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湖底的三岔古镇(陈应焕)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9-07-10 | 6235 次浏览 | 分享到:

                                     陈应焕  
                             
                                  作者授权


三岔湖水域面积27平方公里,湖中113个岛屿,如镶嵌在玉盘中的颗颗青螺。管理单位为了便于记忆,把它们编号。其中89号岛的西侧的一大片水域下面,便是被撤迁了的古镇——三岔坝

 

 

那么,被淹没的三岔古镇原来是什么模样呢?

 

三岔坝位于龙泉山脉东坡外围丘陵,在绛溪河的上游即龙云河之滨。龙云河发源于龙泉山中段的牛角寨,年深日久冲积而成为一个千亩左右的小平原,即取名三岔坝。

 

此地当路,是北上成都,东走简州,西去仁寿文宫,南到乾封的十字路口。路旁有石碑一座,名四方碑四方碑建得早,民间传说是明洪武二年(1369)。它建在岔路口,碑高八尺,当时是为感谢做大善事修路的捐款人而建立的。

 

碑侧有一座土地庙,人称高土地。高土地之,有五层,最下层为烧字纸所用,传说是对孔夫子的尊重,对文化的礼拜。高土地右侧有一根三丈有余的古柏树,作为点神灯用。神灯是说乡人兴上九会,即正月初九拜谒玉皇大帝,求平安,以期风调雨顺。每到会期,筹款颇丰,酒席数十余桌。另有点天灯、耍木偶、唱曲戏、卖酒、卖菜,生意兴隆,直到正月十五才收场。

 

老三岔坝的场镇于是兴建了起来。据民国《简阳志·市场》载:三岔坝保(保甲制度之)名安三,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集期农历一、四、七,辖甲53个,粮银267.236两,3400户,8300

 

兴建三岔坝是从四方碑逐渐依龙云河向上扩张。本地人先建四方碑以上的商住房,到清康熙年间(1662-1722),修到了中栅子那个地方。由于玉皇庙先建,它又在坝子的上端,很热闹,故后人又在中栅子和玉皇庙之间修商住房做生意,不久把商住房与中栅子连起来。于是这一条主街就形成了。主街形成后,由于一条龙云河隔断了东西交流,于是先后在上游修了三座桥,名曰高拱桥上平桥下平桥。由于人多了,为了安全管理,在上场口修了上栅子门,栅子门上重了一层,楼上塑有魁星(面向场外)财神(面向场内),楼下塑有土地神像。栅子门的上门有客路商门四个字。下场口修了下栅子门。在正街连通后,又在四方碑的东面修成一条街,取名为环街子。环街子的街道一直修到与万福桥,万河堰相联,上接月亮沟。

 

三岔场镇的兴建,给十里八乡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特别是三天逢一场,十分热闹。场镇有猪市坝、牛市场、鸡市坝、粮油市坝等集中贸易区。通过物资交流,不仅活跃了三岔场镇,而且也富了一方百姓。


 

随着三岔坝的不断兴旺,人民也需要物质文化共同的发展,本地人自己筹建了文武宫。文武宫建在环街子的上面,居高临下,用于集会或逢年过节唱戏和其他娱乐活动。

 

明末清初出现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入川的客家人看上了三岔坝这块宝地,不仅做生意,而且定居下来,再联系亲朋好友到三岔来定居。这样数十年后,三岔坝住上了五个省的人。这些外省人多了,难免会有利益之争。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纷纷建馆、立规、崇尚各自习俗,于是不久建了许多宫、馆。两湖”(湖南、湖北)人建真武宫;贵州人建贵州馆;江西人建江西馆(即万寿宫);广东人建南华宫;还有黔阳宫丑宿宫等会馆。因地就利,顺路排开,或依山而建,或傍水而居,各有民俗,各有风水。一个字的街道形成了,故呼为三岔坝,取名后三镇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宫、馆、会所给三岔坝经济文化带来了繁荣。

 

颇具特色的是真武宫,建得早,面积大,临街边建了两层高的戏台,戏台坝子约两、三个篮球场那么大,可容数百上千人。戏台是按戏院的规格建造的,有耳房、琴音室、化妆室等。他们把沿海的先进文化带来了。逢年过节唱大戏,平时戏班文化交流,热闹非凡。这个真武宫曾遭遇洪水淹没,真武宫的戏台子二楼上可以洗脚,两河岸的民房多数被冲毁,连高拱桥也冲垮了(后又重新建起来),但真武宫安全无恙。它们生命和活力一直延续到三岔水库蓄水时被搬迁。


