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概况
亚运会杰出人物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8-02-03 | 8517 次浏览 | 分享到:

              
              “亚运会之父”桑迪博士 

  历史上首届亚运会在印度举行,印度的桑迪博士作为亚运会的主要倡办者被称为“亚运会之父”。亚运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1948年,当时印度的体育领导人桑迪认为远东运动会不足以体现亚洲体育运动的水平和亚洲人民的团结精神,主张创办一个所有亚洲国家和地区参与的亚洲运动会,为此,他遍访了参加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亚洲各代表团。 
  1949年2月13日,来自亚洲各国体育组织的代表在新德里签署了亚洲运动会联合会宪章,亚洲运动会联合会正式成立,其任务是:按期主办亚洲运动会和亚洲冬季运动会,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和引导亚洲体育运动的发展。 
              
         “中国近代体育之父”的张伯苓 
     
            

  张伯苓(1876~1951),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原名寿春,字伯苓,汉族。 
  张伯苓先生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是中国奥运先驱。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创造了中华教育史上一道辉煌篇章-------“南开”教育。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伯苓的人才教育信条是兼顾德、智、体三个方面,且德育、智育、体育观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发展体育,增强国民的体质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根据多年的观察,认为“在德、智、体三育之中,我国人最差的是体育”,“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主张“强我种族,体育为先”。因此,他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大声疾呼:“南开学生的体质,决不能象现在一般人那样虚弱,要健壮起来”。1946年冬,张伯苓由美返国,对发展体育事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认为:“教育如果没有体育,教育就不完全”、“不懂得体育的人,不宜当校长”。
  为了强身,张伯革十分注意体育教育的普及,在学校的各年级均设体育课,每周两小时。 
  由于各项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校内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运动选手和实力雄厚的运动代表队。他们多次在天津、北京、华北及全国各地甚至远东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张伯苓本人就酷爱足球运动,他有时亲自带领学生踢足球或参加比赛。1935年以南开队主力队员和著名的北宁队组成的中北足球队,在参加“爱罗鼎杯”比赛中,连续挫败在天津的英国队、俄国队和世界队等,获得冠军,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战胜洋人而夺标的足球队。张伯苓高兴地宴请了全体队员,席间,他激动地说:西洋人嘲笑我们是“一盘散沙”,做事是“五分钟热度”,事实是最好的反证。足球比赛是一种团结合作性很强的运动,全队必须团结一致,顽强奋战,才能有取胜的希望,我们以此来克服“一盘散沙”,不失为一副良剂。足球比赛的时间长,紧张而激烈,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如以此作为服务于社会的准绳,就不会被人嘲笑我们是“五分钟热度”了。 
  张伯苓一生提倡体育不遗余力。他始终把学生的健康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个思想的确立,不仅仅是出于为改变当时广大青少年由于享受不到真正的体育权利,健康状况极为低下的局面,更是基于他对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材的教育中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南开大学的校长张伯苓有“体育校长”的美誉,作为远东运动会发起人之一,他曾先后参加了第2、3、5、8、9届运动会,分任第2、3、9届的中国代表团总领队和第3、5届运动会的总裁判。1915年5月15日,在上海虹口体育场举办了第2届远东运动会,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正规国际比赛,张伯苓到处张罗筹集资金,最后连当时的“总统”袁世凯都捐赠了两千大洋。尽管开幕式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但虹口体育场前却还是被旧式老爷车挤得水泄不通,人流如鲫,好不热闹。赛后,当年亚洲远东奥委会秘书长布朗评价说:“在我一生中从未见到过如此热烈的场面和人们对体育比赛表现出的热情。”

           “中国奥运之父”的王正廷 

            
  王正廷(1882~1961),字儒堂,浙江奉化人。民国时期外交高级官员。 
  从20世纪初开始,王正廷就参与了当时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传播活动。1911年,他与基督教青年会亚洲各国体育干事一起,发起组织了“远东体协”,并参加了自1913年开始的历届远东运动会的组织筹备工作,历任要职并是主要赞助人之一,曾担任第2、5、8届远东运动会会长。1922年,王正廷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成为中国第一位和远东第二位国际奥委会委员。1924年,被推选为新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名誉会长,1933年任该会主席董事。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和1948年第14届奥运会,王正廷均担任中国代表团总领队。因其对中国体育事业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

   在倡导中国体育近代化的过程中,王正廷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育理念。他常常教导人们“不要坐汽车,不要睡懒觉”,还号召人们“当视体育为强健身心之常经,卫生要旨,莫捷乎是”,号召普及体育“更须从幼童着手,以固其基础”,他提倡女子体育:“女子为国民之母,母体不强,其子女必弱”,还说:“此生百年之后,强健的身体遗传于后代,却为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