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莲托主页
www.suliantuo.net
作者: 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饶 远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 竹
从云南民族民间发掘、整理出来的传统体育活动多达 300 多项,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所列项目的 40 %以上。项目数之多,内容之广泛,云南可谓“多彩的民族体育大省”。
云南少数民族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因而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大分广泛。在全省各地均散见各种少数民族,每个民族中都流传有各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文化氛围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中创造、发展和提炼出来的。因此,云南民族体育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多山,是云南地形、地貌特征的总体状况。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其气候随地势高低呈垂直变化,在同 地区高山河谷之间又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各地民族体育也随地域特征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异的地域文化特性。例如居于海拔 3380 米 的迪庆高原的藏族喜爱赛马、马术、射箭、跳锅庄等活动,显现出高原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而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地带的苗族群众热衷于爬杆、斗牛、射弩等活动,展示着山地农耕民族文化的特色;生活在坝区、湖泊鱼乡的傣族、白族则擅长于泅水、赛龙舟等项目,具有独异的水乡民族文化气息。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活动,满足着不同地域环境下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多种需求。
云南民族体育除了内容和形式风趣欢悦、贴近生活,许多活动项目不受场地和器材限制而容易开展外,还与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因此,在各民族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与共鸣效应。人们喜闻乐见,乐于参与,人人擅长,而且单项的民族体育活动能独立成为传统的节日,在各个民族地区的节日活动中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使整个民族体育活动在各民族广袤肥沃的土壤中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种类丰富,百花竞艳
1 .竞技类项目
在繁花似锦的云南少数民族体育百花园中,绽放着一丛丛竞技水平高、审美观赏价值大的体育奇葩,诸如赛马、赛舟、摔跤、射弩、射箭、打陀螺等项目……林林总总,灿如星河。在现在全国民运会 ( 即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的 11 个正式比赛项目中,有两个项目 ( 射弩、陀螺 ) 就是从云南推向全国的。在历届全国民运会的比赛中,云南少数民族运动员共获 22 枚金牌。尤其在 1995 年昆明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民运会上,云南代表团以 12 枚金牌的显赫战绩荣获民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在 1999 年的第六届全国民运会上,云南代表团共夺竞赛项目的 6 枚金牌,表演项目荣获一等奖 5 个,二等奖 5 个,三等奖 1 个,充分地展示了云南 25 个少数民族改革开放以来的精神面貌与体育风采。近年来,云南的射弩、陀螺、堆沙、赛龙舟、霸王鞭、阿细跳月、铊鼓舞、舞狮、东巴跳等项目的运动队和表演队多次外出,参加国际国内的重大比赛与表演,深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为云南民族体育的传播、交流,开拓了国内外渠道。
下面,让我们从云南民族体育百花园中选出几束鲜艳夺目、绚烂多姿的竞技性体育奇葩,展示其奇艳独特的体育风采。
(1) 摔跤
摔跤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彝族、哈尼族中流行的摔跤活动较有影响,开展更为普遍,曾涌现出一批驰名国内外的跤坛好手。云南彝族的数十个支系几乎都喜爱摔跤,其摔跤的方式各有特色 ( 图 4) 。 滇中、滇南地区的自由式摔跤,摔跤者赤裸上身,着长裤或短裤,身系腰带,可用脚绊,以双肩着地为胜负的标志,比赛规则较接近国际自由式摔跤。
滇西、滇西北、滇东北的摔跤,摔跤者身穿赛服,分系腰带和不系腰带两种。比赛时,双方首先相互抱住对方的腰部或抓住对方腰带,一手从肩上一手从胁下穿过斜抱于对方后背,做好这些预备姿势后才开始比赛。比赛中可用脚绊,部分地区不准脚绊。多数以将对手摔倒在地为胜,有的则是将对手抱起扔出赛场圆圈外为胜,最后以三跤两胜定胜负。
拔腰力,双方相互抱住对 JS- 的腰部或相互侧身反抱住对手的腰部,以将对方拔起双脚离地为胜,比赛以三跤两胜制判定输赢。
单手单脚摔,这是流行于滇西大理的一种彝族民间的特殊摔跤形式。双方在对抗前先侧身并排,相互用手搂住对方的肩,脚相互勾缠住后开始摔跤,以将对方摔倒在地,使其翻不起身来为胜。对抗中互相勾住的手脚不能松开。
云南少数民族的摔跤活动多在民族的节日庆典中举行,如彝族的火把节、密枝节、春节,哈尼族的苦扎扎节等。在彝族部分地区的婚礼、祭祀、葬礼等习俗活动中也有举行摔跤活动的。
(2) 身寸弩
弩是生活在云南崇山峻岭之中的许多少数民族进行狩猎、战争等活动的重要武器,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明、清时期就有史料记载。
弩是在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称为弩弓。弩弓比弓箭射程更远,并且准确平稳。它突破了拉弓人的体力限制,克服了人拉弓的时间不能持久的弱点,以确保瞄得准,射得远,提高命中率。
弩的形状略似弓,但须横着射,由弩批、弩床、弩弦构成。弩批成月牙形,一般大的长 1 米 ,小的长 50 厘米 。弩床即弩身,中间有弩槽,是放箭的地方;后面是镶口,有用牛骨做成的“发牙”,即板机。箭用竹制,分箭杆和箭花。射击时,把用黄麻搓成的弩弦拉入镶口,槽内放上箭,扣动板机就可射出。弩弓力量的大小,制作时依据持有者的体力自行 10 岁开始练习射弩,先射树叶,再射移动的物体,逐步提高技艺。拉祜族的射弩比赛,在高大的柏树上画个圆圈,插上 3 支箭,射手们在 50 米 外瞄准目标,连发 3 箭,要把树上所插之箭全部射落。技艺再高者,可以射鸡蛋,即在 30 米 以外立一人,人头顶上置一碗,碗中有大米,米中立一鸡蛋,技艺高者可射中碗中鸡蛋。云南的佤族和怒族射弩的技艺也较高超,他们中的高手可以射中 20 步开外插在地上的刀刃,中靶之箭随即迎刃分为两片。
射弩作为云南众多少数民族中较为普遍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经广大体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对其进行动作规范、竞赛规则、竞赛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于 1986 年由云南推向第三届全国民运会,成为全国民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目前,全国民运会射弩项目共设男子立姿、跪姿、全能,女子立姿、跪姿、全能共 6 枚金牌。云南选手在这类项目中具有摘金夺银的实力 ( 图 5) 。
