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概况
云南民族舞蹈(刘竹)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8-01-04 | 20248 次浏览 | 分享到:

                         《滇土艺韵》 舞蹈

                                 (作者授权)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
                
本页舞蹈目录:  1. 歌 2.  3.  4, (古 则)5.  6. 7.  8.  9. 抬 鼓 舞 10.  11. 12.  13. 舞 14.  蹉 15.  16.  17  18.  19. (木 歌)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概  说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民间,有着丰富的舞蹈资源,它闪烁着异彩,风格多样,是云南各族人民创造的精神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云南,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云南新石器遗址的发现表明,在相当古老的时期,云南的先民们已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多样的文化类型。大约在3600年前,云南开始步入铜石并用的时代。西汉时,云南青铜文化呈现出鼎盛气象,在生产力的有力推动下,云南民族乐舞开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期。楚雄万家坝出土的距今2500年的铜鼓和与之配套的编钟说明,当时居
住在滇西楚雄一带的民族,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音乐歌舞了。
  从战国到西汉时期,滇池一带的昆明地区建立了以滇族为主体的强大部落联盟,历史上称它为“滇国”。这是一个农、牧、渔和青铜业制造都较为发达的奴隶社会。从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出土的大量青铜舞器、乐舞俑和乐舞纹饰、立体装饰的乐舞形象可以看出,音乐舞蹈在滇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滇国的乐舞种类有铜鼓舞、葫芦笙舞、铃舞、羽舞、干戚舞、徒手舞、盘舞等,还有聚集多种歌舞的大型歌舞。歌舞形式有独舞,有集体舞,并且有了精于歌舞的舞司(祭司)、乐奴、乐人。这些歌舞对滇国的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传播到了东南亚一带。滇人的乐舞继承发展了滇中民族的原始乐舞,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乐舞体制,开创奠定了云南地方民族的舞蹈艺术传统,其中的铜鼓乐舞和葫芦笙踏歌流传2000年至今仍十分盛行。后汉时期,云南各民族的舞蹈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并在中原引起了很大反响。如永平年间(一世纪中叶),居住在川滇的地方白狼、檠木等民族,向中原朝廷献《慕化归义》乐歌三章,史称《白狼歌》,它含义深沉,感情真挚,是—一种可唱可舞的乐歌形式,至今它的歌词仍完整地保存在《后汉书》中。汉安帝元初期(公元114—119年)和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傣族的先民掸人部落首领先后两次派乐。人、幻人(杂技演员)到洛阳宫廷献艺,演出了吞刀、吐火、跳丸、易牛马头、分解肢体等技艺高超的节目,充分显示了云南地方民族别具—格的舞蹈特色。
  公元8世纪,南诏国政权在洱海地区崛起,南诏文化继承发展了滇文化、西爨文化的精华,至今仍被认为是古代西南艺术史上的巅峰期。南沼乐舞的主要特点是建立了完整的宫廷礼乐制度:有主管礼乐的“慈爽”,在王子及大将军的仪仗中,伎乐已成为主要部分,乐舞宴乐之风盛行,并成为南诏宫廷宴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还产生了以《南诏奉圣乐》为代表的高水平的大型歌舞。据《唐书》记载,《南诏奉圣乐》的演员多达200多人,他们身穿南诏民族服装,乐队分龟兹、大鼓、胡部、军乐4部,有男女歌手配乐歌唱,舞蹈有群舞、独舞,他们时而徒手而舞,时而执羽毛而舞,并且在表演中先后以舞形造出“南诏奉圣乐”5字,场面庞大,精彩而充满特有的地方民族风格,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进京献艺中规模最为盛大的一次。在我国民族文化的交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在民间,唱歌跳舞更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每逢白族绕桑林会到来,动辙就是上万人列队行进,边唱边舞几十里,据传所唱调子为100多种,舞蹈99套,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每逢火把节来临,南诏的白、彝、纳西、哈尼、傈僳等少数民族均要吹笙打跳到深夜,由此可见民间歌舞之风的盛行。
  元明清时,云南地方民族舞蹈的日常性、礼俗性和宗教性更为突出。凡是婚嫁、宴会、丧葬、祭祀、节会、出征、凯旋等场合都离不开歌舞。著名的有明代《百夷传》里提到的“车里乐”;产生于元代的纳西族的大型乐舞套曲《白沙细乐》;流行于彝语、白语支的《踏歌》;流行于壮、傣、佤、彝等民族中的铜鼓舞;流行于傣、纳西、阿昌、白族民间的跳大象舞和拟象舞。所有的舞蹈种类都充满了滇文化与南诏、大理文化的流风遗韵。今天的云南,早已是一个万紫千红竞相开放的民族舞蹈百花园。就舞蹈种类来看,约有300多种,几百个名称和数以千计的跳法,它们大约可以分为跳鼓、跳歌、跳弦、跳灯、杂跳这样5大类。以跳鼓为例来说,又有跳铜鼓、木鼓、竹鼓、象脚鼓、扁鼓、板鼓、横鼓、皮扇鼓、半皮大鼓、花鼓、腰鼓、六角鼓、八角鼓等等。一大类舞中,都有类似这样的衍化,于是演变出数不胜数的形式。在云南,各民族的舞蹈不仅具有了整体性和群众性的特点,而且不少的已制度化、仪式化。一种节日中带有某种祭祀性的传统活动,变成了人人信守、热爱的习俗和法规,让这些舞蹈艺术代代相传,永不消亡。
  由于云南民族众多,分布又是交错状态,所以云南民族舞蹈传统中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舞蹈的发展与民族史具有密切的关系,各民族的互相依存使舞蹈的形式与特点既有地区性,又有民族性。傣族的泼水节,山上坝子八九个民族都来赶摆狂欢;白族的三月街,四面八方几百里以外的各民族都来聚会。各族人民在美好的节日里欢聚在一起,以热情奔放的舞蹈抒发他们内心的挚情,歌舞在云南早已成为团结各族人民的纽带。总而言之,云南各民族的舞蹈绝大部分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及他们淳朴的感情和美好的愿望,反映了他们要战胜邪恶、追求美好未来的理想。当然也有一些宗教迷信色彩较为浓厚的舞蹈。但是前进与向上,构成了云南地方民族舞蹈的主体,它体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积极创造精神和美的意识,它将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

