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概况
云南民族民歌(刘竹)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8-01-04 | 7712 次浏览 | 分享到:

                      滇土艺韵 民歌

                                 (作者授权)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刘竹

                   
本页民歌目录:                        
  1.汉 族 民 歌 2.   3.   4.   5.  西  6. 

             概  说
  在云南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歌唱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它。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要以歌声倾诉心中的衷情;生产活动中,人们要以歌声传授生产经验,激发劳动的热情;丧事活动中,人们要用歌声悼念亡人,祝他在另一个世界里平平安安;若是碰上了婚嫁和大喜的节庆日及丰收的庆典,云南秀丽的山山水水,更是被歌的海洋所淹没。由于历代反动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压迫,也由于地理、历史等条件的限制,云南有许多的少数民族没有文字,那么歌唱对这些少数民族来说就更为重要了。他们一股都要靠一些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用长篇的叙事性民歌,向本民族的年轻一代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礼仪知识等等。据说,在解放前,傈僳族人打官司用的也是唱歌的方式,原告和被告要用唱歌申诉各自的理由,而调解人也是用歌唱的方法进行调解裁决,他们甚至这样说:“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由于民歌在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在许多民族中,小孩子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已开始跟着长辈们学唱歌了,而学识渊博技艺不凡的歌手,总是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的特别尊敬的。
  云南民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丰富。它包括了各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包括了宗教祭祀、婚丧嫁聚、吃饭穿衣、礼俗村规等所有的一切生活。比如在傈僳族的民歌中就有生产凋、逃婚调、打猎调、盖房调、收获调、牧羊调、打官司调等等。在普米族中有讲述历史传统的《创世歌》、《族源歌》;有婚丧年节时唱的〈宴席歌〉、《开门调》、《送亲调》、《出嫁歌》等习俗歌;有反映劳动生活的《天亮曲》、《放牧歌》等等。这些丰富多彩无所不包的民歌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今天研究各民族人民的历史、风俗习惯、社会状态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云南民歌不仅是云南各民族音乐的核心和基础,它在各民族的歌舞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又与各民族器乐的发展密不可分。它孕育了各种民族戏曲、曲艺的音乐,如汉族的昆明杨琴,白族的大本曲、吹吹腔,壮族的土戏(壮剧)、沙戏等等,也为戏曲及说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更值得一提的是,各民族民歌歌词本身就是民间诗歌,许多名闻遐尔的少数民族长篇叙事诗,如彝族的《阿诗玛》、《阿细的先基》、《梅葛》等,就是民间歌手创作的,各少数民族的民歌还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土壤。