(3) 陀螺
陀螺在云南少数民族繁花似锦的体育园地中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佤族、拉祜族、布朗族等民族都有着开展陀螺运动的悠久传统。在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中开展的陀螺项目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以彝族为主的用带棍的鞭索不停地抽打陀螺,彝族称之为“抽油”,也称之为“打得乐”。此类陀螺又分为平头、尖头、圆头和响翁 4 种,小的直径 5 厘米 ,大的直径可达 20 厘米 。进行比赛时以旋转时间长者为胜,也可在抽打中让两个陀螺相撞,撞击后先停止旋转者为输家。
第二类是以佤族为主的鸡 陀螺,用硬木制成,直径达 6 厘米 ,高约 10 厘米 ,头大身细形似野生菌鸡纵。比赛时,以鞭索缠绕陀螺,抽旋使之旋转于地,然后将旋转的陀螺用鞭索拉抛在空中后,再用鞭索套成小圈从身后或胯下接住下落的陀螺,接住者可作为进攻的一方,接不住则为守方。守方将陀螺抽旋于地作为靶螺,攻方在十几步外将陀螺抽旋抛击靶螺,击中后比谁的陀螺转得时间长。每人轮流一次后重新抛接陀螺,以决定下局比赛的攻守方。
第三类是以独龙族、布朗族、傣族等民族为代表的打陀螺比赛。比赛的陀螺用硬木制成,上平下尖,直径为 10 厘米 左右,高度为 10 至 12 厘米。打陀螺是云南推向全国的另一项民族体育竞赛项目 ( 图 6) 。 1982 年云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将陀螺列为表演项目, 1989 年在昆明召开了打陀螺规则研讨会, 1991 年在第四届全国民运会上打陀螺作为表演项目, 1995 年打陀螺被列为第五届全国民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陀螺比赛分设男女个人和团体赛 4 枚金牌。个人赛以 3 局得分多者为胜。团体赛以 3 人累积得分计算。比赛在长 25 米 、宽 1.5 米 的土场地上进行。场地中设旋放区和攻击区。守方队员将陀螺旋放于旋放区,攻方队员从攻击区旋放陀螺击打支放的陀螺,攻方计分,守方不计分。云南少数民族体育代表团在第五届全国民运会上囊括了大会所设的全部 4 枚陀螺比赛金牌;在第六届全国民运会上云南队又荣获男女团体和男子个人陀螺比赛的 3 枚金牌。目前陀螺已成为云南省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优势项目。
(4) 赛马
骑马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擅长的生产生活技能和传统体育活动。在云南的各民族中就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白族、布依族、纳西族、普米族、阿昌族、水族等民族在日常生活和节日盛会中开展赛马活动 ( 图 7) 。
作为以畜牧业为主的藏族,骑马活动是他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最主要技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藏族在青年男女的婚嫁之日,赛马迎亲也是其婚礼仪式的组成部分,届时女方家与男方家之间的送亲与迎亲队伍之间还要举行象征性的赛马迎亲活动。在迪庆的藏族风俗中,每逢五月端阳节,藏民们便要组织最隆重的赛马盛会。在赛马会中,人们既可看到热烈欢快的藏族歌舞,又可看到精彩的藏族赛马活动。赛马竞技内容有:①跑直线竞速,距离 1000 ~ 1500 米不等;②步伐赛“走马”,比相貌、体形、步伐;③拾物赛,置哈达、石子、银元于地上,选手骑马拾之,比谁拾得多,拾得快;④跑圆圈,在规定的圆圈内跑马,比赛马技和速度;⑤跑马身寸箭。
大理白族的赛马是在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三月街”举行,相传已有近 1300 年的历史,它是伴随着三月街物资交流而产生的。每年农历三月中旬,在原大理县城西门外苍山中和峰下举行。三月街期间,白族和其他各族骑手身着节日盛装,牵着骏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赛马。除三月街外,各地的白族在七月的剑川骡马会、八月洱源、邓川鱼塘会也都举行赛马。白族赛马还深入到一些村寨,每年 6 月 25 日火把节,很多白族村寨都有在村外跑马和赛马的习俗。
云南苗族赛马多集中于滇西大理,赛马时间在春节的初一至初三。此外,滇南一带的苗族在“踩花山”时也有赛马之习俗。大理、永平苗族赛马方式有三种:①骑者在纵马奔驰中急停,而不能坠马,以此定胜负;②骑者在马上两腿夹紧并拉紧缰绳,由另一人猛抽一鞭,马惊纵起而骑者不能坠马;④竞速。
滇东北、滇南的苗族赛马除了竞速外,还要看马跑得是否均匀有节奏,马铃声得是否动听和谐,骑者手中抬的一碗酒是否会泼洒。尽管跑得快,但若蹄声、铃声杂乱,或碗中的酒泼洒出来,则取胜无望。
云南省的赛马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已举行过多次。 1955 年首次举行的滇西各族人民体育表演比赛大会的赛马,在大理苍山脚下的城墙边举行。随后几届分别在大理、昆明、文山等地举行。昆明呈贡的赛马场地 1995 年还举办过第五届全国民运会的赛马比赛。云南少数民族体育代表团的选手在第五届全国民运会中夺取过马上拾哈达项目比赛的金牌 1 枚。目前,全国民运会共设 1000 米 、 2000 米 、 3000 米 、 5000 米 速度赛马项目, 1000 米 、 2000 米 、 3000 米 走马赛项目,马上射箭、马上射击、马上拾哈达三项马上项目,共 10 枚金牌。在这些项目中.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区选手占有较大的优势。
(5) 赛龙舟
云南许多生活在江河湖泊岸边的民族,如白族、傣族、蒙古族、怒族、布依族、普米族等,都有着划船、划竹排、赛龙舟、赛龙船的传统。划船对他们来说既是种捕鱼生产和水上交通的生活技能,也是健身、娱乐的体育活动。
生活在洱海地区的白族,早期靠渔业为生。大理各地白族每年要举行耍海会的活动。举行时间,大理市为 农历八月初八 ,洱源为 七月二十三日 ,剑川为 六月二十五日 。尤其是 八月初八 这一天举行的规模最为盛大,周围许多村庄都把花船聚集起来进行比赛。船只连绵十几里,观看者达数万人,场面十分壮观。
此外,在每年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的火把节,大理洱海海边地区的白族要举行盛大的赛龙船活动。此活动从 1000 多年前的南诏时期沿袭至今。届时洱海沿岸数十个村寨都出队参赛。花船上绘有黄龙、青龙或黑龙,船头画龙头并插彩旗数面,在锣鼓声、唢呐声的伴奏下,由东向西快速行驶,绕过海心 500 米 插标处,划完 1000 米 转回岸边起点,首先到达者为优胜。近年来,在赛花船中连年夺魁的海岛乡,曾代表大理州参加云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取冠军后,又代表云南参加了全国龙舟赛。
白族花船分大小两种,大船重 10 吨左右,长 13 米 ,宽 3 米 ,划手 80 — 100 人;小船重 7 ~ 8 吨,长 10 米 左右,宽 3 米 ,划手 70 人左右。
据云南广南出土的铜鼓上的龙舟竞渡刻纹及傣文《泐史》的记载推定,云南傣族的赛龙舟至少也有 2000 年的历史。傣族的赛龙舟活动主要在傣历新年“泼水节”中进行。傣族的龙舟与内地很不相同,用铁椿木制成,两头尖尖翘起,船舷上画着华美的彩纹,龙舟披红挂绿,船头扎有木雕彩龙立的男子 600 米 、女子 600 米 两枚金牌,并获取 4 枚银牌,为 4000 多万云南各族人民争了光。现在该项目较有竞争实力的是广东、湖南、云南、广西、宁夏等省区。
(6) 秋千
秋千是云南少数民族中最为普及的一项娱乐性体育活动。云南的秋千种类在国内是最多的,除了双绳荡秋之外还有磨秋和轮秋,笔者在西双版纳还曾经见过独绳荡秋。云南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等都有开展秋千活动的悠久传统。
大理白族荡秋大多在春节期间进行,洱源县凤羽区、大理胜源乡等地的白族村寨,每年春节都要举行秋千会。这儿的白族打秋千技术很高,有一人打,两人打,男女混合打,还有一人平躺在秋绳上打的,与现代秋千比赛动作较相似。