           1.    歌

  这是一种流行在云南白族、佤族、布朗族民间的古老歌舞。白族的打歌主要流行地是鹤庆西山和洱源西山。他们的打歌活动,多半在举行“本主会”或是婚礼时进行。打歌时,人们先在广场和彩棚(专供婚礼用的临时建筑)正中烧起一堆篝火。歌舞的人分为甲乙两方,每方都由一个著名的“歌头”带领,其他的人手中端一碗酒,跟随着歌头。表演的程序大致是:甲队的“歌头”唱一句,甲队全体齐声应和;乙队“歌头”答一句,乙队齐声应和。双方一问一答,唱一段歌喝一口酒,大家边唱边绕着篝火,以带有舞姿的步伐前行,一直唱到对方答不上来为止。白族打歌的唱腔比较简单,没有乐器伴奏,调子宏亮中包含着深沉的蕴味,所唱的内容多半是《创世纪》。、《打虎歌》、《放羊歌》、《采花歌》等,是一种歌、诗、舞三结合的具有原始风味的艺术形式。佤族的打歌,多半在节日到来时以村寨为单位举行。人们先按男子在内、女子在外的规则围成两圈,每一队舞蹈者由吹葫芦笙的人引导,大家边歌边舞跟在领舞者身后。在两个舞队的正中,有几个人吹笙、吹笛或是弹三弦作为伴奏。保山县的布朗族在举行婚礼时也要“打歌”。歌舞一开始,主人用托盘端出一只煮熟的猪头,于是领舞的人便唱起《猪头调》,接着把猪头放在堂屋的供桌上。随后,这位领舞人走到一块空地上,弹起三弦或是吹起芦笙、笛子,带领着青年男女们绕着圆圈,边舞边唱。他们唱的调子有《串花调》、《小翻身》、《大翻身》、《跺脚调》、《阉鸡摆尾》等。待年长者退场后,青年男女们开始对唱情歌,一直延续到天明,人们将猪头切碎后分食,“打歌”活动才宣告结束。

           2. 兵

  白族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洱源一带。现在还保留下的兵器舞有:猴刀舞、单棍舞、双棍舞、长矛舞、大刀舞6种。这些舞蹈多半是再现远古时部落间进行战争或是民族间的械斗情景。舞蹈中,有的对动物作模仿,是一种具有除妖镇邪、娱乐鬼神的舞蹈。这一类舞蹈多半在“本主节”来临时上演,用唢呐和锣鼓作为伴奏乐器。

           3.