  在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共融现象也十分普遍,不同民族由于长期的文化交流,民间音乐互相渗透、互相吸收、融合共用,以使自己的音乐更加优美、完善。比如在大理、鹤庆、洱源等县的白族民间,流传着被称为“汉调”的白族民歌。“汉调”虽是来自汉族民歌,但由于长期在白族地区流行,特别是用了白族的唢呐或是小三弦作间奏乐器,而间奏曲又常用白族唢呐传统曲调“栽秧歌”与唱腔相互融合,使之统一和谐,“汉调”于是成了具有白族音乐风格的山歌了。在西双版纳,傣族与布朗族之间的音乐共融现象也很显著。布朗族把傣族的歌舞曲“依拉贺”改造为拜年时唱的“软束”调;傣族也吸收了布朗族的“森调”,还将它与“赞哈”视为同等重要的地位。云南各民族之间音乐的融合渗透,使音乐文化在已有的深厚的传统基础上得到了新的营养,满足了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新要求,使云南的民歌,呈现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景象。
  云南民歌,一方面具有共融性,另一方面,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同是一个民族的民歌,只要是歌种不同,体裁不同,演唱的形式不同,旋律风格也会迥然不同,可谓千姿百态,争奇斗艳。

            1.汉 族 民 歌
  云南汉族的民歌大约可分为山歌、小调、劳动歌、舞蹈歌4大类。汉族的山歌在不同的地区也被称为“调”或是“调子”“腔”,这类民歌人们常在山野、田间演唱,要么是伴随着某种生产劳动,要么是青年男女用它表达爱慕之情。由于它是一种“山野之曲”,所以它的风格一般都比较自由、舒展、高昂又奔放。这类民歌可以独唱,也可以对唱。对唱时,由于双方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或是激起对方的激情反应,在开始唱时往往要先唱一个较为漫长的引腔,然后再接着唱山歌的主要内容。山歌是云南汉族民歌中地方色彩最为浓郁的一类歌种,且地区不同,风格又有一定差异。云南汉族的山歌大多没有固定的歌词,多半是即兴演唱,因而电最能显示歌手的智慧才华。云南汉族的山歌风格十分独特,旋律优美。如著名的《耍山调》表现了姑娘们的活泼可爱和充满青春气息的魅力,《小河淌水》悠扬柔美,纤巧细腻,甜美圆润,生动地展现了在风清月明的美好时刻,姑娘遥寄深情,思念心上人的朴实情操。此外,《赶马调》、《大河涨水沙浪沙》、《弥度山歌》等也广为流传,烩炙人口。云南汉族民歌中的小调其实就是生活小曲,数量也比较多,内容题材十分广泛。这类民歌的来源是多种渠道的,有不少源于明、清时的小曲,也有不少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族民歌。这类小调多半都有固定的传统唱词,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云南汉族的劳动歌大致包括了三种类型:一是伴随着特定的生产劳动唱的山歌;二是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为了鼓舞情绪,减轻劳动的疲劳,协调劳动节奏的号子歌,通常是一人领唱众人相和,具有鲜明的劳动节奏和热烈的劳动气氛;三是一种由专职歌手在田间伴随着众人的劳动进行的即兴演唱,曲调多半由当地的山歌和小调组合而成。云南汉族的舞蹈歌曲一般都具有鲜明的舞蹈节奏,如花灯歌舞中的曲调都是这样的风格,其中《十大姐》、《四季莲》、《英台调》等,都是人们十分熟悉的舞曲调。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汉族民歌的搜集整理有了很大的成果,而著名民歌演唱家黄虹对云南汉族民歌的传播、介绍更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她演唱的《耍山调》、《小河淌水》、《放马山歌》、《绣荷包》等云南汉族民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她曾随各种艺术团体先后访问了前苏联、罗马尼亚、波兰、朝鲜、日本、印度、印尼、缅甸等国,将优秀的云南汉族及少数民族的民歌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云南的艺术文化。                                  2.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彝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支系也特别繁多的民族,因此彝族民歌十分丰富,而且风格也多姿多彩。品种繁多的彝族民歌概括起来,大约有叙事歌、生活歌、山歌、舞蹈歌和儿歌5大类。彝族的叙事歌内容很广泛,多半是演唱有关创世造物、民族历史,也可以用在祭山、祭龙等宗教礼仪活动中。这类民歌都有较强的叙事性,音域不宽,旋律的变化也不大。