拉祜族很喜爱荡秋千,在节日里青年男女在一起比赛,看谁荡得高、荡得好,谁的姿涝优美,谁就会得到在场的人们的称赞。
每年冬闲季节,云南玉溪市的蒙古族人民喜爱打秋千,分单打、双打两种。男女老少都可以打秋千,甚至四五十岁背娃娃的妇女也要登上秋千和小伙子一起打,以荡得高者为胜。
全国民运会的秋千比赛项目是由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推向全国的。 1975 年 9 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全运会上,秋千作为表演项目受到观众的赞赏。随着比赛规则的完善,竞技更加趋于力量和技术的较量,秋干受到各民族的青睐。 1986 年秋千被列入第三届全国民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 图 9) 。
全国民运会的秋干比赛设荡高和踢铃两种,荡高分单人荡和双人荡两种形式。①荡高:荡秋千时以荡的高度来取决胜负。计高度的方法是杆上系高度线,在规定的时间内,碰线次数多者为胜。②踢铃:将铃杆上的铜铃固定在一定的高度,以荡秋千时铜铃被碰响的次数来决胜负。目前,秋千项目中以吉林、辽宁、新疆等地的选手占有较大优势。
(7) 篾弹弓
篾弹弓是云南少数民族独有的弹射武器,盛行于德昂族、傣族、基诺族等民族中。篾弹弓又称泥弹弓,形状和普通射箭的弓一样,其弓和弦都是用篾制成,弓弦上有一小兜,用来放置弹丸。弹丸是用粘土做成的直径约 0.5 ~ 1 厘米左右的小圆球。节假日中,人们经常组织篾弹弓的比赛。
现在篾弹弓经过改革、发展,已有较规范的动作姿态规定和竞赛规则。篾弹弓的比赛分跪姿、立姿、障碍、速射四种。场地分为一般场地、速射场地和障碍场地。一般场地靶距 20 米 ,速射场地 15 米 ,障碍翻地 10 米 。比赛分为三段:第一段, 20 米 射程射 20 弹,立姿 10 弹,跪姿 10 弹;第二段, 15 米 速射, 30 秒钟内射 30 弹;第三段, 10 米 障碍射,射 5 弹,障碍物可用沙堆、树梢等代替。四种形式的比赛可作为单项赛,也可四种形式相加为个人全能赛。除了上述四种比赛形式外,有许多优秀的弹弓手还进行一些高难度的造型射击表演,展示他们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姿。
(8) 吹枪
吹枪是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苗族擅长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枪管由木或竹质材料做成,长度为 1 米 ,枪管孔径为 1 厘米 ,吹枪的弹丸以粘土或黄泥做成,弹丸大小以适合通过枪管为宜。吹枪时,把弹丸放入枪管内,用嘴对着枪管用气猛吹,将弹丸吹出击中目标。吹枪在过去是用来射击鸟和其他小动物的,以保护农田里的庄稼不被损害,后经改造发展逐渐成为娱乐、竞技的比赛项目。 1998 年 11 月,该项运动被正式列为云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共设男子 20 米 立射、跪射双轮单项和双轮全能,女子 10 米 立射、跪射双轮单项和双轮全能 6 个项目 ( 图 10) 。
(9) 武术
云南武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通海县出土的战国时代的青铜戈,晋宁石寨山出土的西汉中期的蛙形牙、吊人矛、铜戈、铜斧、铜剑,其中还有表现战争场面的贮贝器,上面绘有格斗和武术对练的各种武图。据文献记载,唐朝南诏时期,云南就有一套武举比赛制度,如“盘枪百天无失为一次上”,“弄剑为一次上”。明代,云南出了一个女武术家杨娥。清代,云南有武科举 4211 人,取为进土者 140 人。云南全省各地都有武庙,这些武庙就是当时练武和比武的地方。清末,云南都督唐继尧组建饮飞军 ( 护卫队 ) ,每个队员都精通武艺。民国初年,省外有部分武术教师纷纷到云南挂牌授徒,推进中原武术在云南的发展传播。 1914 年,昆明承华圃运动场举行了历史上最有名的擂台赛,一个法国大力士设擂台,轰动昆明,打败许多武林好手,最后却败在讲武堂里的一个学员——龙云手下。在 1920 — 1935 年间云南举办的 5 届省运会中,都有武术比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云南民间性的武术活动虽有开展,但无大的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南的武术运动发展迅速,涌现出一大批驰名海内外的武术名家,如沙国政、何福生、苏自芳、任继华、李海燕、胡宝林、沙骏杰等等。苏自芳曾荣获 1990 年亚运会太极拳比赛冠军,胡宝林、苏自芳等多次荣获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金牌,为云南各族人民争得了。荣誉 ( 图 11) 。
云南各民族人民在各自漫长的生产、狩猎、战争等历程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防身健体的武术活动,构成了博大的云南民族武术文化体系。
彝族武术:彝族人民酷爱武术。李京《云南志略》载:“……男子椎髻,摘去须髯,或髻其发,左右佩刀,喜斗好杀……多养义士,遇战斗,视死如归……”体现出云南彝族人民强悍尚武的民族精神。彝族的武术项目有棍术、刀术、剑术、叉术、钩镰、流星、链 铗 、竿术、拳术、钺术、绳标、双匕首、虎尾鞭等十多类、数十种武术运动形式 ( 图 12) 。
傣族武术:据文献记载,汉代傣族武术即已具雏形。唐代南诏政权管辖的傣族地区,由傣族组成的“白衣没命军”是南诏最精锐的军队。《马可·波罗行纪》对当时的傣族是这样描述的:“……男子尽武士,除战争游猎养马外,不作他事。”傣族武术分为拳术与器械,拳术有三坑式、四坑式、四门拳、平行拳、白象舞拳、孔雀拳、虎拳、打狗拳等 50 多种拳种;器械有棍术、刀术、剑、链械、铁铣、铁尺等 60 多种器械套路。
白族武术:在南诏时期,白族武术就达到较发达成熟的阶段。白族武术拳种很多,但失传严重。现流传有白族大刀、双刀、链铗、双头棍、剑、白族拳、大尾拳、花拳、三花拳、鹭鸶伸腿拳、破四拳等等。
哈尼族武术:据《临安府志》记载:“哈尼厚养死士,名日苴可军,出则令为前锋,无行伍纪律。”哈尼族各村寨中流行有尚习武艺的传统习俗。哈尼族的武术种类有哈尼拳、四方拳、哈尼大刀、单刀、双刀、链铗、三尖叉、流星锤、链条、钩镰、棍术、匕首等。
布朗族武术:布朗族武术内容较丰富,多表现为生产劳动,尤其是模仿野兽动作和人的自卫械斗动作。具体形式有基本拳术、蛤蟆拳、三洞跳、猴拳、对练、双刀、夹刀、刀板、 匕首、棍术、双棍、绳标、流星、马刀、镰刀、链铗等等。
拉祜族武术:据《普洱府志》载:“……随身携带枪刀弩弓,不做耕作。”传统上,拉祜村寨中每个青年都是武士,作战时无阵式,仅 3 人为一作战小组,身带弩弓、长矛、长刀、短刀。拉祜族较流行的武术形式有自由拳、老鸭拳、鸡爪拳、老熊拳、小刀拳、猴拳、棍术、单刀、双刀、双棍、链铗、花枪等。
佤族武术:《云南通志》对佤族的记载有“……细藤束发缠腰,披麻布,持利刀、梭标”。战争发生时,所有成年男子都要参加,不参加者被视为胆小,被人蔑视。其武术器械有长刀、铁标、弩、火枪、剽子、短戟、叉、盾、枪、棍等,武术有耍长刀、斗兽术、双刀、棍术、鹞鹰拳等等。
德昂族武术:德昂族武术跳神舞蹈即为东巴跳。东巴跳是保留了较完整的原始形态的武舞。舞谱记录了 60 个组合动作,一个组合就是一个完整的舞蹈,如中姐伏磨蹉——耍刀跳,考日米九蹉——弓箭跳等。东巴跳中使用的武器有刀、盾、弓、箭、矛、叉、剑、棍等。东巴舞作为典型的武舞,含有大量击技格斗、攻防意味的套路形式,是原始艺术、原始体育与民族宗教相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
苗族武术:云南文山、屏边一带的苗族喜爱武术,苗语叫“武吉保”。苗族武术分拳术和器械两类。拳术最有名的是手拳和芦笙拳。 1982 年,屏边的苗族姑娘陶玉芳、马自英到内蒙参加全国第二届民运会,表演了苗族手拳。芦笙拳巧妙地将苗家拳术与芦笙舞融为一体,时而跪步挥劈,时而跨步冲拳,有单练,也有对练,具有较强的攻防意识,观赏性也很强。苗族拳术还有基本功“粘功”和擒拿技能“策手”。武术器械有板凳、木棍、铁棍、钩刀、钩廉、链铗、竹镖、竹矛、刀、剑、斧、戈、戟、鞭、流星等。