  白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大理一带。舞蹈时,每人手执—根装上铜钺,拴上纸花的竹制霸王鞭。演员们用鞭在自己的肩头、胸前、脚等17个部位轮回轻轻敲打,动作变化又快又娴熟,同时还发出有很强节奏的响声。人们一边手执霸王鞭跳舞,一边唱着小调,唱词多半用白语,散发出浓郁的地方民族生活气息。

           4. 跌 (古 则)

  “跌脚”是一种相当古老的彝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楚雄大姚、姚安。舞蹈形式是男女牵手,转圈踏歌,上身没什么动作,只是脚下有一些简单的动作,队形从始至终没有变化,用笛子或芦笙作伴奏。建国前,昙华山一带“跌脚”时,人群中还出现一些人扮演的各种禽兽。舞蹈中最有特色的动作是大跺,十分热烈而粗犷,有的舞者还身披着羊皮,头插各种羽饰,表现了原始狩猪生活中围火取暖、烧食野味歌舞的景象,十分难得、珍贵。

           5. 

  云南牟定彝族民间的大型集体舞蹈。“跳左脚”是—种用月琴、小京胡伴奏的轻松活泼的舞蹈,跳左脚时人们互相挽着手,围成圆圈,上身没有动作,只是脚步少有变化,但是当人们从左到右地环绕踏跳时.因为身躯的坐颤引起的整个舞群的上下起伏以及高亢震耳的伴唱,却似磁石似地吸引着人们,成千上万的人加入了进来,成为彝族舞蹈中一种自娱性很强的民间集体舞。这种舞蹈无论跳什么曲凋都要先出左脚,由此而得名。领舞者一般是一个手持三弦或竹箫弹吹的男青年。“跳左脚”多半是在婚嫁的喜庆日和二月八、三月会、八月十五这些节日里举行。特别是三月会最为盛大,每年都有数万人拥到牟定县的街巷中通宵跳左脚,成了云南彝族最大的舞蹈盛会。

           6. 

  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支系阿细人民间。阿细人能歌善舞,每逢喜庆日和节日,青年男女们就要聚集在松林下的空场上“跳月”(也称“跳乐”),男子们弹起大、小三弦、月琴,吹起笛子作伴奏,同时与女子们对舞。舞蹈的主要动作是跑三步,停二板,向前一抬脚和原地转、拍掌等。阿细跳月这种民间集体舞蹈节奏鲜明欢快,旋律优美,往往为节日营造出一种欢乐无比的气氛,特别受青年男女的喜受。“跳月”的人总数一般要求是个双数,手拉手围成圆圈起舞,左右移动。也可以由两人进行对跳。现在,这种充满朝气的“跳月”舞在彝族的撒尼支系中也十分兴盛,深受当地人民和观光游客的喜爱。

           7. 

  响巴舞是云南屏边彝族支系仆家人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舞蹈开始时,先出场的是一些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他们五六人一伙,七八个一群,手拉着手跳起来。他们的手里都握着一根直径有3厘米宽1米长左右的竹子。竹子的上部约33厘米处用刀划成了细细的篾丝,下半部金黄又光亮。人们的手在这根特殊的竹棍上来回搓动,就会发生很有节奏的“嚓嚓声”,俗称“响吧”。舞蹈的伴奏除有“响巴”外还有吹洞箫、弹四弦的。按照仆家人的传统,青年们跳上一阵后就要找新伴,无论男女老少,都兴高彩烈地走进舞场,又唱又跳,共度美好时光。

           8. 