               

                                                                           真武宫老戏台

另有江西人建的寺庙万寿宫。它建在玉皇庙的下面,碧月桥头。正殿七间,高大雄伟,另有厢房、厅堂,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庙内供有江西人信奉的主真君,由江西人道长主持香火。此地是廖、周、余等姓同乡会馆,每逢场期、节日,前来进香者络绎不绝。这会馆曾有洪天王殿下——洪宗师的传说,他们崇尚习武、爱打抱不平、爱家爱国等优良品德。

 

贵州馆更有特色。它依山而建,在背后的青龙山下凿了一口井,取名叫方井,在馆内修筑暗拱桥三个,所谓一步三洞桥,内接方井,外接上平桥。这口井泉水清澈,居民饮水和街上的饮食行业及其他用水都在这里。有的人还专门从事挑水这一行,把水送到需要的人家而获取报酬。由于常年不断的取水,这里修了一条巷子直通内外,这条巷子常年不干,取名为水湿巷子

 

广东人建的南华宫,座落在三岔出场口的右侧,依山而立。正殿、耳房、下厅,布局很科学,要上二十余台阶才达门厅。宫后是成排的古柏,正面是高大的榕树(本地叫黄桷树),盘根错节,四周用条石镶嵌,下面的数亩地面全用石板铺成。二十世纪中期,三岔人在这里兴建了第一所小学——三岔小学。三岔小学是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承续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三岔小学在这个地方,一直到水库修成,库区搬迁时才拆除,并将原材料用于新建的三岔小学。

 

值得一叙的是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在三岔小学从事教育的共产党人陈英俊、曾文南等人,在上级党委的指示下,一边从事教学,宣传抗日,一边秘密联系,从事地下工作,发展新党员,于19402月成立了中共简阳特别支部,共有党员六人。这些党员利用各自优势,宣传毛泽东《论持久战》、《联共(布)党史》和其他进步书籍。他们宣传抗日运动,组织抗日活动,组织简阳抗日剧团,剧团的20多名演员大都是三岔小学比较进步的学生参加。当时,三岔有名的几个国军军长都在抗日前线带兵抗日,浴血奋战,剧团宣传他们的英雄事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在老三岔的四周,有被当地人称呼的四大坳:东门仙人坳、西门鸡市坳、南门驴子坳、北门阮家坳。仙人坳离老三岔坝2公里左右,现在的清水村。取名为仙人坳,是因为仙人坳的大路边有一块天生的癞疤石,癞疤石上有一长近三尺、宽约一尺、深近5寸的石坑,形似人的脚印。人们常走这里经过,对这奇怪的石头不好作解释,就叫它仙人脚板印,故这个坳叫仙人坳。鸡市坳也离老三岔坝不足2公里处,现在是新民乡的花苞村五社,这个坳的山侧原有几家铺面常作鸡生意,故取名为鸡市坳。阮家坳离老三岔坝不足1公里,这里有一处石牌坊,规模较大,系清光绪年间为表彰张姓节孝寡妇而建,是否与阮姓有关,不得而知之。驴子坳地名的取得是否与驴子有关,无法考证。

 

三岔坝的兴旺发展,致使古镇乾丰逐渐衰落,三岔坝的地位代替了古镇乾丰。

 

在三岔坝,汪氏一姓较早入川迁入月亮沟,最早入川的离现在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他们入川生存,繁衍的子孙后来在三岔坝东面的入场口,修了一座宗祠,名曰汪家祠。供奉祖先牌位,同宗子孙,祭奠祖先。

 

三岔的另一支入川较早的人是陈氏家族,他们没有在镇上建祠堂,而是在三岔坝周围建祠堂,他们的影响也很大。

 

在历史的进程中,三岔坝的建设没有停止过。在四方碑顺河的下面一直都在不停的发展,形成新街道,修到下面大古井的地方才暂停,那已是一九五0年的时候。但新街很不顺利,遭过几次火灾,烧了又修,修了又烧,然后又新建,至一九五八年以后,这个地方除居民外,新建的区医院就在这里。

 

 

老三岔坝进入民国时候,工商业的家庭作坊式在不断涌现。如上场口的榨油房、冶炼房(铁匠铺),烤酒坊、屠宰场;下场口的染房;河对岸的酱园铺和瓦窑(瓶子窑),下平桥用水修的轧花房,还有街中间的缝纫铺、糖果铺等。这些作坊规模都不大,与当时的消费水平相适应。相对发达的是1926年至1930年间,化铜行业的兴起。他们把小钱溶化后,再铸成大铜板。原料由仁寿、资阳、简阳等地的商贩,到乡间收集明清小钱,运到三岔,化铸成数十斤一个的大铜板运到成都,由当时的军政府铸造成二百文的通用铜元。因此来往运小钱的、运铜板的,运木炭的、掏铜渣的,加上化铜老板及雇请的化铜工人,使三岔坝人口骤增到五、六千人。他们工作昼夜不停、通宵达旦,由此促进了三岔坝的繁荣。