景颇族武术:景颇族使用刀、矛、弩的历史较为久远。景颇谚语说“男人一把刀”,“不会练刀就不是男人”,因此景颇族称刀为“日恩途”,意为生命之刀。男孩长到 12 岁就要佩带长刀。景颇族的武术主要是刀术,刀术又分为文蚌拳和彪赞拳,彪赞拳刀术的攻防性较强。在景颇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目脑纵歌中,参加的男子都要手执长刀,女人们要挥动手绢,载歌载舞,共同欢乐。景颇族武术中还有拳术、棍术、枪术、匕首、象脚鼓对踢、叉术和剑术等等。
目前,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设置的武术项目有:男女拳术,男女器械,男女对练等。云南省运动员在男女拳术、男子对练等项目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多次荣获全国民运会金牌。
(10) 抢花炮
抢花炮是流行于广西、贵州、湖南边界的侗族、壮族、仫佬族中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据考证已有 500 余年的历史。该项目由于有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所以数百年来长盛不衰,被誉为“东方的橄榄球” ( 图 13) 。
花炮是一直径 5 厘米 的圆形铁圈,或用细竹蔑、小藤条编成茶杯口大小的圆圈,外用红布或红线缠绕。比赛场地长 60 米 ,宽 50 米 ,场地中心设一放炮点。抢花炮时,先将红炮圈放在装满火药的铁炮筒口上,点响铁炮后,当红炮圈冲上天空下落时,抢花炮的选手蜂涌而上抢夺红炮圈,抢到红炮圈后甩开对方防守,将红炮圈放入炮台的花篮内即得一分,得分多的一方为胜方。这项运动可以抢、挤、钻、护、传、拦,比赛精彩,竞争激烈。 1986 年国家体委批准将抢花炮列入第三届全国民族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87 年,云南省首次组队到广西崇左县参加全国九省市 ( 区 ) 全国抢花炮邀请赛,并获得第六名。目前,云南省在抢花炮项目中占据着较强的优势。在 1995 年第五届全国民运会上,云南一队和云南二队囊括了该项目的前两名;在 1999 年第六届全国民运会上,云南队奋力拼搏,再次荣获抢花炮项目的金牌。
2 .民俗生活类项目
(1) 对抗类项目
彝族蹲斗:比赛时,双方抱膝下蹲互撞,谁在整个蹲斗中先失去重心倒下或抱膝松开即为输家,比赛采用三赛两胜制。
彝族顶头:比赛模仿水牛打架的样子,在一个直径约 4 米 的圆圈内进行。预备时,双方趴在地上头顶头;比赛时,双方开始互顶,被顶出圆圈者为输家。
彝族抵肩:与顶头相似,比赛在直径约 4 米 的圆圈内进行。预备时,两人趴在地上,两手扶地,两肩相抵。裁判发令后,赛者用力将对方抵出圈外,先出圈者为输家。
彝族扭扁担和顶扁担:扭扁担分站立式和下蹲式两种,赛者双方各自握好扁担一头,各自用力向相反方向扭转。比赛一般采用三打两胜制。顶扁担比赛时,双方将包头巾解下,围在腰腹部,然后各自将扁担的一头顶在腹部,双手叉腰,双腿站成弓箭步。发令后,双方用力对顶,谁先达到双方之间的中线,谁就胜利。
彝族绵羊拉绳:仅在彝族女性中进行,对抗双方二人以背相对,用一长度适中的绳子斜挎在肩上,各朝一方用力,手可扶地,形同两只绵羊拉绳。绳中间扎一标志,越线以定胜负。比赛器具为一根长 2 米 、粗如手腕的竹竿。比赛双方用手握住竹竿两头,骑马式站好或蹲好后,各自一齐向相反方向扭动。如此方的脚移动或手滑动,彼方为胜。
景颇族顶杠:以男性为主,用一根 2 米 长、碗口粗的竹竿或木棒,比赛双方各将杠端紧顶于腹部,以弓箭步作预备式,赛场中间划一中线,双方身后备划一端线为界,以将对手出界外为胜。
哈尼族打石头架:流行于云南元江、红河地区,一般在年节或农闲的日子举行。参赛人数不定,数十上百均可,有时甚至倾寨出动参与。地点在江边河谷,山坡地带,双方以石攻击对方,以将对方打败赶跑取胜。当地哈尼族极喜爱这种显示力量和胆略的运动。
哈尼族阿弩塔:这是模拟牛打架的对抗游戏。比赛时,双方用肩、头相顶,在一定界线内进行,被顶出者为输。哈尼族的一些地区,从儿童到青壮年都爱顶牛,多在过节时进行。经常是一个村寨的小伙子到另一村寨顶牛、摔跤,以显示本寨人的力量。
摩梭人掰牛角:即为摩梭人的摔跤活动。在每年夏天剪牦牛毛时,需将牦牛扳倒才能顺利剪毛,于是.牧场就成了摔跤手们与牛对抗的跤场。人们纷纷登场比试,俗称“试力气”,看谁能摔倒几头牦牛。曾有宁蒗县永宁拖支的河阿塔,一天之内摔翻过 47 头牦牛而远近闻名。
怒族踢脚:该比赛可双人对抗,也可多人对抗。用脚互踢对方腰腹以下部位,以能将对方踢倒者为胜。此游戏在男孩中开展。
苗族牛新召:又称斗牛、跳牛。人与人俯撑以顶头或顶肩而较力,以将对方顶推出界为胜。另一种是用头或肩相互争斗,动作则用顶、挑、背,以将对方拱翻、挑翻、背起甩下为胜。有的还在芦笙伴奏下相斗,形式多样。
苗族踢脚架:二人对抗角力。一脚站立支撑,一脚进攻,用踢、勾、蹬、扫等动作进攻,不能踢下裆和腰部以上部位,以将对手踢倒为胜。互踢中双方可以换脚,但不能双脚着地。
苗族跳棍:此活动在滇中苗族中流行。棍长 1 米 左右,动作有绊、舞、劈、挡等,并有简单的路数,可单人跳或双人对跳。
布朗族斗鸡:在男女青少年中进行。赛法:将一脚抬起,单脚支撑,用膝盖去冲顶对方,动作有挑、压、顶、冲、扫,以将对手击倒或让对手双脚着地为胜。
藏族拔河:双人拔河,双方面对面用一绳子从胯下穿过至背后,在胸前用手拉住对抗较力,以将对手拉过一段距离为胜。
白族人拉人拔河:白族不用绳子拔河,参加者分两边对抗,每队人数相等,从几人到十几人均可。两队前边的第一人互相拉住对方的手,第二人至最后一人抱住前者的腰腹组成一条“人绳”往后拉,力大的一方把另一方拉过来即为胜方。
傈僳族尼昂急:模仿牛羊打架顶抵的较力对抗。地点在沙滩上,赛者赤裸上身,头顶头、肩抵肩进行角逐。将对手顶朝后为小胜,顶翻在地则为大胜。
傈僳族四方拔河:盛行于青少年中,为 4 人对抗游戏,是阔时节内容之一。其方法是用一根绳子结成一圈,同时套在 4 人的腰间成一正方形。游戏时,每人前面三步处各放一石块,谁要拿着自己前面的石块即为赢。
佤族顶杠:佤族称顶杠为“堵”。对抗双方用一根长约 3 米 ,直径约 10 厘米 的圆木杠顶在肚子上较力,退者为败,进者为胜,在佤族少年至青壮年男子中较盛行。
佤族脚斗:用脚、膝攻击对方,以将对方踢倒为胜。左右脚均可使用,禁踢阴部和腰部以上部位,动作以踢、蹬、扫、勾、顶、挑为主,男女都进行此活动,时间多在春节和秋后。
傣族象脚鼓对踢:傣族象脚鼓分长、中、短 3 种。傣族男子从小就学会打鼓。打鼓可分为单人打、双人打、集体打,有跳跃、转身、下蹲、躲闪等动作,整个身体随着鼓声一起一伏。步法有双脚跳、弹脚跳、撩腿等,并间以错步、弓步、点步、旋转等,既击鼓发声,又对踢较力斗智。打象脚鼓经常在公共场合进行,打鼓结束后评出优胜。
基诺族羊打架:以男性青少年为主,模拟羊打架。游戏时两人一组,一人背着另一人,两人四只手紧握前伸合成一只“羊角”,双方以“羊角”互撞,将对手拆散或将背上的人击倒在地为胜。
基诺族拔藤条:用原始森林中生长的又软又结实的藤条,进行双人对抗或集体对抗性拔河比赛。每逢年节男女老幼都参加比赛,分男人对抗、女人对抗、男女混合对抗,也有少年儿童参加的。
(2) 攀爬类项目
傈僳族爬刀杆: 农历二月初八 是傈僳族的刀杆节,居住在腾冲县内的傈僳族要举行隆重的传统体育表演—爬刀杆。据说明朝时候,兵部尚书王骥曾在边疆引导傈僳人民固定耕作,饲养牲畜,习练武艺,保卫疆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后来,王骥在回京以后被奸臣所害,而被害的这天是 农历二月初八 。为了纪念王骥,傈僳族就在每年二月初八过刀杆节,表演爬刀杆、跳火海的项目。
立在地上的刀杆架用两根长 20 多米粗壮挺直的松木做成,两根松木相距 40 厘米 ,其间绑上 36 把长刀做刀梯 ( 有的甚至绑上 72 把长刀 ) ,刀口向上,刀刃极锋利。爬刀杆时,表演者要赤手拉着刀,光脚踩着刀刃逐节登上,爬上顶端后,还要在上面做各种惊险的动作,精彩奇异的表演往往赢得场上人们的欢呼与赞叹 ( 图 14 、 15) 。
傈僳族爬树、爬竹竿比赛:在阔 E~,1- 节和各种假日中,傈僳族青壮年及少年儿童要爬约 30 米 高的核桃树或吊在核桃树上的竹竿。爬时用竹筒装沙,底部开洞做一漏仪以计算攀爬速度的快慢。
傈僳族爬绳比赛:用两根篾绳,长约 20 米 ,分别拴在两棵树上,赛者空手爬绳,比谁爬得快来决胜负。此活动流行于怒江地区。