  烟盒舞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人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流行于滇南的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的彝区。这种舞蹈是因跳舞时每人手中要各拿一个竹制或木制的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同时在彝族民间又有“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名称。彝族民间有句俗语说:“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它体现了烟盒舞在当地的普及程度及人们对它的喜爱。
  烟盒舞是彝族舞蹈中水平较高、动作难度较大、形式变化较为复杂的一种舞蹈。舞者不仅要手脚并用,而且还有腰部及头部的动作;有男女双人对跳,也有十人合跳,主要伴奏乐器是用四弦。烟盒舞分正弦(母弦)和杂弦(子弦)两大类。“正弦”只舞不唱,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等动作。“杂弦”一般又唱又跳,舞蹈形式和内容都比较丰富,有的还发展成了能表现一定情节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性舞蹈,较为流行的有《蝴蝶戏水》、《鸽子哺食》、《三娘挑水》、《鹭鸶拿鱼》、《长虫扭腰》、《哑巴砍柴》等100多套。如“哑巴砍柴”表现的内容是一个封建土司霸山为王,把方圆几百里的山头划归已有,并下令除哑巴外的其他人都不准上山砍柴。于是,许多百姓扮成哑巴,结果砍到了很多的柴,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霸道与愚蠢。烟盒舞的队形变化也很有特色,除一般的圈舞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穿花图形变化和组合,比如有6人穿花、4人穿花、3人穿花、2人穿花等,舞蹈的动作与队形变化的配合巧妙而和谐,正是烟盒舞的一大风格。烟盒舞节奏鲜明、灵活多变,舞者在清脆的烟盒弹奏声伴奏下,全身都呈现富有弹性的起伏,手臂也凤凰点头似的舞动,小腿灵活而富有韧性,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色彩。烟盒舞的起源和发展与彝族人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斗蹄壳”的舞蹈动作,是模仿动物斗蹄子的动作而产生的;“踩谷种”“踩茨菇”等,是直接反映劳动生活的动作;“正弦”是由挑秧走路和上山下山的生活动作演化而来。最初人们跳烟盒舞时也没有烟盒这个道具兼伴奏的东西,只是拍着手掌起舞。后来,人们吸烟时发现,手指弹击烟盒发出的“呱、呱”声十分地清脆悦耳,可以统一舞蹈节奏,又能增加热烈的气氛,于是便边弹烟盒边起舞,这一舞蹈形式就这样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9. 抬

  抬鼓舞是流行于傣族民间的舞蹈。“抬鼓”,傣语称“光弄”,长6尺左右,前细后粗,用不会裂的整段木头挖空,蒙上生牛皮而成。为了使抬鼓不变形,还要将它浸泡在水中,用时捞起将水控净,重百十斤,需用两人抬着转圈,故名叫“抬鼓”。经过水的浸泡,敲时又抹了一层稀泥,使抬鼓所发出的声音浓重洪亮,可以传到几里外。抬鼓舞的表演者双手各握一个细长的鼓棰,当右鼓棰落在鼓面上击响抬鼓时,表演者跳跃转身蹲下,又迅速凌空腾起舞着双棰从下往上,右棰再次甩响抬鼓,右棰舞开后间隔一拍,左棰接着甩响抬鼓。抬鼓的鼓点是四二节奏,演员可以在鼓点的间隙间进行舞蹈表演。到高潮时,演员两手上下甩开,像展翅欲飞;左手击鼓时,提起左脚转半身,右手则交叉甩鼓棰,将右棰甩到脑后高举,左手击鼓毕,跳跃挺身回首。舞者不时拉开弓箭步,边击边舞,舞姿粗犷、矫健、洒脱。跳跃侧身回首是抬鼓舞的基本动作,侧身时两腿一前一后,膝弯曲,有力向前行进;双臂甩棰向左右分开,有时又向下交叉比划,扬臂挥棰,鼓棰不时交横,形成一种强劲有力的舞蹈风格。演员击鼓的动作,综合了傣族拳术的交叉斜身以及傣家传统武术套路中闪、转、腾、跃的动作,也演进了孔雀舞的双腿晃步动作,使抬鼓舞融音乐、武术、舞蹈于一身,造型新奇,给观众以极大的新鲜感,百看而不厌。

           10.  

  孔雀舞是傣族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德宏、西双版纳两地。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的关系,傣族地区多有孔雀栖息,傣家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同时还创造了优美的孔雀舞来表达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孔雀舞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在每一个傣家村寨,都会有擅长孔雀舞的。由于世代的相传和民间艺人的精心创造,还形成了不同流派,各具特色的孔雀舞。最初孔雀舞的表演者要头戴菩萨金冠,腰覆金刚面具,腰间绑上用彩纸和花布扎成的孔雀,两手用线牵上孔雀的翅膀和尾巴,并随着象脚鼓、硭锣的节奏,摹仿孔雀做出优美的动作。现今这种用于宗教祭祀活动的舞蹈早已成了群众性的舞蹈,人们不戴孔雀形的道具也能翩翩起舞。孔雀舞的内容,主要是表现孔雀漫步山林、饮泉戏水、亮翅、抖翅、展翅、开屏、飞翔等等情景,舞蹈语汇丰富,舞姿颇有塑造性,舞蹈动作很多是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形。舞蹈中,手及手形的动作很多,同一个舞姿步伐,换上不同的手形就会化出特别的一个美感意境。孔雀舞有严格的程式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余动作还有相应的鼓点伴奏,除了表现孔雀的各种生活外,孔雀舞也可表现神话故事的内容,如《召树屯与楠木女若 娜》。新中国成立后,傣族民间的这种孔雀舞,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会上,女子集体舞蹈《孔雀舞》获金质奖章,舞蹈《双人孔雀舞》获银质奖章。在全体傣族人民的爱护下,在众多艺术家的精心创造下,孔雀舞这朵民族艺术之花将会开得更加灿烂夺目。

