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莲托主页
www.suliantuo.net
 
少杰/成都
作者授权
【题记】
竹溪六逸(见《旧唐书;李白传》),是唐开元年间隐居于竹溪的六位名士合称。开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泰安府徂来山下的竹溪隐居,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后来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曾有“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对这段隐居生活的深情回忆。
六逸同隐的竹溪,位于徂来山西南麓的乳山脚下,金代明昌年间泰安人安升卿在徂来题刻中有“访竹溪六逸于乳山”之语。这里峰峦突起,一川萦回,林木棉蒙,凤尾森森。山前有一竹岩,石纹如深雕竹叶片片。攀上竹岩,可见到安升卿所书“竹溪佳境”四个大字,自此沿溪而行,但见溪水淙淙,逶迤西注,芳草葳蕤,杂树生花。这里便是六逸堂故址所在。“迄今人去已千载,流风余韵犹宛然”。而今的竹溪,虽已无复唐代碧玉千竿的胜境,但清流依旧,山月无恙,犹使人时时追怀太白诗仙的遗韵。
世人仰慕他们,尽管总是觉得有些狂妄而不可狎近。他们有着隐士与逸民的心理特征,性之所至,高风绝尘。他们寄情于山水林泉,桀骜不驯,放旷不羁,柴门蓬户,兰蕙参差,妙辩玄宗,尤精庄老,那是一种悠然自在的文化态度,更是一种理想而浪漫的生存方式。
“竹溪六逸”以李白之盛名而闻世,其中坚分子则是孔巢父。
         
竹溪六逸
| 其一 山亭会友 
 竹翠鸾林会,溪清涧石斑。 
 逸人逢净境,雅士聚柴关。 
 把盏言欢畅,吟诗寄韵闲。 
 山亭同唱和,此际忘尘艰。 
 | 
 | 
| 其二 松下抚琴 
 松下抚弦琴,风来送妙音。 
 竹摇疏影动,溪漾碧波侵。 
 逸兴随云起,幽情对月吟。 
 六贤齐会处,古韵意难禁。 
 | |
| 其三 溪畔弈棋 
 溪畔纹枰设,棋争楚汉分。 
 竹枝筛日影,石凳卧闲云。 
 逸客思良策,高人布巧军。 
 输赢皆一笑,共赏此中欣。 
 | 
 | 
| 其四 花前酌酒 
 花发香盈袖,樽前六逸同。 
 竹声添韵致,溪水映霞红。 
 雅意催诗兴,酣情醉晚风。 
 良辰思永驻,莫负此心融。 
 | |
| 其五 竹间舞剑 
 竹里寒光闪,龙泉剑影飞。 
 溪风惊宿鸟,侠气满秋衣。 
 壮志凭君舞,豪情任我挥。 
 六人齐虎跃,天地亦生辉。 
 | |
| 其六 夜话论诗 
 夜静群星耀,围炉论韵章。 
 竹摇筛月影,溪淌带书香。 
 逸士谈锋健,贤才妙语长。 
 共研千古意,沉醉不知央。 | |
| 
 孔巢父 
 弱翁傲岸志凌云,逸兴遄飞厌俗氛。 
 竹下横琴歌韵雅,溪边把盏世情棼。 
 心怀浩渺思贤圣,意守清真远佞君。 
 若使朝堂容俊骨,岂教诗酒伴斜曛。 
 
 | 
 陶沔 
 陶公潇洒韵悠长,逸迹幽栖在竹乡。 
 笔落山川书锦绣,情牵泉石赋华章。 
 扁舟一叶江湖去,醁酒千杯岁月忘。 
 且看烟霞常作伴,逍遥尘世任炎凉。 
 | 
| 
 韩准 
 鹤山恃气任纵横,竹里吟哦君自鸣。 
 不为繁华迷望眼,独钟方外寄高情。 
 闲观月色思玄理,静听松声悟俗生。 
 六逸同游心骀荡,溪云深处有芳名。 
 | 
 裴政 
 裴郎才俊志超凡,竹畔安居意自闲。 
 法理博通声誉显,文辞隽妙世称颁。 
 偶逢胜境寻真趣,常伴清风脱俗寰。 
 逸友相期情未已,溪光鹤影共欢颜。 
 | 
| 
 张叔明 
 叔明属意在林泉,往返留连山水边。 
 茅屋数椽依翠竹,石几几处对玄蝉。 
 诗成每得烟霞助,酒醉常同鸥鹭还。 
 六逸为朋多雅事,梧桐峪里不知年。 
 | 
 李白 
 青莲潇洒气超绝,竹影溪声伴醉魂。 
 笔落惊天龙凤惧,诗成泣鬼古今尊。 
 长安困厄思归隐,鲁地逍遥忘世喧。 
 才子雅吟留胜境,千秋朋义耀乾坤。 | 
【作者简介】少杰,网名:红尘浪迹,本名:陈绍杰(陈少杰),出生于1962年,四川省大竹县人,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西南大学)。《草堂诗词雅集》《草堂雅韵》丛书主编。
本页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