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秦华生)
来源: | 作者:pmo38c9ab | 发布时间: 2024-03-31 | 4734 次浏览 | 分享到:

    

              京剧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综述

 

                     秦 华 生


                     作者授权

                           

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 2023 12月15日至2024年1月21日在成都成功举办。活动期间,主办方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有关活动,既有24台京剧优秀剧目展演,4台文旅部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京剧专场演出和5台京剧表演人才提升计划汇报演出,又有 4台川剧精品剧目展演,18场折子戏公益惠民演出,90余名京剧川剧表演艺术家和3000多名演职人员在成都的 9个剧场, 38天共演出 72场,6万余名观众现场观演,线上 直播 30场,观看人数超过 5000万人次,反响强烈,好评如潮,真正成了 “京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这届京剧艺术节,最突出的艺术亮点,是在“三并举”剧目方针指引下,新排参演的 21台京剧大戏,好戏连台,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仿佛在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上空,出现一道京剧艺术彩虹,美妙动人。首先是根据优秀传统戏整理改编的剧目,不仅传承了优秀的传统剧目,而且经过整理改编,更适宜当今观众的审美关注与观赏特点。

例如,上海京剧院的 《七侠五义》 上下本,乃是优秀传统剧目守正创新的典范之作,即守住了讴歌忠义这一传统价值观,守住了中华民众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故事连续性审美原则,守住了京剧连台本戏机关布景及武戏激烈打斗之正,进而将大量的武戏高难度技巧表演,融入整体的舞台表现节奏之中,丰富了剧中人物性格塑造。新的机关布景与精巧的戏剧悬念设置相得益彰,明显传承了海派京剧连台本戏的演剧风格,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审美期待,一票难求,现场观众反响强烈,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又如黑龙江省京剧院演出的全本 《白蛇传》,马佳继承了名师刘秀荣的表演风范,做工细腻,演唱柔美,以情动人。其中 《盗草》 《水漫金山》,后面 《断桥》马佳唱大段西皮,大起大落,节奏快慢过渡自然,旋律委婉舒展,把白素贞既恨又爱、既怨又悲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陕西省京剧院演出的 《千秋忠烈》是天津厉派武生名家苏德贵根据传统折子戏 《潞安州》 《八大锤》《断臂说书》连缀改编而成,表现节度使陆登忠于职守,保家卫国,宁死不降。剧中岳飞的精忠报国,王佐的为国断臂,陆文龙的知情而幡然悔悟,讴歌了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优秀的青年演员张强 “一赶三”:前面扮陆登为靠把老生,唱念做打俱佳,能摔硬僵尸与桌上肘子棒;中间扮陆文龙为武小生,着重打出手,耍朝天蹬、探海、射雁、涮翎子等高难度动作;后面扮王佐为唱工老生,着重大段唱念,但仍有吊毛等展示,充分彰显其深厚的艺术功力、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和角色迅速转化的艺术创造力。





 


 

展演京剧《千秋忠烈》剧照


再如天津京剧院杨 (宝森)派青年演员万琳传承的经典传统剧《失·空·斩》展现所扮角色诸葛亮的智慧与情感,生动形象,张弛有度,可圈可点。

 

        二

 

新编参演的几台现代戏中,尤以表现英勇抗战戏相当突出,歌颂坚守民族节操,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塑造了个性特色鲜明的英雄形象。山东省京剧院的 《燕翼堂》,描绘了堂主及其子孙们在抗日烽火中大义凛然,毁家纾难,抗击侵略的感人事迹——从燕翼堂走出了 26名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的革命先驱,其中 7名壮烈牺牲。剧作重新审视抗战史,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文化相融,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时代特色。

