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辆马车(山如黛)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8-11-04 | 5188 次浏览 | 分享到:

                                                                             山如黛
                                              

                             薇与佐伊公众号 授权



                                                                                     寻找一辆马车,


重温一份年代记忆

 

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寻找一辆马车,一辆70年代“哒哒”在富顺西门马车站至邓井关沥青路上的绿色马车。

知道这是幻想,历经了50多年的变迁,除非去了博物馆,即使是钢浇铁铸的也是废铁残片了,何况还是一辆木制马车?但我仍想找到它,哪怕是一张发黄的照片。

 

翻遍了富顺老照片集,访过了朋友圈,从马家冲、后街巷到十字岭的同学朋友,甚至县文化馆的学弟,都没有那辆马车的影像。也是,那个年代,玩照相机可算奢侈享受了,普通人家拍照谈何容易。

于是寄希望于万能的“百度娘”,可千搜万寻总也觅不见那辆马车的容貌。文章插图中的马车也只是有它些许的影子而已;或许那就是一辆富顺拥有产权的富顺造马车,网上自然不会有雷同款。

 

那是一辆客运马车,大概载客15人。长方形绿色木板车厢,15张像极了幼儿班的绿色矮靠椅有序地安放在车厢里,尾部或是车头后侧,有一个木板小梯用于上下客人;车顶上巨大的帆布蓬把座厢笼罩得很规整,左右两边还悬着可以开合的绿色帘布;车头就是驾驶室,有赶车人的座位、操纵杆以及23匹被缰绳牵拉着的威武的大马。

 

就是这辆绿色的大马车,在我上小学的日子,在父母无暇来县城探望的时候,会载着我们到邓井关,再随等候的父母或邻居回家,运气好还能搭上顺路的蔗糖货车,但多半是穿过邓关狭窄的偏街小巷,步行几里山路回到李家湾。

马车站在富顺西门上,从寄住的江家巷周婆婆家去还有好长一段距离。

 

马车站有些简陋然高大宽敞,马棚里有许多毛色各异的大马,有的低头在料槽吃甘草,有的默默立在栓马柱旁,偶尔松松蹄子,轻踢两脚,或者甩甩尾巴驱赶蚊虫;叫人印象深刻的是马儿那一双双乌黑的特大眼睛,安静温柔,即使在掌马蹄钉的时候。

我那时很不明白,往肉脚底上钉铁块,马儿居然不挣扎不嘶叫,依然那样顺从;我很担心马儿疼痛,看着师傅们用刀削马掌、用铁锤钉铁环钉子,很有些不忍,甚至想自己是不是不该坐马车。

 

后来知道,那是在替马穿铁鞋,保护马蹄,避免奔跑中被地面蹭伤。马虽不能言语,但它们一定是懂得了主人的用心。

乘坐这种马车的感觉确实是很惬意的,马车票价二角肆分。

品字形列队的三匹大马在车夫的吆喝声中,或昂首奋蹄或舒缓迈步,哒哒哒的啼声伴着车厢有节奏地颤动共鸣着,没有刺鼻的柴油汽油味儿,没有震耳的机械嘈杂,绿色的窗帘随风飘动着,座椅上的乘客悠闲地随车厢摇晃着闭目养神,我喜欢探出头去张望:

 

奔跑状态的马,鬃毛飘飞,棕、黑、褐色的毛皮在阳光中闪亮;弯弯曲曲的泥结石公路边上,三五成群的道班工人,穿戴着工作服和手套,有的席地在碎石堆前敲砸石块,有的在修补路面的坑洼;散布在山坡沟谷中的晨光厂时隐时现、一片片农田、一座座杂树丛生的山坡都迎风退向身后,如一幅幅画。

 

后来,泥结石路变成了油亮亮的柏油路。夏日,经过阳光暴晒,路面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沥青味儿,脚踩上去软乎乎的,还有些粘鞋底。

这时我大概已上了初中,人长大了,脚力也足了,周末回家常与糖厂子弟相约步行柏油路。有时,为了省劲儿,循着哒哒的马蹄声,我们老远就开始注视着即将驶过的马车,选择一个缓坡地段,待马车擦身而过时,一下拽住马车后厢板的某个部件,让马车拉着一路奔跑,但谁也坚持不了太久,不一会儿就累得满脸通红,直喘粗气,毕竟两腿无法跟上四轮的速度。

 

这辆马车不知运行了几年,被一辆人称“布拉客”的客车替代了。记忆中那是一辆中型客车,造型显得有些笨拙憨厚,似乎也是一辆富顺制造。

今天,西门至邓井关的那条并不笔直的柏油路变成了宽阔的大街,街边修建的住宅、商铺几乎连成了一片,西门和邓关似乎已没有了距离。

 

回响着哒哒马蹄声的沥青路消逝了,戴着顶盖的绿色厢式马拉车也永远不能再见了,不过,当我写下了上面那些文字,忽然觉得,我已经找到那辆马车了,它泛黄的照片不就挂在记忆的墙上?


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