彝族的生活歌也称风俗歌,更是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如有牧羊时唱的《羊调》,有结婚办喜事唱的《迎亲调》、《进门调》、《迎客调》、《饮酒调》、《待客调》,有巫婆跳神时唱的《多西调》,有耕田时唱的《吆牛歌》,还有专唱十二生肖的《十二属调》,这类民歌在民俗活动中根深蒂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山歌,俗称唱调子,它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手段。山歌的歌词——般不固定,可以即兴创作,随填随唱,所以一首曲调可以唱出许多不同内容的歌谣。彝族的山歌大都具有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跳宕不止的特点,有的曲体经彝族人民历代传唱形成了相当复杂的曲体结构,其中最著名的有石屏、建水一带彝族民间流行的“海菜腔”“山药腔”“土佬腔”和“五佬腔”等。“海菜腔”(俗称“大搬浆”)是石屏彝族支系苏尼人青年男女聚会时所唱的情歌。它是伴随着苏尼的男女青年集体进行谈情说爱的一种社交活动一一“吃火草烟”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集独唱、合唱、对唱于一体的乐段组合大型声乐曲。在“吃火草烟”的社交活动中,成双成对的男女青年尽情对答酬唱,一般以对唱为主,对唱告一段落,接着是齐唱或集体的应和。歌手在这种场合歌唱时都是用小嗓轻声吟唱,旋律委婉动听,歌词有传统的唱词,也有即兴创作的。像“海菜腔”“山药腔”“土佬腔”“五佬腔”这种结构复杂,篇幅宏大的山歌,在我国民歌中是罕见的。在彝族民间,歌与舞往往是连为一体的。彝族的舞蹈歌曲通常称为<打歌调)。打歌的“打”可以理解为“舞”,“歌”可以概括为“唱”,一边舞一边唱外加伴奏,3者结合,使得这类民歌曲调十分丰富。彝族的舞曲歌有很多体系,如“无量山系”“哀牢山系”等,体系不同,伴奏的乐器和打歌的形式方法也截然不同。就打歌的形式来说,又有“喜事幽事打歌”和“节日灯会打歌”等区别。喜事幽事因为是在村里、家中进行,所以这种打歌一般设有火塘,相对地有组织和有领头——主人特请的歌头;而节日灯会的打歌一般都不设火塘,是一种自发性、自娱性的群众性音乐舞蹈活动。彝族歌舞曲调的旋律繁多,演唱的人可以自由选择曲调,并根据个人情绪、打歌的形式、气氛和不同的场合即兴创作,触景发挥,没有任何的限制和拘束,所以往往是打歌歌声不断,乐声不止,舞步不停,调子歌千变万化,可谓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正是歌手们比口才、比智慧、比文彩的大竞赛。彝族的儿歌也极为丰富。解放前,多数孩子都没有上学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儿歌就成了向孩子们传授生产、生活经验的主要手段。彝族的儿歌一般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语言生动而风趣,曲调活泼简炼。孩子们演唱时往往是成群结队地进行,手牵着手,天真自得。
          3. 

  白族是一个文化比较发达的少数民族,在白族民间,不仅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故事,还流传着大量的山歌小调和各种体裁、各种形式的叙事歌曲。
  在白族民歌中,最受群众喜爱,流传最为广泛的是“白族调”。“白族调”这类民歌多半是在山野和田间演唱,它可以用来作为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也可以伴随着栽秧、打柴、放牧等劳动生活。这类民歌大都节奏自由,曲调或悠扬婉转,或粗犷豪放,有着浓郁的山野风味。著名的有“西山白族调”“大理白族调”和“剑川白族调”等。“西山白族调”有喜调、悲调、骂调3种。喜调节奏较快,悲调节奏较慢,骂调除了节奏快以外,还省去了衬字、衬词。西山优美的环境,陶冶了西山人民美好的心灵和卜分丰富的想象力。青青的山梁,苍翠的松林,蜜蜂、彩蝶、山岚……都对西山白族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歌词中,常常可见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赋体,许多歌词文字精炼,意境集中,主题形象鲜明,诗的韵味十分浓郁。每曲民歌由7句或8句组成,一首歌,一个主题,一个形象,易记也易唱,如《是冬啊,还是夏时光》等。这些民歌的调式色彩质朴亲切,又与白族语言的声调紧密结合,字正腔圆,顺口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大理白族调”的特点是高亢明亮,清新开朗,特别是女腔,音域、旋律的起伏跳动都很大,表现了生活在苍山之麓,洱海之滨那个开阔、壮丽的环境中的白族人民刚毅豪爽的民族性格。“剑川白族调”质朴而亲切。如主要流行于剑川的“泥鳅调”,全曲高吟低唱,起伏跌宕,有时又穿插进急促的三弦伴奏,以抒发歌唱者反抗压迫的愤激心情。而“麻雀洞”之类的小调都轻快活泼,幽默风趣。
