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卿笑菡14岁)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23-03-27 | 3827 次浏览 | 分享到:

                                                                卿笑菡 

大清早,总是能看到爷爷坐在窗前奋笔疾书的模样。看那挺拔削棱的背影,我知道爷爷又在写作。他写他的爷爷,我的高祖。高祖因在家中排行老二,故称卿二老师。听爷爷说卿二老师生前是中医,悬壶济世,两袖清风。每逢爷爷讲起卿二老师的故事,总是神采飞扬,那双细狭的眼,忽而褪去风尘与浑浊,迸闪着敬佩与怀念之光,那般清澈而明朗。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名医,也是为了让更多人传承他的大爱精神,爷爷从去年起就动笔起稿,四处搜寻卿二老师生前事迹。卿二老师故去多年,再寻往事,必有诸多不易。爷爷孤身一人,坐上返回故乡的高铁,顶着满头银发熠熠,怀揣烈烈赤诚之心,奔波往返不知多少回。爷爷探访故里老友,两个老人拉开往事的帷幕,将仅存的记忆碎片拼成一帧帧感人画面。


爷爷为寻找一张卿二老师的照片,从家人、朋友、同事,一切有迹可循的人问起,往来奔波,不厌其烦地翻开一本本尘封的相册,从全家福到工作照,苦苦搜寻,不敢漏过一处细节。不知是不是爷爷的精诚感动了上天,就在他几欲放弃之时,偶然之下,爷爷得到了一张小小的、模糊的、仅存的更是于爷爷意义非凡的照片。爷爷回来时,手舞足蹈,宝贝似的把照片给每个人展示。那一刻,我看到他的白发也在飞舞,爷爷,高兴的像个孩子。我接过爷爷手里高祖的照片,模糊中依稀可辨认出他的眉眼。那是中国人的眉眼,温柔和顺的情态,坚定有力的目光,正如他们的温良品性,与坚毅得有些固执的作风。爷爷曾告诉我们,卿二老师高寿的秘密就是他从不与人生气,他一生都在奉行大腹便便的弥勒菩萨的一句话,“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卿二老师曾结合他的行医经验与潜心研究,编制过一部独家医书,却在晚年搬家之时被一个徒弟偷走。那可是卿二老师一生的心血,就这样被他人窃取了。家人都替他着急,他自己反倒安慰起别人来,“写出来,就是为了治病救人的,在谁那里,不重要。” 我看看高祖,听着爷爷的话,恍惚间,他们好像是同一个人,都用那样的眼睛,慈祥地望着我。


一次途中,大雨滂沱,爷爷为赶车不慎摔了一跤,但他仍镇定自若地回来了,说只是有些擦伤,并无大碍。这把我们吓得不轻,老人的骨头极脆,易折,一个不小心,便有瘫痪的风险。听着家人的担忧,爷爷还炫耀似的安慰道,“放心吧,卿二老师可一直在天上保佑我呢!”我忽然发现,爷爷对高祖的称谓,几乎全是“卿二老师”,而不是“爷爷”,这是为什么呢?“爷爷”难道不比“老师”更为亲切吗?我不知道了。难道说,爷爷对高祖的敬佩与崇拜之情已然大于了亲情吗?我无从得知了。


看着爷爷的背影,我想,爷爷寻的是什么?仅仅是那段回忆,那个先人吗?远不让于此,他寻的是根,我们家族这棵参天大树的根,那些经历过风雨晦然,却仍然坚韧生长,至今仍无限延伸的根。他知道自己也终将成为那根的一部分,而我也知道我终将成为他那样的寻根人。


近来,人们都在说“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我们所自信的是什么?是世上仅存的表意文字汉字,是名扬万里的中国“四大发明",是传承千载的唐诗宋词……但这些都太深奥,太广泛了。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记录好先人的光辉岁月,讲好自己的家族故事,传递好家族的传统与家风,便是一种“文化自信”。只有传承好每个小家的文化,才能筑成“自信”的大国。

“唯有向下寻根,才能向上生长。”

 

(卿笑菡14岁写于成都)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