           11. 依

  《依拉荷》是傣族民间流行的一种边歌边舞的集体舞。《依拉荷》有固定的舞曲,傣语称“甘繁”。舞蹈时要按曲填词,每句必须是3个字,而且一定要押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所以能即兴填词带领头舞的人并不多。《依拉荷》作为一种普及性的集体舞,动作简单,音乐性强,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每当节日到来或是喜庆的日子里,傣家男女老少就以跳依拉荷为主要娱乐活动,依拉荷那热烈的伴奏乐声和奔放有力的舞姿,使傣家村寨充满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12.

  象脚鼓舞是傣族民间流传最广且最有特色的男子舞蹈。傣族的象脚鼓有大(长)、中、小3种(详见乐器介绍部分)。长象脚鼓的舞蹈动作不多,以打法变化、鼓点丰富见长。可用1指打、2指打、3指打、掌打、拳打、肘打,甚至可用脚打,用头打,舞蹈多半是由一人表演,或者作为其他舞蹈的伴奏。中象脚鼓的打击方式—般是用拳打,也有的用槌打,一般是打一下为一拍,没有更多的鼓点,有的也采用左手加打弱拍的方法。小象脚鼓舞的舞步扎实而稳重刚健,大动作及大舞姿比较多,舞蹈时人数也没有限定,人少时两人一对的对打起舞,人多时就围成圆圈边打边舞。小象脚鼓舞在西双版纳比较常见,它舞步灵活跳跃不止,以斗鼓和赛鼓为特点,在斗和赛中演员要非常地灵活;或进攻,或机智的退让,最后以抓住对方的包头或帽子为胜利者,形式多半是二人对赛。象脚鼓舞在傣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十分重要,在难得的休闲时刻和节日,及赛鼓盛会到来时,身背象脚鼓的小伙子从各村寨赶来,跳起矫健、活泼欢快的象脚鼓舞,在喜庆的日子里,掀起一个个狂欢的热潮。

           13.

  麒麟是纳西族人民理想中吉祥的动物,人们要在新春佳节里表演麒麟舞,以此祝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国泰民安。麒麟舞是一种大型的民间多场舞蹈。表演中所出现的各种动物,都是由专门的工匠用竹子扎编成形,外面糊上纸,再绘上各种图案和花纹,里面点上蜡烛,显得光彩绚丽。除夕夜终于来临,到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观看表演的人们围成一个大圆圈,中间摆放着一个方桌,四周点上各种花灯。表演即将开始前,一位慈祥的白发老寿星上场了,他的手里拿着一根拐杖,称为神杖,人们认为它可以驱除恶神,帮助善神,保护吉祥的动物。当老寿星宣布舞蹈开始后,20个手提花灯的孩童欢快地涌进场来,他们表演着各种花样动作绕场一周,紧接着是两个男孩分别骑着一红一蓝两匹马,表演了一番骏马奔驰的舞蹈。接下来白鹤和梅花鹿上场了,即“鹿鹤同春”的意思。白鹤由人表演,套上了道具,演员模仿着鹤,徐徐从场地边缘接近四方桌,当“鹤”跳上桌后就灵巧地用各种动作向观众们点头致意。扮演梅花鹿的演员身穿—件有花纹的短外衣,头上是鹿头道具,“鹿”必须从地面跳到桌上,又从桌上翻滚到地面,动作迅速而利索。下一场的主角是麒麟和凤凰。麒麟由两人扮演,一人专演头部,一人演身体部分,两位演员步伐默契紧凑。“麒麟”先面向观众绕场一周,然后跳过方桌缩起身体,仰面朝天,望着天上的月亮,意为“麒麟望月”。凤凰的全身都用红纸裱糊,凤尾和凤翼的边缘扎着绿绸,它张开翅膀徘徊在麒麟的身边,意思是“麟凤呈样”。最后上场表演的是赶着—对牦牛的农家夫妇,表示牧民们一年四季在山上放牧,春节这天赶回家拜年。牧民夫妇在台上说了很多吉祥如意的话,互相祝贺,然后他们牵出一头母牦牛,绕场一周后又牵出一头小牦牛,表示母牛生下了小牛,象征着六畜兴旺,舞蹈便结束了。在纳西民间,从除夕夜到正月十五,是人们表演麒麟舞的盛期,正月十六的晚上,纳西族就要举行送麒麟的仪式,在隆重热烈的仪式里,将舞蹈用的全部动物道具焚掉,表示麟风已经返回了天国,等第二年春天再回来与人们同庆佳节。