  在白族民间,还流传着几种叙事性的演唱形式:一是洱源西山区和剑川东山区的《打歌调》;二是《青姑娘》;三是《大帛曲》;四是《本子曲》。《打歌调》一般在“打歌”活动中演唱,演唱者只歌不舞;<青姑娘)是以组歌的形式,咏唱青姑娘悲惨的命运,是一首动人心魄的反封建的悲歌;《大帛曲》也称《花柳曲》,是专门在白族传统的节会《绕桑林》中演唱的。《本子曲》是在“白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诗体裁的曲子,其中,“对口山歌”和“小调”用汉语演唱,在洱海地区的白、汉民间广为流行。这类白族民歌大都以单一的曲调演唱长篇叙事诗,已初步具备了曲艺的形式和特点。
  在白族民间,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歌会”,对白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年农历7月底,座落在剑川沙溪乡西北部的景色秀丽的石宝山,要举行一个盛大的歌会。届时,剑川、洱源、丽江、兰坪的白族、纳西族、傈僳族等纷至沓来,汇集到这里唱歌对调子,歌会日期3天,每天可多达10000人次。另外,每年农历的6月15日,在剑川的剑湖畔要举行传统的“绕海会”。这一天,剑川坝子里四乡八寨的白族人民都聚到这里,以村为单位,成群结队,绕海而行,边走边唱边舞“霸王鞭”。这些传统的节日,历史十分悠久,据考证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白族艺术交流的盛会,各地的优秀民歌、本子曲,在这里演唱后就会在更大的范围内被传播,而不太会唱调子的年轻人通过参加歌会活动后,耳濡目染,技艺逐渐得到提高,兴趣也倍增。更有不少的年轻人还当场拜师学艺,从此跨人了民间艺人的行列。在白族民间,还有“三斋不如一曲”的说法,百姓家中起房盖屋、办喜丧事等,都要邀请艺人来演唱,以求消灾免难,清洁平安,这些民间风俗活动也为白族民歌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建国以后,人民政府为了大力发展白族的民间音乐艺术,培养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年年都在石宝山举办赛歌会,每年都选拔出不少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歌喉超群不凡的优秀民间歌手,使得白族民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4. 傣  
   傣族大多居住在坝区水边,他们的民歌以优美抒情为主要特点,激昂高亢的调子比较少见。由于傣语的声调富于抑扬的变化,因此也给傣族民歌的旋律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使他们的民歌具有歌唱与朗诵相融合的特点。傣族民歌的歌词长短不拘,很少整齐方正的结构。不同的支系,不同的地区,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歌种也不太相同。
  在田间野外演唱的民歌,傣族也惯称山歌。山歌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十分广泛,按流行地区的不同可分为芒市山歌、梁河山歌、盈江山歌、瑞丽山歌、陇川山歌等,这些山歌都具有坝区山歌悠扬舒缓的特点,但也少用漫长的引腔、拖腔。“串姑娘”是傣族男女青年交际的传统活动,大多在劳动之余的夜间进行,而歌唱就是他们表达爱慕之情的主要方式,这些情歌和情歌调,有不少就是在野外唱的山歌。德宏州的小伙子还擅长手琴等民间乐器,他们边弹边唱,轻吟细诉,格调缠绵委婉。在傣族民间各种传统的风俗活动中,也离不开歌唱,生活礼俗民歌十分丰富。比如在德宏州流行的婚嫁民歌《请客调》,在金平一带流行饮宴民歌《酒歌》,此外还有“跳柳神”、祭坝神和坝鬼时专用的调子,有笃信佛教的善男信女们唱的《念经调》、《赕花调》、《净水调》、《受戒调》等。在歌舞活动中演唱的傣族民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边唱边跳,载歌载舞的
