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莲托主页
www.suliantuo.net
少 杰
作者 授权
吟梅之一(十首) 一 开遍南枝又北枝,(宋)范 楷 年年临水看幽姿。(宋)陈与义 暗香别有关情处,(宋)吕本中 唯有西湖处士知。(宋)辛弃疾 二 十年不到香雪海,(清)吴昌硕 无数繁枝照水开。(清)赵 藩 暖日晴云知次第,(唐)令狐楚 忍寒留待使君来。(宋)苏 轼 三 手种黄梅已着花,(宋)李邦宪 梅梢疏瘦正横斜。(宋)赵 构 含情最耐风霜苦,(清)罗泽南 竹外溪边处士家。(宋)赵希潞 四 岁寒相见在天涯,(明)刘 珏 一棹迎风路未赊。(清)朱柔则 忆得昨宵明月下,(清)顾 姒 始知人好似梅花。(宋)何梦桂 五 明月孤山处士家,(明)陶宗仪 一庭梅影雪横斜。(清)袁 枚 等闲又被春风觉,(元)黄镇成 玉瘦香寒领岁华。(明)王世贞 六 香销金缕喜新裁,(宋)徐安国 含蕊经霜待雪催。(唐)钱 鏐 一种春风标格在,(明)陈 基 好怀端的为君开。(清)孙文焕 七 凋尽群芳一树奇,(元)马虚中 古今费尽几人诗。(明)詹 同 清香传得天心在,(明)方孝孺 冷月清霜只自知。(清)言忠贞 八 白玉堂前一树梅,(唐)蒋维翰 开时曾绕百千回。(宋)蔡 襄 冲寒有客寻春去,(元)陈 旅 梦在孤山湖水隈。(清)朱为弼 九 折得寒香日暮归,(宋)晁公溯 怜花寂寞笑花痴。(清)言忠贞 无情短笛休轻弄,(明)项兰贞 只有丹心似旧时。(明)李东阳 十 冉冉寒香渡水涯,(清)罗泽南 酒旗风里一枝斜。(明)德 祥 天生玉色菩提片,(清)德 容 怪石苍岩映翠霞。(宋)赵 构 | 吟梅之二(十首) 近水窗篱压众芳,(明)谢文爵 骚人阁笔费评章。(宋)卢梅坡 东坡居士如相识,(明)陆容 梅到飘魂死亦香。(明)周玉箫 二 孤山傲雪厌芳凉,(明)陈谟 斗落参横夜未央。(明)唐桂芳 偶向梅花村里度,(明)陈继儒 一枝移向碧纱窗。(清)德日 三 梅竹萧森露井旁,(明)周玉箫 不随凡卉斗芬芳。(明)项圣谟 孤山处士堪为侣,(明)包璇 卧看横枝如许长。(清)朱彝尊 四 冷蕊疏花岁晚时,(明)詹同 篱边遥见两三枝。(明)方孝孺 孤山空嫁林和靖,(清)言忠贞 驴背诗人知未知?(清)俞体莹 五 正是孤山雪满时,(清)盛雯 北江词里慰相思。(清)樊增祥 书窗一夜月初满,(宋)晁公溯 逢着梅花不作诗。(明)杜睿 六 荒寒茅屋是谁家,(宋)杨公远 认似梅花尚恐差。(宋)何梦桂 策杖行吟独惆怅,(清)梅清 一枝清影写横斜。(明)唐寅 七 天涯疏影伴黄昏,(清)龚鼎孳 添得寒梢月一痕。(元)黄镇成 忽忆西溪深雪里,(清)钱杜 竹边池阁水边村。(宋)史弥应 八 梅妻许我癖烟霞,(清)张问陶 何处青帘酒可赊。(清)万钟杰 昨夜冷香清入梦,(清)张照南 可怜处士已无家。(清)叶燮 九 飞雪初停酒未消,(明)杨士奇 寻芳不惜碎琼瑶。(明)周述 不知近水花先发,(唐)张谓 犹带寒香度石桥。(清)龙为霖 十 同人结伴锦江滨,(清)周荃 只道梅梢粉未匀。(明)杨慎 何处幽寻重相忆,(元)刘永之 特翻别调写阳春。(清)高凤翰
|