怒族过溜索:溜索是怒族的一种渡江工具。怒江地区江水奔腾湍急,两岸是陡峭的悬崖,交通极为不便。数百年来,怒江两岸人民都是靠溜索往来。过去溜索是竹蔑做成,如今用的是钢绳溜索。溜索分平溜和陡溜两种。平溜只用一根溜索,陡溜用两根溜索一来一往,陡溜因有一定的斜度,既省力又快速。过溜索时,溜者需将麻布溜带缠在身上,把装有滑轮的溜板扣在溜索上,再用手紧扶溜板,脚用力登溜索柱子,即可顺势下滑,飞越江面。每逢赶街的日子或传统节日,怒族青年喜欢在溜索上相互追逐,赛速度,还可做出各种高难度的技巧性动作 ( 图 16) 。
独龙族独木天梯:这是旧时独龙族的交通方式,用一根数米长的树木斜靠于绝壁上,在树干上砍若干斜口,供人攀登,用于登上较高的峭壁。
独龙族绳梯:作用类似独木天梯,以单绳或藤子打结悬垂于绝壁,作为交通工具。
拉祜族爬藤:将藤子吊在大树上,比谁爬得快,爬得高。爬藤原为拉祜族生活技能的一种体现,现已作为锻炼和娱乐活动来开展。
佤 族爬竿:这是佤族在盖大房子 ( 神屋 ) 时所举行的诸种仪式之一。在大房子中央竖一根竹竿,顶端绑紧,人们竞相爬竿为戏,以求吉利平安。平时,爬竿还是佤族喜爱的活动。人们将一长竹竿吊于树上,爬竿者手足并用,或锻炼体力、或娱乐、或竞赛。
怒族爬绳:怒族常将粗麻绳吊在大树上,供人们攀爬娱乐,锻炼身体。这是怒族经常进行的体育活动内容之一。
景颇族爬滑竿:滑竿用 10 米 长的龙竹制成,将竹节砍平栽在村中广场中央,顶端竹节里盛满清油,再挂上鲜艳的简帕,筒帕里装着银钱及树叶等物。爬滑竿的发起人是姑娘,而爬竿的都是小伙子。爬滑竿者身背灶灰、稻草、麻布等物上竿,当爬到半中时,竿晃油泼,变为“油竿”。爬竿者只好施计再爬,双腿夹紧,抹灶灰,擦竿子,排难而上。往往进一退二,或是一滑到底。而能爬到顶者,必须历尽干辛万苦,观众欢声雷动。胜利者取下筒帕信物后,让物主认领。姑娘们拿到自己的信物后格外欢喜,给予胜利者以款待和奖赏,而意中人则就此亲近,结为伴侣。
彝族爬油杆:流行于姚安、牟定等地。姚安县东山彝乡,每逢男婚女嫁,由男家立一根又高又滑的杆子,在杆上扎几道包有香油的油纸袋。举行婚礼时,人们欢聚一堂,围杆起舞。这时,由男方舅家的表兄弟中推选一个能爬上油杆顶的人爬上杆顶,燃响悬挂的鞭炮。如男方代表顺利爬上杆顶,女方代表则满饮清酒一杯。若男方代表未达到目的,则由女方代表中选一人来爬,其方法礼节同上。爬杆技术好者,可以绕过杆子上的油纸袋,顺利爬上杆顶。技术稍差者,碰破油纸袋,则满杆浑身是油,爬的难度就越大,有的不但爬不上,反而会往下滑。姚安县新民乡大黑么村的一位村民,一生在婚礼中爬了 30 多次油杆,因而远近闻名。牟定三月会上,也有爬油杆的传统 ( 图 17) 。
(3) 球类项目
彝族棕球:流行于滇中、滇南彝族地区。棕球是将棕捣绒,一团团地包起来,最外层用麻布和麻绒包缝,形大如篮球,富有弹性,可踢、拍、抛等。
彝族鸡毛球:球用数根鸡毛绑在布头上制成,可用手击打或用脚踢,两人或多人分组对抗,场中 59 :中线,以球落在对方界内为胜。
彝族叶子球:流行于易门县内,球用干蚕豆叶或棠梨树叶裹成。娱乐时用脚背、脚内侧、外侧、后跟来踢球,可单人踢也可多人踢。
彝族赶老牛:流行于昆明富民县,在土场上进行,场地为 12 米 × 12 米 左右。土场中间挖一直径 30 厘米 、深 10 厘米 的圆坑。再在场地边沿挖同样的坑,坑的多少以参赛人数而定,每人 1 坑,按等距离挖。“老牛”是一个直径 5 厘米 、长 12 厘米 的木疙瘩,参赛者每人手持一根 1.2 米 长的木棍作为赶“老牛”的器械。比赛分攻、守双方,以场地中间的土坑为界,双方人数均等。比赛时,场地中间坑旁有一防守队员把守。一方赶“老牛”进攻,另一方防守。攻守双方谁先把“老牛”赶进对方任何一个坑里,对方即为输。赶“老牛”比赛,对输者要罚唱一支歌或跳一个舞。
纳西族足球:丽江是云南的足球之乡,纳西族人从小到大都爱好足球。由于纳西族较早与中原交流,吸收了大量汉族文化,加上汉族迁入等因素,丽江很早就有“蹴鞠”之战。
纳西族布球:用棉花或破布缠绕成球,外用麻绒绕紧,再用五彩线绕成图案,然后用针缝成。球直径为 15 厘米 左右,大的达 30 厘米 。比赛分两队对抗,每队 5 ~ 10 人,场地长 30 米 左右,有球门。开球后,可用脚踢、手击,以将球抛进对方球门得分,最后累计得分多者为胜。
纳西族猪尿泡球:将新鲜猪尿泡揉制后充气成球,揉的时间越长,吹得越大,可用于抛击、脚踢,多为儿童游戏。
纳西族草球:用草木植物锦葵的叶子作球心,用线缠绕起来,裹成草球,直径 15 厘米 左右,活动方式与布球相同。
纳西族木球:俗称“打木砣砣”,分两队对抗,人数不限。在地上划一直径约 2 米 的圆圈,中心挖一小坑,深约 10 厘米 ,离中心 30 厘米 外画成正方形。球用木头削成椭圆形,约 10 厘米 长。每人轮流用一块卵石击打木球,每回击打两次。第一次要将球击出小坑越过横线,但不得出圈;第二次要将球击出圈外,如此为胜。双方轮流各击一次,计积分,以最后击得分数多者为胜。击石有鸡蛋大,击球者可在任意位置击球,输者将受罚,背着胜方绕场一圈。
摩梭拨拨拉:摩梭人的球类游戏。球用线头、碎布扎成,或用一布套内装沙子,再缝布壳即成。球的直径约 10 厘米 。场地选择较平坦的开阔地,用灶灰划成一个长方形的场地,约两块篮球场大,中间有中线,两端线中央挖直径为 20 厘米 的坑。比赛分两队,每队 8 ~ 10 人,但人数要均等,只许用手,不许用脚。在中线开球后,甲方进攻,乙方防守。进攻队可带球跑,也可传接、抛掷、滚地,力争将球放入对方端线中央的小坑里。防守队则争夺、拦截,不让对方得分。在比赛中,进球多者为胜方。
布朗族藤球:球用细竹片或细藤精心编制而成,直径约 15 厘米 ,中空心。游戏者人数不限,围成一圆圈,由一人开球,将球抛向空中,球下落时,最近的人便用手将球托向空中传给别人,如球传不到位或没接到球者将要受罚。此活动男女老少皆宜 ( 图 18) 。
傣族藤球:傣族的藤球与布朗族藤球游戏方式类似。
拉祜族鸡毛球:球用棕树叶子扎实,头大腰细,底部插一根鸡毛,多在男女青年中进行,可 2 人对打或多人对打。场地中间拉一根藤子或放一根竹竿为中线,一方将球抛给另一方,对方则用手掌将球击回,一来一往,可以扣杀,将球击落对方场地得一分,最后累计分数高者为胜。
其他民族球类:佤族的牛尿泡球、布球、藤球活动方式与布朗族的藤球活动相似。普米族、怒族、苗族、傈僳族、基诺族、回族等民族中也流行有各种民间传统球类活动项目。
(4) 投掷类项目
独龙族投石器:独龙族称为“石”、“响石”。用麻线织成一块菱形的石兜,两边各绕上一根长 1 米 左右的麻绳,一端结扣套在手指上,另一端结疙瘩夹于指间。兜中放上鸭蛋大的一枚圆石,将圆石在头上施转并加速,看准目标后将夹于指间的绳疙瘩放开,圆石随惯性飞出,与空气磨擦会发出响声,可投至 100 多米以外击打目标。
独龙族标枪:用雪山实心竹制作,长 1.5 米 左右。将实心竹削尖,擦上熊油后用小火烘烤成棕黑色,锋利异常,可穿透皮甲。用于剽牛杀牲,或用于巧守猎等。
苦聪人投矛:苦聪人纪念英雄阿波或逢年过节时,都举行投矛活动。矛用竹制成,头部有锋利的斜口,长 2 米 左右。比赛方式:掷远比赛,每人 3 支矛,以投得远者为胜;投准比赛,在一定距离内放置一些物体为靶,每人掷数支矛,以击中目标多者为胜。未能击中目标和投得近的矛将作为奖品,由优胜者获得。
佤族的铁标、竹标:铁标用铁制的标头装上木杆即成,竹标用实心竹将一头削尖制成,均用于刺杀和投掷。
纳西族飞石索:纳西族飞石索有两种:一种是单股绳的,长 50 厘米 以上,一头拴有石球,拉绳旋转加速后瞄准目标奋力甩出,石球引索飞向目标,用来击打大型目标如岩羊、麂子等;另一种是双绳的,长 1.2 米 左右,有一网兜,兜内放小石数枚,可将石块抛掷很远,用来打飞乌和离散的牛羊,也常用来娱乐比赛,看谁打得远、打得准。
彝族梭镊据《易门县志》载:“爨蛮……常带尖刀于左右,又有劲弩毒箭,用标枪。”《滇海虞衡志》载:“爨车……每兵出则苴可为前锋,军无行伍纪律,战则蹲身渐进三四步,乃持镖跃起,人挟三镖,发其二,中二人,其一则去刺不发也。”过去,彝族的梭镖主要用于战事和狩猎活动。
彝族飞石索:盛行于滇西,云南省各地均有使用。彝族使用的飞石索是用两根约 1.2 米 长的麻绳,在前端用皮子做小兜,内装石子 1 ~ 3 枚制成。投掷时先在头顶上旋转,然后将其中一根绳放开,石子就借旋转惯性飞出,可把石子投到 100 多米以外。此活动在彝族青少年中尤为盛行,主要用于放牧。平时几个人凑在一起也会比试一番,一比打得远,二比丰丁得准。
彝族掷葫芦飞雷:这是由飞石索演变而来的进攻性火器,将抛兜的绳头系在约 60 厘米 长的木棒上,将装有火药的葫芦点燃,放在抛兜内甩出就成了远距离的攻击火器,称为“葫芦飞雷”,过去用于战争和械斗。
傈僳族投矛:据《滇南新语》载:“傈僳族男女皆佩刀、习标弩,好斗……”傈僳族现在仍留存有投矛的技能,用于狩猎和游戏。