 

建得最迟的是廖公馆。在下场口右手边30米处,取名为构云山庄,主人为廖沛贤。他的幺爸是有名的国军军长廖震。廖沛贤依仗他幺爸的势力,当上了三岔坝的总舵把子。构云山庄修成时已是一九四八年,即全国解放前夕。构云山庄一幅有趣的对联:不向南华借香火,愿倾东海洗乾坤。横额:寒和屡中

 

此地的右边是南华宫。南华宫当时已被时任乡长汪愚泉改建为一所小学。南华宫地势高,照壁高过构云山庄的中堂。由于廖沛贤的势力大,根本没有把本乡势力放在眼里,硬叫人把南华宫的照壁打了,谁也不敢招惹他,故不向南华借香火。自己打肿脸充胖子,愿倾东海洗乾坤,可见廖沛贤的横豪和野心。至于寒和屡中是借典故希望自己当官顺利,兴旺发达。公馆是廖利用各种手段盘剥西乡人民而建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把这些地主恶霸吓得屁滚尿流。廖沛贤听到解放军进川的消息,吓得魂不附体,暴死于成都,由其侄子扶灵回三岔坝安葬在公馆的右侧对门山上。这个廖公馆,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没收作为办学校或政府办公用房,至到三岔水库库区搬迁,撤到三岔新址,作修三岔区公所的辅助材料。(编者说明:本文提到的廖震,据巴蜀书社1995年版《简阳县志-廖震传》记载,廖震(1890-1949),字雨辰,简阳三岔坝人。1912年考入四川军官速成学堂,1913年入川军,历任排长、副官、营长、团长、川陕边防军第三路司令、23军第一师师长等职。19385月,廖震率军出川抗日,任第29集团军第44军军长,有战功。1945年退役,回家闲居。他分别在三岔、简阳、成都修筑、购置公馆。1949年底,成都解放前10天,廖震在成都东升街其侄廖仲霖公馆服药自尽,后由廖仲霖扶柩回三岔坝,葬于场口包耳湾。录此以备读者参考。)

 

说到三岔坝的近代历史中,传得最多的是三军、九旅、十八团。其实三岔地区出现过五个军长,他们在历史上有过,也有功。如刘存厚一九一七年任四川督军,他在响应蔡锷将军讨袁护国中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陈书农、汪匣锋、廖震这三位军长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立过功,在2005年的12月,被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以示奖励。这一点对他们一生也是闪光的。至于他们的另一面,就不必赘述,其间多数为人民不齿。另一个代理军长名叫刘肇乾,是刘存厚的四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刚任命为代理军长的他却因其惜死,辞职回成都寓居。1950916日被简阳人民政府枪决于三岔坝兴隆鸡婆山。

 

解放后的十多年内,三岔的建筑主要是在青龙山上修筑了粮食仓库,修建三岔至简阳、仁寿的公路、车站,把高拱桥改造能承载汽车的公路桥。扩大了三岔小学,建立了三岔区医院,充分利用了原来留存下来的设施。廖公馆作为学校或作为政府办公地点;贵州馆作了镇上办公地点;陶公馆办中学,后中学停办,作为区公所办公用;江西馆作为酒房。公私合营以后街上的作坊都归口合营。三岔区供销社和粮站在街上使用得较多。还有收作幼儿园用,作税务所、工商所、邮电局等部门用。至到三岔水库一九七五年库区搬迁。

 

 

桑田今天已为沧海,真是敢叫日月换新天。昔日的老三岔坝变成水晶宫,被今日的的新三岔镇代替。三岔镇日渐繁荣,是天府新区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这就是历史,这是人民创造的历史。

 

(转录自《简阳文史资料》第30辑,略有增删。)

 
      注:这里写的三岔湖,指成都简阳三岔湖。(编者注)

 

        陈应焕,生于19445月,毕业于南充师院中文系,从事过中小学教育,曾任乡、区党委书记、县委党校校长,龙泉山灌区处长、书记。现为简阳市作协理事、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简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简阳市老年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有关刊物刊登并获奖。

 

 本页图片由拍摄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