吟梅之三(十首)//少杰 一 为爱梅花欲断魂,(明)周 筼 几回相伴月黄昏。(明)王 弼 可怜踯躅关山客,(清)张大受 玉笛高楼自掩门。(清)龚鼎孳 二 数点开来不借春,(清)宁调元 一枝冷艳出红尘。(清)谢浣湘 自知孤洁群心妒,(宋)黄公度 岩谷深居养素贞。(元)冯子振 三 昨夜灯前把酒杯,(宋)汪 莘 今朝愁眼为花开。(宋)张 纲 欲邀郑老同清赏,(宋)戴复古 勾引诗翁两度来。(元)陶 安 四 行遍江村未有梅,(宋)翁 卷 陇头谁寄一枝来。(元)欧阳玄 移根来去浑无定,(清)朱为弼 越岭吴溪免用栽。(唐)罗 邺 五 江梅闲尽腊梅稀,(宋)徐 恢 成阵清香拥路歧。(唐)王 周 明月观深春梦远,(元)钱惟善 暂招鸣鸟到南枝。(明)罗 玘 六 前年谪向新州去,(宋)邹 浩 独立青峰野水涯。(宋)谢枋得 得意自开花一树,(清)孙原湘 溪南溪北影横斜。(清)罗泽南 七 每爱横枝醉里看,(明)陈 辉 画梅须画晚来寒。(清)金 农 寻幽欲寄山中客,(明)张 宁 日暮归来腊已残。(清)汪士慎 八 冰姿雪色自无尘,(明)林 弼 羞共千花一样春。(唐)陆希声 总为古今吟不尽,(宋)史文卿 岁寒松竹淡相邻。(元)冯子振 九 水边篱下雪晴时,(宋)吕本中 竹里梅花相并枝。(唐)刘言史 半出驿墙谁画得,(唐)王 周 窗开早被月明知。(宋)葛天民 十 被谁说破梦中梅,(元)李俊民 忽带罗浮月影来。(清)华 嵒 不是阳回春有脚,(清)孙文焕 寒香生受雪花摧。(清)朱为弼
| 吟梅之四(十首) 一 孤负溪桥雪与梅,(宋)戴复古 霜清绿萼未春开。(元)陶安 相思不见林和靖,(清)施汝卿 愁里危肠日九回。(宋)张纲 二 竹篱茅舍近前溪,(宋)陈渊 正是深寒浅暮时。(宋)杨万里 数点疏花人未见,(宋)葛天民 任他风雪苦相欺。(五代)李九龄 三 西湖残雪候多时,(明)罗玘 靠尽栏杆索尽诗。(宋)方逢辰 认得暗香来去处,(宋)陈渊 恼人偏在最高枝。(宋)杨万里 四 此身依旧在天涯,(宋)李邦宪 咳唾诗词烂若霞。(清)何绍基 飘泊风尘少滋味,(宋)黄庭坚 几生修得到梅花。(宋)谢枋得 五 寒云寒树护山家,(清)梅清 玉色珠光带露华。(明)刘珏 冰雪有如林下约,(明)杨基 梅花竹叶互交加。(清)顾姒 六 一树寒梅古寺边,(元)元好问 似留春意入新年。(宋)范仲淹 有人问我西来意,(清)昌仁 消息东风两月前。(明)林俊 七 浣纱亭北小山梅,(宋)曾巩 日暖香繁已盛开。(宋)蔡襄 料理不关元化事,(宋)居简 年年风雪看花来。(清)赵藩 八 自读西湖处士诗,(宋)陈与义 先春远寄墨淋漓。(明)郑真 清标压倒繁华境,(清)严澂华 未许寻常草木知。(明)方孝孺 九 清梦难禁昨夜寒,(清)杨纪元 年前花事已交残。(清)周亮工 疏篱茅舍无端恨,(宋)张孝祥 砚水生冰墨半干。(清)金农 十 姑射仙人冰雪容,(宋)朱熹 水边山畔淡烟笼。(宋)朱淑真 寻常一样窗前月,(宋)杜耒 犹在疏花淡墨中。(明)陆完
|
作者简介
少杰,本名陈绍杰,网名红尘浪迹,出生于1962年,四川省大竹县人。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西南大学)。
集句诗,诗的体裁之一。集,集合的意思。句,即古诗句、文句。集句诗就是集合古诗文句成诗。作者只有博闻强记,才能集句成诗。创作集句诗要求对原诗句融会贯通,如出一体。这样集成的诗才能既无斧凿之气,意义又相连贯。集句诗的起源很早,但直到北宋才发展、成熟起来。唐朝称集句为“四体”。“集句”一名,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但它的创作,由来已久,现存最早的集句诗,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