傣族丢包:包为菱形,绣有花纹,内装糠或棉籽,制作精美。丢包在春节后举行,是青年男女择偶的一种方式。据《云南游记》载:“夷二、三月间抛球,见美少女击之,中则结为夫妇。”丢包时,男女青年各站一方,聚集在村外大青树下互抛,哪方接不住即为输方。开始时,人们随意乱扔,当看中意中人时,姑娘就只将包扔给自己看中的小伙子,小伙子也只扔给自己看中的姑娘。最后,双方越丢越近,直到双双离去。现在,丢包已有比掷远、掷准的比赛 ( 图 19) 。
(5) 跳跃类项目
独龙族跳高:流行于独龙江流域,作为生活技能和游戏活动在成年男性和青少年儿童中广为流行,多在农闲集体饮酒时举行。器材为两根带叉的树干埋在地上,上搭一横竿即可。跳跃时采用正面直线助跑,用单脚或双脚起跳过竿,一般可跳到齐胸的高度。
独龙族撑竿跳高:利用竹竿通过助跑、支撑、跳跃而越过高坎、小沟等自然障碍物的体育活动。
拉祜族跳高:拉祜族村寨中的男女青少年在农闲时,经常会开展跳高的娱乐与竞赛活动。跳高架用竹制成,过竿不讲姿势,跳过后再逐渐升高横竿。这种运动无固定场所,随兴而玩。
普米族跳高:普米族在春节期间,从大年初一至十四日之间,青少年男子要举行跳高比赛活动。跳得最高者 ( 一般是前二名 ) 可以得到众人的敬酒和赞赏。比赛时,以两人拉直一根绳子为“横竿”进行跳跃。
怒族跳竹:时间多在春节或在人多集会时跳,地点常在村寨里或田间地头。用具为一根长约 5 米 的竹竿,把两头插入地中,自然弯曲成一弓形,两头距离越近,形成的弓背就越高。男女青年大声呼喊着一个接一个地从上面跳越而过。
佤族跳高:跳高架用粗竹埋入地下,在竹竿上砍若干斜口以便搭上一横竿,可单脚跳,也可双脚跳。
景颇族跳高:景颇族青少年娱乐体育项目,比赛时两人抬一横竿,人们从上面越过。开展时间、地点不限。
白族老虎跳:白族男孩的体育活动,一人做“老虎”,弯腰下蹲双手着地,另一人向“老虎”跑来,撑“虎背”腾空而过。
白族跳花棚:白族女孩体育游戏,两人面对面席地而坐,用脚和手搭起一定的高度,或再用手绢增加高度,其余的人依次从其上跳过。
白族跳火把:火把节之夜,青少年点燃一束束火把汇集广场,排起队一个接一个来回跳跃。还有人拉绳甩圈,持火把者鱼贯跳绳。
白族跳伟登:将人分为相同人数的两组,甲方的人作为防守一方全部坐在地上将腿分开,张成一个圆圈,而外面的乙方要设法跳进圈去。若乙方中的任何一人被甲方用脚踢着,则乙方同甲方换位,乙方坐地防守,甲方设法;中进圈去。
傣族跳竹竿:跳竹竿分为打竿和跳竿两部分人。打竹竿者两人为 组,分别执两根竹竿的两端,伴随音乐的节奏,使两根竹竿一开一合,频律不断变化。跳竿者灵巧地跳跃在两根竹竿的分合之间,他们一会儿单脚跳,一会儿又双脚跳,变化出优美、舒展的动作。有时男打女跳,有时女打男跳,有时男女合跳。
傣族跳绳:跳绳是傣族少年中较为流行的体育活动,可单人跳,也可多人跳 ( 图 20) 。
藏族跳高:一人坐地上,以身体的高度供他人跳过,然后从头顶处往上加一拳、加两拳、伸臂,直往上加高,直至躬起腰、站立低头、抬头,使高度不断增加。此活动多在春节期间举行。
藏族跳绳:二人甩绳,数人跳。可以双脚跳,单脚跳,原地翻跟斗跳,跑动翻跟斗跳,还有打盘腿于地用腰腿力量跳。可以边跳边捡石头,并做出拜年鞠躬等动作。可分为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等。男女混合跳时相互抢帕子向刘方换东西,这是藏族的婚恋方式之一。
彝族跳小黄牛:一人躬身手着地以背示高,供跳越者支撑跳过,然后不断将身子直起以提高高度。可一人支跳,也可多人支跳。如多人支跳,跳跃者须不停地跳越所有的支跳人。
彝族跳板凳:流行于滇西,以板凳示高,用几条高低不一的条凳来增减高度,顺序增高,以单脚或双脚起跳跨越。
彝族跳小单门:由 4 人叉开双腿坐在地上围成一四方形,外面的人想法跳进去而又不能让围圈的人用脚踢着。如谁被踢着,谁就得坐下,由踢着他的人起来替换他跳门。跳进去要想法跳出来。
彝族跳大火钳:两人面对面坐在地上,将腿分开,以脚示远,供他人跳越;两人不断向相反方向移动身子,以增加远度。此活动流行于滇中和滇西地区。
彝族跳火绳:在跳绳上浇上油,点燃后作单人跳或集体跳。黑夜里,火绳飞舞成圈,人在火圈中跳跃,为火把节的夜晚增添了壮观的景色。
彝族跳大海:在地上划各种阵型图案,用单脚支撑跳跃,并踢击石片或瓦片入阵,按规则将石片击入阵型区域者为胜,反之为失败,得依次重来,最后以积累得分多少定输赢。此活动在云南各地彝族地区都有流行。
彝族跳月:类似彝族舞蹈的种活动,该活动曾在第三届全国民运会上被评为优秀表演项目 ( 图 21) 。
苗族跳芦笙:苗族青年男女在民族节日中常表演的融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活动,要求人们在吹芦笙的同时要做出许多难度很大的舞蹈性和体育性动作 ( 图 22) 。
傈僳族跳高:可以有三种方式:第一是用一根蔑片将两头插到地上,自然变成弓形以示高度;第二是两人抬一竹竿进行以示高度;第三是用两根带叉竹竿立起作立杆,上放一绳子为“横竿”。多在闲暇及节日中进行,为青少年的体育性活动。
傈僳族跳远:在休闲娱乐时,傈僳族的青少年常在田间、沙滩比赛跳远。
瑶族跳竹竿:瑶族青年男女喜爱的体育活动 ( 图 23) 。
(6) 赛跑类项目
普米族赛跑:在转山会期间,普米族要举行赛跑活动,男女老少皆可参加。二人为一组进行淘汰赛,胜者留,败者下,胜者与另一组胜者再进行淘汰赛。距离自定,通常在相邻村寨之间进行对抗赛。
怒族的老鹰抓小鸡:一人为“鹰”,其余人一个抓住个的衣服后摆排成一路纵队当“鸡”,排在最前面的是“鸡妈妈”。“鸡妈妈”伸开双臂挡住鹰,而鹰则要左右快跑以抓住最后面的一只“小鸡”取胜。在云南的彝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也广泛流行此项活动。
摩梭人跑罐子:摩梭人添丁之喜时,要祭祀女神,到山间选一块较平的地方举行仪式。在平地另一头放置若干酒罐,由“达巴” ( 巫师 ) 主持祭神,祈求保佑新生儿平安。之后,参加仪式者纷纷向置酒罐的终点跑去,最先到达者可抱罐痛饮“苏理玛”酒,其他人便向他祝贺。
傣族鸭子赛跑:流行于勐海,比赛双方人数相等。预备时,双方各骑在一根长竹竿上,双手握竿,站立在起跑线后,待裁判一发令,双方就集体向规定的终点跑去。由于跑者身体略向前倾,两腿都要分开,跑起来形同鸭子。
傣族青蛙赛跑:比赛双方人数均等。预备时,成两组纵队站立在起跑线后。发令后,双方各出一人向前跳跃,到端线后再返身跳回原处,用手触接第二人,第二人又向前跳,依次比赛下去,看哪一队先跳完。青蛙赛跑的动作,一定要两腿并拢,同时蹬地,同时落地;双臂同时前伸,同时收回,像一只青蛙往前跳,故称为青蛙赛跑。
苗族穿针赛跑:女性游戏,按参赛者人数编成若干组。每组比赛时,参赛者站成一排,由裁判给每人一根棉纱线和 3 ~ 7 枚缝衣针。发令后,参赛者须在规定的距离内边跑边将线穿进针眼内,并跑完全程,以名次先后决定胜负。
苗族绩麻赛跑:女性游戏。比赛时,运动员每人手拿 4 — 7 根原麻线。发令后,运动员抽出一根原麻的线头,与另一根原麻的线尾交叉,飞快地将接头处捻成一个线纫,使两根原麻连成根线,并绕在右 ( 左 ) 掌上,再依次接第三根、第四根……这样将所有麻连成一根。要求两根麻之间没有疙瘩,以全根麻能穿过鞋底针的针眼为标准。有的人接好麻再跑,有的边接边跑,先跑到终点并经检查麻线符合标准者为胜。
苗族穿花衣、穿花裙赛跑:女性游戏,参加者按场地条件,在 100 ~ 200 米内,将自己编织和缝绣的花衣、花裙放在各等分距离内,当裁判发令后,竞赛者边跑边穿衣、穿裙,直到穿好衣裙,跑到终点为止。先跑到终点者为胜。
彝族没度比拉:流行于新平县,比赛时在地上划大圈为界,一人蒙上眼去找另一个人,不得出圈,摸着后换一对继续玩;被追者要抱起一只脚,以单脚跳跃躲避蒙眼人的追逐。
彝族抽:彝族姑娘喜爱的活动,一般为 10 ~ 20 人参加。姑娘们把头巾取下做腰带,排成纵队,后面的人拉住前面人的腰带。一开始,领头的人要转过弯来追队伍最后一人,前面的向右拐,后面的就朝左躲,这样就形成了“ S ”形的队形,整个队伍就随着领头人大幅度地左右摆动,队形壮观好看。领头人逮着队伍最后的一个人时,被逮者又做头,重新追逐。这种活动要求有较高的协调性,而且运动量很大。
(7) 水上运动类项目
怒族划猪槽船:猪槽船即独木舟,因形似猪槽而得名,平时作渡江工具使用。在怒族的仙女节时,人们常用它在怒江江中做游戏,操舟竞渡。
白族赛龙船:大理洱海地区,每年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火把节要举行赛龙船活动。从南诏时期起就有这项民俗赛事活动,一直沿袭至今。艘艘龙船由东向西,绕过海心 500 米 插标处后返回,全程 1000 米 ,首先到达者为优胜,并获奖励。赛龙船活动在大理州各地区耍海会节庆中,都有举行 ( 图 24) 。