宁夏京剧院的 《红高梁》也是对这一题材的深入开掘,重新演绎了这一抗战故事。开场送九儿成亲的 “颠轿”,放纵的轿夫与浑不吝的九儿,在嘹亮的唢呐声和喧天的锣鼓声中,激越狂舞,表现了生命中原始野性的疯狂。九儿答应了十八刀的求爱后,以一段 “双人舞”似的京剧身段组合表演,传达了二人的炽热爱情。最后,九儿夫妻决心赴死,与日寇同归于尽时,安排了二人大段对唱:告别亲人,告别人生,并惦念孩子,眷恋生命,唱生唱死,为生而死,向死而生,感天动地。把其壮烈抗、慷慨赴死宣泄得淋漓尽致,具有野性的二位个性形象,高耸入云般矗立在当代京剧舞台上。

江苏省京剧院 《梅兰芳·蓄须记》描述温润如玉,儒雅谦和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抗战期间,正气浩然,拒绝为敌伪演出而蓄须明志的故事,充分表现他在国难当头期间的铮铮气节与爱国情怀。剧本角度新颖,结构独特,仿用元杂剧 “四折一楔子”,设拒票、拒演、写画、读本四折,前一楔子,后一尾声,并且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面对敌伪务必参加中日亲善行动的威胁性邀请,他毅然拒绝了好友劝之乘船逃避,迎难而上,蓄须出席,把全剧推向高潮,从而使 “蓄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妙用。

另外三台红色题材戏,也各具特色,风光无限。北京京剧院的 《石评梅》以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描述石评梅革命加爱情的浪漫故事,表现 “五四”时期激越高尚的青春热情与人生追求,力求对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进行戏剧化表达,诗意盎然,抒情性浓郁,给当代观众带来思想心灵的强烈震撼。剧作二度创作理念清晰,严格遵循传统戏曲的美学精神,创造性地将戏曲的歌与舞、唱与念等艺术语汇转化为揭示人物情感外延的精神象征,营造出浪漫诗化的舞台情景;音乐唱腔设计突出意象传达,诗意化音乐渲染了时代人文气息和主旨内涵,尤其是根据角色与程派唱腔特色的设计,安排了多种唱腔板式,有效地配合了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优秀的程派传人郭玮,把握住行当与流派特征,将流派表演注入真实的体验及个性化创造之中,通过唱腔、眼神、身段动作,把所扮演人物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与复杂纠结的心理层次清晰地表现得恰到好处,实现了自我超越。

福建省京剧院的 《林祥谦》选取了这位中国工人运动先驱的几个人生片段,完整而清晰地勾勒出他从基层工人迅速成长为工人运动领袖的人生历程。全剧叙事流畅,细节生动,戏剧冲突紧张激烈,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河南省京剧院 《突围》描述红 25军长征途中受到围追堵截的突围,以独特的视角,着力表现旧式妇女嫩芽的不幸遭遇与痛苦困惑,她在受到红军模范言行影响之后,深受感动而幡然悔悟,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剧作构置了复杂的三角关系,让戏中红军突围情节与嫩芽内心冲突交织,进而形成戏剧矛盾和悬念,使此剧更具有机趣与可看性。

广西戏剧院京剧团的 《瑶山春》为整理复排的半个世纪前的佳作,重新回顾了解放初期瑶山剿匪的峥嵘岁月,抓住 “智取”及粉碎 “石碑会阴谋”这条主线,以京剧化的唱念做打,表现剿匪战斗的惊险过程。瑶家山寨的民俗民风、民歌民舞,赋予了剧作鲜明的地域色彩和瑶族特色,增添了格外鲜活的生命气息,也使剧作成为一部瑶族色彩浓郁的民族京剧。

由青海省京剧院和山东威海市梦海演艺公司联合创排的 《长空烈焰》以长藤结瓜式的戏剧结构,截取郭永怀不平凡及短暂一生中的几个闪光点,重点描绘他在科研领域的不朽贡献,抒写他与妻子的夫妻情,与女儿的父女情,突显他的高尚人格和情操,颂扬他的家国情怀,从而成功塑造了 “两弹 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的光辉形象。