  歌调;一种是先由歌手领唱,当演唱告一段落时,再接着进行舞蹈活动。前一种大都是分歌节,并按大体相同的旋律反复演唱,节奏鲜明,后一种因为是不受舞蹈限制的即兴演唱,因而具有显著的宣叙性特色。在傣族民歌中,还有很多以叙事为主,富于朗诵性的民歌。傣族有许多著名的叙事长诗,如流传在西双版纳的《召树屯与楠木若娜》、《松帕敏与戛西娜》、《葫芦信》、《相勐》、《兰戛西贺》和流传在德宏、耿马—一带的《娥并与桑洛》、《郎鲸布》、《阿銮的故事》等。这些长诗,多半是由傣族的民间专职歌手演唱,他们是傣族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保存者和开拓者。在傣族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和生活大事件,都要请“赞哈?到场演唱助兴,人们说“没有赞哈就像菜里没有盐”。“赞哈”是师承的,想做“赞哈”的人,要备上一瓶酒、一块布和一些盐巴拜师学艺。出师时必须会唱《捧尚罗》(创世界)、《贺新房》、《佛祖巡世》、《上思茅》、《升和尚》等传统的歌词。解放前,封建领主根据赞哈的学识才能及影响将“赞哈”封为“赞哈勐”“赞哈叭”“赞哈鱼乍”“赞哈鱼先”等称号。“赞哈”演出时,两人盘膝坐地,一人手执纸扇半遮面演唱,一人吹竹笛之类的乐器伴奏,歌调口浯化,且善于适应情节的发展和情绪的变化。解放后,西双版纳等地还成立了“赞哈协会”,他们为傣族民歌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5. 西
  纳西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婚、丧节庆等重大活动,纳西人民都要用歌舞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在纳西民间广泛流行的歌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叙事歌,主要用于演唱古典民歌;另一种是短歌,包括山歌、小调等,主要用于演唱当代民歌。
纳西民歌的调子有《姑气》、《哦门达》、《四喂喂》、《阿利利》、《劳米调》等几大调子。《姑气》以诉苦或爱情为题材,这类调子只能由男女二人在山坡田野间悄声对唱,在家里是不允许唱的;“哦门达”是流传很广的古老的歌调,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土司压迫剥削的反抗,《相会调》、《欢乐调》、《受苦调》、《情歌调》等,都可以用“哦门达”调配唱。“四喂喂”素有喜调之称,一般是在婚嫁时由老人说唱,主要内容是对新婚夫妻进行赞美。此外,还有《乌热热》调。相传这个调子最初是因为一位牧羊人丢失了牧主的羊,他的许多朋友学着羊叫的声音,终于帮他找到了羊,然后又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民歌调子。《乌热热》调节奏鲜明,高亢嘹亮,气势雄浑,人们多半在劳动中,特别是在打麦子时唱,往往可以激起劳动的热情,忘掉疲劳。另外,还有一种叫《乌在在》的民歌调,是丧葬活动时唱的挽歌,具有浓郁的东巴风格。解放后,纳西族的民歌曲调又有了新的发展,《阿利利》、《劳米调》、《耆老调》等就是这时发展起来的。这些新曲调由传统的曲调变化发展而成,它们歌唱新生活,感情真挚而热烈,风格欢快明朗。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花花调》、《呀西路》、《江边调》等新的山歌调,它们主要是歌唱新生活和美好爱情的短歌,内容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
   纳西族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其中的纳西古乐,正是这个文化体系中最珍贵的一部分。纳西古乐是从“洞经音乐”和民间传统的音乐中融合演化而成的,它在丽江纳西族民间已流传了几百年,在流传的过程中,它一直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因而具有浓郁的纳西韵味。纳西古乐共有《代伍》、《浪淘沙》、《漫五洋》、《到春来》、《倒夏来》、《到秋来》、《到冬来》、《水龙吟》等20多个乐曲。这些乐曲由民间自发组织成的古乐队演奏,节奏缓慢自由,十分动听。演奏时用的乐器品种也很多,有笛子、芦管、琵琶、二胡、小锣、钹、木鱼、大鼓等多种管、弦、打击乐器。相传产生于元代的古乐《白沙细乐》(纳西语称“崩时细里”),是纳西古典乐曲的代表。“白沙细乐”共有《阿利里京排》、《跺搓》、《抗蹉》等十个乐章。这些乐章有的曲调好似白云飘渺,有的好像骏马奔腾;有的似高山流水;有的风格缠绵悱恻,意蕴无穷,抒情色彩十分浓郁。过去,《白沙细乐》一般是在办丧事和祭祖时演奏,乐队人数不固定,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1978年丽江地区歌舞团学习演奏了其中的《笃》、《一封书》、《阿利里京排》3章,并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及全省少数民族的会演,引起极大的反响。今天,演奏古乐,仍然是纳西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随着人民物质、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纳西古乐队越来越多,除老年人外,一些中、青年也加入到了古乐队的行列中,他们活跃在纳西城乡,每逢节假日和夜晚闲暇之时,都可听到他们演奏的悦耳动听的纳西古乐曲调。
         6. 