摩梭人转海:每年的 农历七月十五 ,永宁摩梭人要举行祭祀狮山女神“格姆”的盛大节日转山会,其中也有转海活动。祭祀仪式后,在泸洁湖畔的各村要开展划猪槽船的比赛。一般有 60 多条猪槽船进行比赛,场面热烈壮观。
傣族赛龙舟:在泼水节的日子里,西双版纳傣族人民要进行横渡澜沧江的赛龙舟活动,以庆节日。这是节日中最热闹的一天。据文物考证和史料记载,云南傣族赛龙舟的历史已有两干多年了。比赛时,随着发令枪的响起,一条条龙舟如箭离弦,从对岸向主席台急驶过来,各村寨的选手奋勇操桨,你追我赶。船上的链锣声、号子声和两岸观众的欢呼声响彻云霄,热闹异常。
傣族游泳:傣族喜爱傍水而居,他们生活的地域多处在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生活方式与自然条件,使傣族人民擅长游泳。有史料记载,傣族“居濒江”,“一日十浴”,“男女性爱水”。傣族人民暑天以嬉水降温,男女老少皆浴游于江中。发洪水时,人们总在江中捞漂木。金平县的傣族还善于跳水,从高高的临江岩壁上跳下,在空中还可做出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等动作后再入水。
彝族潜水:居住在昆明西山区的彝族善于游泳,并流传有独特的潜水活动,为祭龙仪式,又称“下铜牌”。每年农历五月“下”一次,由村中长老主祭,地点在龙潭边。届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燃香叩拜。祈祷后,由主祭者将手掌大的一块铜牌拴在潜水人颈上,令其潜入水底,将铜牌下放到出水口。铜牌上刻“恭请龙王降雨”宇样。若此番祭祀后,在近日内降了大雨,村人须再至潭边祭拜,再由潜水人潜入水底将铜牌取回,用红布包起供来年再用。
傈僳族游泳:傈僳族多居住在怒江边,从小在江水中嬉戏游泳,能往返横渡怒江者不少。怒江水流湍急,对人们的技术、体能、毅力是极大的考验。每逢雨季时节,入江打捞漂木是较普遍的事。
蒙古族泛舟、游泳:居住在通海县境内的蒙古族是元代忽必烈率军进攻云南时留下来的蒙古族官兵的后裔。由于他们居住的杞麓湖有丰富的渔产资源,他们便以渔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素有“男打鱼、女撮虾”的说法。常年的渔业生产生活,使当地的蒙古族划船、游泳的技术很高,人们在平时或节日里都要开展游泳和划船比赛活动。
布依族划竹排、游泳:农历三月三,是云南布依族的祭祀日子,初三祭山神,初四祭冰雹,初五祭龙潭。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要举行划竹排比赛。胜者可获奖励。然后人们下河打水仗、游泳等。岸边的人则唱山歌、吹木叶,这也是男女青年相互认识和谈情说爱的场合。
壮族划龙船:云南富宁壮族龙舟竞赛始白明代。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划龙船竞赛,是从广东、广西两省区引进的。所不同的是每条船中间放置红边大皮鼓,擂鼓人双手擂鼓,另有敲锣、执钹和吹唢呐的。船的最后站着龙舟的指挥。比赛开始,船上锣鼓喧天,百桨齐动,岸上“加油”声响成一片。冠军奖给烤全猪一头,以下名次奖赏依次减少,最末一名奖猪尾一条,以示鞭策。
(8) 涉及动物的对抗类项目
摩梭人掰牛角:在每年夏天剪牦牛毛时,摩梭人要开展掰牛角 ( 摔倒牦牛 ) 的生产性体育活动。剪毛时要将牦牛扳倒在地才能顺利进行,力弱者要几个人才扳得倒一头牦牛。而摔牛能手则可以用双手掰住牛角,用力向侧面猛掰,待牛失去重心后自然被摔倒在地。此时,牧场成了摔跤手与牛对抗的跤场,人们纷纷上前比试,看谁能摔翻几头牦牛,优胜者获得荣誉。
回族损牛:这是回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源于回族民间生活中的宰牛。宰牛时,需多人同时配合将牛摔倒,捆绑开宰。掼牛时,牛身上披红戴花,斗牛者身着披风,双手紧握着牛角摇晃,待牛性发起,斗者即以左手握牛角,右手握牛下颌,猛拧牛角,使牛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独龙族剽牛:独龙族居住 在云南西北部怒江州贡山独龙 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河谷。年节里最隆重的仪式是剽牛祭天。这天,全寨人聚集祭场,将一头黄牛拴在赛场中间的木桩上,然后由一个被选出来的年轻妇女把一串珠链挂在牛角上,牛背上盖麻布毯子,摆好祭品,再选一位武士或有威望的长者,用锋利的竹矛向牛的腋下猛刺,直到将牛刺倒。这时场上的人们敲响链锣,挥刀舞弓,引吭高歌,翩翩起舞,青壮年男子还边跳边用竹矛将牛猛刺至死。随后,人们割下牛头,剥下牛皮,将牛肉砍成均匀的砣。凡到场的男女老少,均可分到一份牛肉,当场烧食,边食边饮,歌舞欢庆,通宵达旦 ( 图 25) 。
苗族斗牛:位于滇南文山和红河两自治州的苗族,在每年正月踩花山的节日中要跳芦笙舞、爬花杆、跳狮子,还要举行热烈激昂的斗牛活动。在斗牛场上,人们将自己饲养的公牛拉来相斗,让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竞夺桂冠。斗牛前,丰人们让牛喝包谷酒,让牛一头比 头更猛。夺冠的大公牛,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犄角上被挂上大红绸布 ( 图 26) 。
苗族斗马:有的苗寨还有斗马之俗,按马的大小、体力强弱分等级比赛。马相斗时以头相抵,用嘴互咬,前脚站立,后腿蹬踢,失败之马向场外奔逃,胜利者紧追不放。若势均力敌则要酣斗数十分钟。胜者戴花绕场,主人也为之荣耀。
彝族斗羊:生活在石林县境内的彝族,在平常的放牧生活和节日中经常进行斗羊活动。比赛的方式采用淘汰制,赢者留下,输者淘汰下场,直至赛出最后的胜利者 ( 图 27) 。
傣族斗鸡: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地区的傣族善养斗鸡,在闲暇时和泼水节期间经常举行斗鸡比赛。比赛时将两只决斗的鸡放入直径 4 米 、高 0.5 米 的圆圈中进行。比赛也是采用淘汰制 ( 图 28) 。
(9) 舞狮、舞龙、舞象
白族舞龙:白族舞龙的最大特点是龙的身体长。白族舞的龙达 50 米 长,有 30 多人共舞。白族的龙分黄龙、黑龙、青龙。每年大年初一,洱海边的农民要聚集在海滨、院坝或村头的大青树下。三声礼炮响过,欢乐的锣鼓声、唢呐声骤起。一人双手舞动扎有宝镜、响铃和大红绸花的龙珠,引龙上场。随着龙珠的指引,整条龙忽儿“戏水”,忽儿翻身,忽儿“上天”。龙身翻腾起伏,气氛热烈欢腾。
阿昌族耍白象、耍青龙:这是在阿昌族一年一度的会街 ( 又称“熬露” ) 中举行的传统体育活动。“白象”、“青龙”用木料做架子,竹篾编成身架,象身用纸糊得洁白,青龙糊成青色。象身和龙身里面是空的,人在里面操纵。耍白象、耍青龙时,由象脚鼓、铊锣、钹伴奏,许多小伙子和小姑娘囤着白象和青龙跳舞,异常热闹。
苗族跳狮子:跳狮子是苗族每逢节日或其他喜庆日子,尤其是在踩花山节中举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屏边县苗族踩花山时,常在花场中的花杆上挂一个猪头和两瓶好酒。跳狮子的人,跳一阵后就开始爬花杆,一个接一个地爬。花杆又高又细又滑,很难攀爬。跳狮子的人往往一个接一个地架起人梯,架到最高点后将礼品取下。礼品拿到之时,整个花场上锣鼓喧天,人们欢呼跳跃,以示庆贺。跳狮子的人经过比赛,跳得好、爬得高者可获得猪头干口;酉。
彝族舞龙:峨山彝族舞早龙,龙身用布绷成,有十几节。动作有蛟龙出洞、彩龙滚地、摇摆船龙、快舞游龙等。禄劝、武定彝族舞水龙,布扎龙身,数十名壮汉抬龙下河,行走河床,并顺势舞龙。滇中地区彝族舞板凳龙,以条凳上安龙头制成,两人一前一后握住四只凳腿舞动。新平县彝族在农历二月祭龙时要跳龙,届时人们上山砍一树为“龙”,用杠子抬着前端,用手抬着后端。要进村时,抬“龙”的人前进三步退两步,象征“龙吃水”,称之为跳龙。直到村中人们送来酒肉款待抬“龙”者,“龙”方得进村。值得一提的是,在 1999 年举行的全国舞龙大赛中,云南石屏县龙朋镇派出的彝族女子舞龙队,以精彩的表演,高难度的动作,赢得了此次大奖赛的金奖。
彝族舞狮:云南玉溪彝族过年节时要舞狮,其舞狮特点如是:①一对狮子出场,除做各种表演动作外,两只狮子还要“打架”,看谁把谁斗倒;②不仅狮子要“打架”,而且每只狮子身上还骑上一人相互拉扯,看谁把谁拉下来;③舞狮中,除狮子做各种滚翻动作外,斗狮人还要做各种跳过狮子的鱼跃动作,气氛特别欢快,富有情趣 ( 图 29) 。