青岛京剧院 《东方大港》的编剧数次深入生活,几易其稿,以七场加序幕和尾声的戏剧结构,描绘了新时代的工人科技人员代表张连钢带领他的创新团队,不畏艰难,刻苦攻关,历时 10年自主研发出智能无人全自动化港口设备的真实而动人的故事,艺术化地表现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矢志报国,勇于创新突破的爱国情怀。导演组采用戏曲美学大写意手法结构全剧,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当代舞美手段,把科技之美与京剧唱念做舞有机结合,熔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炉,使舞台面貌焕然一新,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听觉审美感受。

国家京剧院 《主角》将具有史诗性近 80万字的长篇小说浓缩在京剧舞台上,贡献卓越。二位编剧立主脑、减头绪,采用 “无场次戏剧” 结构,重点突出忆秦娥从学艺到成名,进而成为主角,最后坚守传承的艰辛历程,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导演精心布局二度创作,以象征写意手法,使叙事转换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付佳、魏积军、李博、毕小洋、姜美伊等扮演剧中人物,鲜活灵动,不同行当和不同流派竞相争艳,彰显了国家京剧院演员阵容的强大。尤其是付佳舞台表现力强,张弛有度,有爆发力和光彩度,塑造了所扮演的女主人公忆秦娥这一新形象,丰富了当代京剧现代戏的人物画廊。

 

         三

 

形成于 200年前的京剧,由于深受中国古代艺术与古典美学的巨大影响,其美学本体及程式化“四功五法”,均擅长表现古代生活,因此,这届京剧节与前九届一样,新编历史剧古装戏最多,艺术特色也最为突出。

湖北省京剧院的 《优孟》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戏曲鼻祖优孟以巧妙的智慧,讽谏矫正楚王的错误,凸显其正义感和为民情怀,丰富深化了剧目的思想内涵,塑造了具有喜剧性的人物形象。此剧演员阵容强大齐整,显示剧院领导抓青年人才培养的战略眼光。剧作由丑生名家朱世慧的高徒、优秀青年演员谈元主演,实力派优秀中年演员方晓慧等甘当配角,绿叶衬红花,倾情献演,精彩纷呈。服饰及布景富有楚文化特色和历史感,提升了剧目的观赏性;朱世慧开创的丑生担纲主演的京剧鄂派轻喜剧传统得以传承绵延。

南京市京剧团的 《进京》描述徽班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祝寿演出的前因后果,故事编得圆,不 矫情,人物师徒的设置较合理,剧本唱词的文学性强。导演躲在演员身后,深入发掘剧本的戏剧性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及个性特点,统筹布局调度二度创作团队,使舞美既大气又空灵。尤其是唱腔音乐设计,既传统又有新,除了司空见惯的京剧西皮二黄各种板式,还将吹腔、昆腔、地方小调重新组合,特别是吹腔各种板式的恰当运用,旧中出新,似曾相识,悦耳动听。《高拨子》 《花拨子》及地方小曲的适当加入,很适合此剧 “五音杂陈”的时代背景,适合对京剧雏形期的想象。

以上二剧,加上现代戏中 《梅兰芳·蓄须记》和 《主角》,一共有四部表现戏曲演员生活的大戏,占本届演出剧目的十分之二,实在难能可贵。

另外多部古装戏,均风格独特,各具风采。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 《巾帼英杰》描述了佘赛花从青春少女到银发飘飘的传奇一生,塑造了她保家卫国,百折不挠,顾全大局的巾帼英雄形象。此剧从民间文学、艺术之中吸收营养,撷取精华,运用戏曲大写意美学原理,对佘赛花波澜壮阔的一生深入开掘,截取她人生中几个高光时刻,重新演绎,重点描绘,长藤结瓜式连续性展示,讴歌她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将其夫妻情、母子情、家国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真切感人。此剧时间跨度大,表演难度也随之增加,但也为象闫巍这样跨行当的优秀演员提供了施展艺术才能的空间。闫巍在这一为她量身打造的戏中,恰当选用京剧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等行当的表演方法,运用自如地表现了佘赛花光彩照人的一生。剧中唱腔板式丰富,旋律流畅,乐队的打击乐很给力,有效地衬托了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