  唱歌,自古以来就是傈僳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艺术活动,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唱歌几乎成了傈僳族人民的“第二语言”,不论在各种生产活动中,还是在其他社会生活中都要唱民歌。傈僳族的歌曲多半是用叙事的形式即兴演唱,常见的调子有《白是白》、《木瓜布》、《有也也》、《瓜木熟》4类。
  《白是白》是怒江地区傈僳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民歌样式。《白是白》的演唱形式是男女群体对唱、双方一人领唱,众人唱和,男女各唱一段。每段开始时男女双方各推选出一名优秀的歌手即兴编词领唱,接着是合唱;男领男和,女领女和,如此循环不断地唱F去。在演唱中又时时伴有简单的舞步,同时还饮酒助兴,逐渐地就营造出一个气氛热烈的对歌场景。《白是白》所演唱的内容和题材主要有《朵哦》和《辖哦》两类。《朵哦》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这类题材因为与时代生活距离较大,所以不常演唱;《辖哦》原是以爱情内容为主的,但随着傈僳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提高,《辖哦》也逐渐填进了不少反映新生活的歌词。这些新词生动地表现了傈僳族人民对落后贫困的认识和不满,以及他们要改变这一切的强烈愿望,歌词的语言生动,比喻形象,易记也易唱。《白是白》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傈僳族音乐原始、古朴的基本特征。它的曲体由前后两个乐段构成,前段的领唱段是一个较为灵活的不等句式乐段:后段的唱和段是由上下两个对称的乐句构成。领唱部分陈述主题思想,唱和是主题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对比的乐段。合唱段在唱主腔的基础上,以支声方式纵向变唱,形成了节奏相同、歌词一致的二声部或三声部的支声式合唱——时分时和,以和为主。因此赋予了民歌旋律纵线色调以浓淡变化及对比的关系。《白是白》还有一种“喉颤”的独特的演唱技巧。它仅在演唱8分音符时使用,这是一种对自然进行模仿——对山羊的叫声进行模仿而形成的演唱技巧。以上种种特点,形成了《白是白》旋律的独特美感,这是一种欢快中深含悲苦之情的美,是一种抒情里透出苦涩之意的美。
  《木瓜布》是一种适合老人和中年人演唱的曲调。一般是一人领唱多人合唱,有时也用对唱的形式。《木瓜布》多半用来唱生产调、结婚调、生活故事调、打官司调和赞歌等,曲调高亢、激昂,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在演唱丧葬调时,又由高亢转为低沉,给人一种悲切的感受。
《有电也》的调子节奏风格与《木瓜布》大致相同,但有装饰变音。解放前,老人们常常用这种调子表现他们痛苦、悲愤的感情,风格深沉而感伤,也有少数人用它演唱爱情和生活故事。
  《瓜木熟》是怀念爱人、朋友,或是结婚喝喜酒,跳舞、玩耍时唱的调子,一般不用来唱长诗和故事。这种曲调旋律性较强,曲调流畅而欢快活泼,特别适宜抒情,姑娘们特别喜欢这种调子。

《滇土艺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

本栏目文字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联系作者:liuzhu09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