水族舞狮:由二人组成,狮头狮身协调配合。水族的舞狮不仅在地面舞,而且还要登高舞。用十多张四方桌往上叠起,最上面的一张桌子翻过来四脚朝天放好。狮子先在地面上舞,然后翻身上桌,逐级登高,边登边舞,直至最高一层,做各种难度大的惊险动作而不碰翻桌子,最后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又回到地面。
布依族舞狮:云南富源县的布依族,除春节和建新房时舞狮,办丧事时也有舞狮的习俗,舞狮中还常常伴随武术活动。狮头用竹篾编扎、糊纸、彩画而成,狮皮用麻布缝合。舞狮人戴上狮头,披上狮皮,扮成狮子模样,称“狮灯”。在地上堆叠起 12 张大方桌,约 10 米 高。舞狮前,在锣、鼓、钹、唢呐等乐器伴奏下,先由一武术好手扮演孙悟空,上桌表演武艺,然后一个扮演和尚者与“狮灯”一层层登上桌子,逗趣玩耍,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
(10) 秋千
白族秋千:流行于洱源和怒江兰坪。洱源秋千架用 12 根木杆搭成,每边 6 根,其中 4 根较粗的叫“门坎柱”,代表一年四季和东南西北, 12 根木杆象征 1 2 个月。 正月初一 立杆,十五拆杆。秋杆要未婚男性上山砍伐,三十晚上一定要运回家,年轻姑娘则带上自备的酒肉到半路迎杆。初一立杆后,先摆香酒祝愿五谷丰登,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然后由德高望重的老者先荡几下秋千,称“开秋”,再由小孩先荡,意为尊老爱幼,最后大家才开始“打秋”。兰坪白族秋千是以皮条藤子挂在澜沧江边的大青树或核桃树上做成,高 20 米 ,称为“荡秋”,主要在春节和火把节时举行。
哈尼族秋千:哈尼族秋千主要是在苦扎扎节进行,砍秋杆只能在属龙和属羊日。秋杆砍好后,人们把磨秋杆作为“威嘴神”的马,前呼后拥迎到磨秋场上,表示将威嘴神迎回山寨。农历五月第一个属猴日正式过年,第一天人们杀牲祭祀诸神,各家各户聚餐;第二天杀牛祭祀列祖列宗;第三天架磨秋送威嘴神,并在大树上系荡秋,架车秋,平整秋场。人们先作一番献祭,然后在链锣声中慢慢推动磨秋,意为给威嘴神送行。有荡秋者甩动秋绳 3 次,然后村寨成员才能打磨秋。哈尼族秋千分磨秋、荡秋和轮秋 3 种 ( 图 30 、 31) 。
彝族秋千:彝族盛行秋千,以“磨秋”最为流行,几平遍及云南的彝族地区。打秋千一般在春节、火把节期间举行,各地玩法和习俗不同。打磨秋在彝族青年中还是一种择偶的方式,男女各在一头,互相打秋娱乐取悦。
此外,云南的少数民族中的阿昌族、纳西族、蒙古族、怒族、苗族、藏族、布依族、傈僳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等民族都有打秋千的传统习俗。
(11) 射艺类项目
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射艺项目有射箭、射弩、打篾弹弓、吹枪、打火药枪等,关于射弩、打篾弹弓和吹枪的介绍参见竞技类项目。
藏族射箭:藏族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每年农历四月,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藏族都要举行射箭节,以纪念格萨尔王,节期 2 ~ 3 天。人们分成数队,在相距 50 步处各立一靶,每人每轮可射两支箭。每个射手准备一根木棍,中靶一次就在木棍上刻一道记,以每队全部人中靶箭数的多少定胜负。赛完一轮后再分队比赛,每天赛数轮,每轮成绩最好者,由主持人赠哈达 1 条。此外,藏族还举行 100 步外的射箭比赛,有立姿射箭和骑马射箭。
普米族射箭:普米族在祭天时举行射箭活动,靶距 40 米 左右,以木板为靶,中间画一小红心圆圈,参加者轮流举弓射箭,射中红心者可得到众人的敬酒祝贺。
纳西族射箭:纳西族在每年正月初九和十二祭天时要举行祭礼射箭。在祭天台上搭一象征敌域的小台,或立一小松树,参加祭祀者手持弓箭对小台或小松树射击。若把小台射倒或射中小松树,即表示已把敌人打败,自己可得安宁。
蒙古族射箭:通海县蒙古族的射箭,在 30 米 外射火柴盒或万金油盖,在 40 米 外射仙人掌,在 1D 0 米 外射泥巴坨。比赛时,每人射 3 — 5 箭,最后决定名次 ( 图 32) 。
景颇族射火药枪:景颇族称火药枪射击为“打汤跌”,常在景颇族新年中举行。除夕,挂靶的人家用小包把钱包装起来后,用线吊起来作靶子供人们射击。初一,四方人群汇集到一块,在距靶子 30 ~ 50 米的地方射击,只准打线,不准打包。射落钱包者,将包里的大部分钱取出买酒肉与众人分享,他个人同时获优胜荣誉。
彝族射火药枪:彝族在传统的节日里也进行火药枪射击比赛,既比射得准,又比射得快。动作快的射手一分钟内装药、点火、击发,可放两三枪。
此外,云南境内的白族、苗族、瑶族、傣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都有使用火药枪的习俗,并有其独特的射击比赛方式 ( 图 33) 。
(12) 棋类项目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云南少数民族不仅创造出健身强体,富有娱乐、竞技特征的体育活动,而且还发明出丰富多样的开发智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民间棋类项目。
藏族藏棋:又称“密芒”,意思是“多眼棋”。类似的游戏还有多种,但较简单。藏棋与围棋是同胞姐妹,唐吐蕃王朝时很盛行。但藏棋与围棋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它的棋盘纵横各 17 道线 ( 围棋是 19 道线 ) ;对局前要摆好 12 个子,黑白各 6 子,交叉摆放持白子一方先走。藏棋不仅可以 2 人对下,而且可以 4 人对下,甚至 6 人对下,没有时间限制。一般人用三四小时可下完局,棋艺高者要花一天时间才能终局。
彝族十六赶将军棋:流行于大理巍山。用 17 颗石子为棋,二人对抗,有一大石子为“将军”,一人执;另一人执小颗小石子为“士兵”,“士兵”设法将“将军”赶入小盘中困死为胜,一攻一守为戏。
彝族月亮棋:在一半圆形棋盘上进行,用 3 颗石子,一大两小。一人执大子,另一人执小子,大子和小子不能走成三角形分布,否则为输。
此外,云南各地还流行着一些民间棋类,诸如:
城棋:棋盘上横、竖、斜各边有三个点。先手放一个子在点上,对方接着放一子。任何一方无论在横、竖、斜线上构成三点一线时,则可拣去对方在棋盘上对自己不利的那一个子,直到一方只剩二子,不能组成三点一线来吃杀对方时为负。
西瓜棋:在棋盘中每人各放 6 ~ 8 枚棋子,开始时双方猜拳来决定谁先走。西瓜棋为二人对弈,将对方棋子堵死无路可走者为胜。
和尚棋:和尚棋有的地方又称“吃一挑”,棋子由一枚大棋子 ( 大和尚 ) 和 1 6 枚小棋子 ( 小和尚 ) 组成。下法:二人对弈,大和尚走到小和尚中间,即可吃掉两个小和尚,故称吃一挑。小和尚如将大和尚围死,小和尚即为胜;大和尚以将小和尚吃完或不被小和尚围死为胜。
堆沙原为一种宗教祭祀活动,流传于傣族社会已有 1600 多年的历史。每年泼水节,傣族人民都要进行堆沙活动。届时,男女老少清早便沐浴更衣,来到寺庙赕佛,并在寺院中用沙堆成三座高 1 米 多的宝塔,塔尖插几根缠着彩色纸条的竹枝。大家围塔而坐,聆听佛爷诵佛经和讲历史传说,预祝新的一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目前,堆沙这种宗教祭祀活动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化为傣族人民的一种体育活动项目,既能锻炼身体,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1988 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的 5 名傣族队员代表中国堆沙队,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堆沙比赛,他们的表现受到了国际同行的热情赞誉 ( 图 34) 。
《云南民族体育》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饶 远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本栏目文字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联系作者:liuzhu09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