抬头看见里面有一个宣传牌,上面醒目的大字写着:

 

成都非遗 新津绳编

四川成都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宣传牌上还附有一张照片。

对比眼前正与顾客交流的主人,衣服一样,相貌一样,他应该就是绳编非遗传承人了。

 

是的,新津绳编在2019年入选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文艺也被评为成都市新津区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看着眼前这么多样式不一、造型各异、色彩艳丽、精致漂亮的绳编作品,真难想像这是一个人耐心细致地编织出来的。

这么多或大或小的作品要坚持作到申请非遗项目技艺,申请非遗项目传承人,其中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新津斑竹林绳结非遗部分展品


 

2022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新津传统民间技艺绳编编织技能比赛现场,杨文艺讲解绳编作品及技艺

 

成都的绳编,还真有不短的历史。

以杨文艺的绳编技艺传承来看,把眼光上溯,可以上溯到千年以前。

 

杨文艺五岁时和他的奶奶学绳编,她奶奶的技艺来源于他的曾祖母,曾祖母过去是新津老君山的道教居士,她时常到到老君山去,一是受教,二是尽义务。道士创编的盘发结、佛尘结、腰带及生活用品,以及道士布道的所需之物都是靠手工编制的,时常在老君山去的曾祖母,自然就会做了。奶奶也自然从曾祖母那里学会了这类手工技艺。

 

新津老君山是道教名山,又名天社山、稠粳山。是道教主流教派全真龙门派圣地。新津老君山以道教建筑和盛大老君庙会享誉全国。老君山的道教建筑群,被称为老子庙。这老子庙,历史久远,据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汉唐以来,天社山是“一座极有历史的老君庙”。

要说“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那可是要从公元前200年算起;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从唐到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老君山的老子庙,最早的修建时间无历史记载,有历史记载的是明朝毁于大火,清朝又修建,民国时期又修建。

老君山的道士有一整套编制技艺,用四川传统的蚕丝,并将蚕丝进行染色,运用多种方法,编制生活用品,道教法式道具。

这里的道教文化浸润了这一方土地,滋润了这一方民风民俗。

 

1961年5月,老君山老子庙被确定为新津县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7月重新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50年代,杨文艺奶奶机缘巧合,与新津川剧团有联系了。川剧团是民间团体,团里的道具都靠自己制作,奶奶在剧团里做道具。如凤钗、珠子与结的组合道具、宝剑剑穗、拂尘以及种种相关道具,还加服装配饰……

 

5岁来到奶奶身边的杨文艺,与奶奶一起安静地编做着手工活,兴致盎然。甚至耳濡目染地跟着剧团里的演员们学唱戏,无形中与手工技艺,与艺术结缘。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奶奶到了退休年龄,剧团也解散了。奶奶开始在街上摆小吃摊。杨文艺在奶奶小吃摊的前面,把自己编的绳编小玩意摆放售卖。

 

在十六岁——十八岁这段成年期,杨文艺有过一段彷徨期、迷茫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是放弃自己的喜好,还是另寻出路?而坚持自己的方向,在当时不被看好。

 

此时,一个新的机遇来临。征兵开始,他去了部队。

 

部队让他抛开了彷徨与迷茫,新的生活和新的任务让他的思想进入了全新的境界。

没想到,正是部队,让他看到了前途和希望,他的技艺在部队上得到了重视和发挥,他的技艺得到战友的认同和赞赏。

他参加部队的各种活动,运用自己绘画爱好为连队办板报。

一段时间后,杨文艺被调去团部。

到了团部,他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更大的空间,有了施展自己技艺的舞台。

组织策划军营相关主题活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部队开展自己的绳艺展,作为军营文化教员,教战士们学习绳编技艺,为部队的军营文化作相关的工作。

 

杨文艺不断扩大阅历,增长知识。

在北方当兵的杨文艺,参观博物馆,逛手工艺品材料市场,学习借鉴相关类别手工艺品的特点的技能,搜集与绳编相关的信息,不断地学习,研究、探索。

杨文艺开始运用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新的绳编材料编制绳编作品。

 

杨文艺的技能得到了部队的认可,他所在军区的军区报及解放军报,相继报道他这个会编织的兵,称军营里出现的绳编技艺为“全军第一编”。

 

还有战友请他编制作品,带回家或寄回家送给家里的亲友。

 

……

 

杨文艺在部队教战友们绳编技艺,桌上的党旗、军旗都是杨文艺编织。坐着的三人中,中间的就是杨文艺。

 

从军十余年。2009年12月,杨文艺退役回家乡,放弃组织分配工作的机会,选择创业。

 

重拾绳编技艺,这又和老君山有关。

 

老君山上的道教建筑群,一直保护得很好。

这里环境优雅,老君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又是川西游览胜地。一直都有不少朝圣者和旅游者上山。

 

杨文艺选择到老君山的半山腰摆摊销售自己绳编手工艺品。用市场上新的绳编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精美的手工艺品吸引了上山朝拜和旅游的人们。这非工业化生产的独特的手工艺品,让人们爱不释手。

市场前景看好。


 

   

杨文艺的绳编作品


没想到。一个月后,一个新的机遇到来。

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春节临近了,新津县举办第一届新春民俗文化节,他受邀参加新春民俗文化节,在文化节上,他的多姿多彩、造型丰富、琳琅满目的绳编手工艺品,引人注目。

 

来新津报道此次新春民俗文化节的四川电视台记者,在他的展位前报道新春民俗文化节用了十多分钟。

让观看电视节目的观众,欣赏到了这些可爱、美好的绳编小手工艺品。

四川的绳编手工艺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杨文艺说: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时代造就了他,时代造就了成都绳编技艺的发展与传承。

 

随着工作的不断扩展和作品不断增多,杨文艺也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宣传中国传统民间绳编技艺;培训绳编爱好者;开展绳编非遗传承活动,布展、参展;每周到社区、中、小学、还有大学讲课,专题绳编非遗;开展成都百万职工技能比赛活动——新津传统民间技艺绳编编织技能比赛,这个活动已经办了五届了,从2018年起,一年一届,以后还会继续办下去……

 

从国内又走到国外,2016年杨文艺被中国民协选中,出访以色列。

2017年,杨文艺随中国旅游协会相继出访西班牙,俄罗斯,法国,波兰,阿联酋,新西兰,澳大利亚等。

每到一地,他的绳编作品都受到当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经过杨文艺的不懈努力,坚持绳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十年后,2019年4月,新津绳编技艺已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杨文艺也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

 

2020年杨文艺组织参与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相继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四川卫视,成都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2023年2月被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认定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绳编(新津绳编)的代表性传承人。

2024年,被世界研学旅游组织任命担任世界研学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专家,任期三年。(任期自2024年1月10日至2027年1月9日止)

 

杨文艺表示: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他会在传承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路上走下去。


 

本页图片由杨文艺和苏莲托提供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