山西省京剧院的 《文明太后》描述北魏女政治家冯太后与养子献文帝拓跋弘之间围绕改制变法所展开的殊死博弈,惊心动魄,展现了在波涛汹涌的历史进程中,人的命运沉浮及情感抉择。全剧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把人物抽离出来,予以新的诠释,通过历史事件、人物关系与人物情感之间巨大的戏剧张力,展示出文明拓荒的血泪征程,揭示以民为本的深刻意蕴。剧作戏剧冲突尖锐集中,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情感丰富饱满,主旨立意指向鲜明,舞台呈现大气恢弘。

贵州省京剧院的 《阳明悟道》以明代大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前后的故事为着力点,描绘王阳明在龙场荒野与贵州的乡民合谐共处、反省悟道、讲学布道的传奇经历,以当代人的视角观察阐释了阳明心学的精神内涵。全剧节奏明快,剧情紧凑,虚实结合,大气磅礴,充满贵州地域的诗意美。主人公扮演者冯冠博,唱念做表俱佳,文武兼备,极具阳刚锐智与英雄气概,举手投足间所扮演王阳明的精神风范与人格智慧,自有舞台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剧中其他人物如丽娘、龙珠、刘瑾等角色的扮演者,也丰满生动,各具风采,体现了贵州省京剧院的综合实力及文化自信。

云南省京剧院的 《团圆之后》移植于 1956年首演的福建陈仁鉴创作的同名莆仙戏,剧作保留了原著的主题、主要情节和整体结构,强化了夫妻、母子、父子之间真挚情感的抒发,删去了一些枝蔓情节和人物,使戏剧冲突更加集中顺畅。剧中舞台表演精彩纷呈,几位主演功力深厚,较成功地展现了所扮人物的鲜明个性。尤其是叶派小生朱福俊朗潇洒,唱功扎实,文武兼擅,表演细腻,富有很强的艺术创造力。

成都市京剧研究院和重庆市京剧院联合创排的印象京剧 《薛涛》,以 “十话”的形式描述了唐代生活在成都的女诗人薛涛桀骜不驯、命运多舛的坎坷人生。她没有在权力的揉搓压榨下屈服颓废,却被删删来迟而又刻骨铭心的爱情所捕获,终因爱情幻灭所带来的心灵崩溃击倒,痛不欲生之后的大彻大悟,以及由此产生的冲击力,具有 “印象京剧” 的美学质感。“孔雀 “这一角色的设置,既是薛涛的心灵映像,又是跳出来的外部视角,可以用此反观薛涛的自身悲剧、心灵创伤与撕心裂肺之痛,更是超拔脱俗的生命哲思,全剧舞台节奏贯穿统一, “百叶窗”式舞美设计简约空灵,不仅有功能性作用,而且带有隐喻性象征。剧中大量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把唱词和对白投送在舞台上 “百叶窗” 的景幕上,艺术效果奇特。京剧名角刘露扮演薛涛和周利扮演孔雀,都很有舞台表现力,相当精彩,可圈可点。

 

第十届京剧艺术节历时 38天,使成都等地的京剧观众大饱眼福和耳福,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之余,主办方还组织召开了 21 “一剧一评”、6 场主题和专题研讨会,举办京剧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从全国遴选出编剧、导演、音乐创作、舞台美术创作、评论等专业方向共计 37名优秀中青年创作人才进行培训,相信这些举措的推行,必将助推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页剧照由苏莲托拍摄

 

作者秦华生: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艺术研究所所长、梅兰芳纪念馆馆长。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