            14. 筚

  “筚篥蹉”是纳西族的民间集体舞蹈,因为它用的伴奏乐器是一种叫“筚篥”的短笛,“蹉”即“跳”的意思,故称“筚篥蹉”,若是用芦笙伴奏的话就叫“芦笙蹉”了。筚篥蹉这种舞蹈具有浑厚刚健的特点,人员不限,舞蹈时气氛也很热烈,跳舞的地点也不受限制,十分随意。只要是喜庆节日,青年男女们就相互邀约在一起跳筚篥蹉。舞蹈开始后,先登场的是手拿筚篥(或是芦笙)的人,其他的人手挽手尾随在他的身后,人们随着乐曲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着舞姿,越跳气氛越热烈。据说,筚篥蹉起源于古代纳西族的迎客礼仪,相沿至今。

             15, 

  “阿丽哩”是纳西族民间的集体舞蹈,具有欢快而令人轻松的特点。每当节假日来临,纳西人民总是欢聚—起,围成圆圈,—人引吭高歌领唱,大家热烈唱和,边唱边舞。阿丽哩的曲调是固定的,歌词内容是即兴创作的,大多是表达人们的欢乐心情,五言一句,先唱后3字,再从第一字唱起,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深受纳西人民的喜爰。

             16. 东

  纳西族人民有首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他们有900多年历史的东巴教,拥有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用纳西象形文字写成的《东巴经》,形成了特有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东巴经中的《蹉模》,就是专门记述舞蹈的经书,其实也就是舞谱了。书中用纳西象形文字和标音文较为完整系统地记录了东巴舞的内容、跳法,以及所用的道具服装等等,在中国以至于世界的舞蹈艺术宝库中,都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当然也有的东巴舞没有记载在《蹉模》中.但仍保留在东巴们的记忆里。东巴舞的种类主要有5大类:第一类是神舞。东巴所信奉的神,最尊贵的是萨根喂德《玉皇之意》,其次还有1条臂的海渣喂拍、9头18臂的—根阿高等,有几百个之多。每个重要的神都有近似它们品格相貌的舞蹈动作,有的还编成了展示他们性格的动作组合。这些所有的神就在祭龙王舞和祭鬼驱鬼的宗教祭祀舞中出场,被正面地或是反面地表现出来:比如在驱鬼舞中,为了揭露鬼的所作所为,东巴先做一些模拟性强的动作,表现鬼的习性和净狞的面目,然后东巴摇动法铃,甩功长刀,跳各类神仙的舞蹈,以示借神力驱杀鬼域.舞蹈样式多变,充满—阴沉肃穆的气氛。第二类是鸟兽虫舞。鸟舞如孔雀舞、白鹤舞等;兽舞如白马舞、白羊舞.牦牛舞、青龙舞、大象舞、鹿舞、毫猪舞等:虫舞如金蛀舞等。鸟兽舞蹈是纳西先民早期生活的产物,原始的模拟痕迹十分明显,浸透了原始先民的幻想色彩和浪漫主义情调。在舞蹈中,人们赋子了这些鸟兽虫以特殊的涵义,如金毛蛙象征创世,飞龙则表示神仙来自渺冥的天界.神力无边。舞蹈动作有直接的模拟也有抽象的表现.娱神也娱人。第三类是器物舞,如法杖舞、鹰爪舞、鹰翅羽舞、降魔杵舞、铜灯舞、火把舞等,这种舞蹈以腿部分的动作变化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第四类是战争舞。战争舞纳西语称“戛聪”,意为胜利舞。跳舞的人们或手握了刀叉重现短兵相接的场面,或身穿盔甲手持弓箭和长剑表现战神们勇猛无比的英姿,也有的是表现鬼神间的战斗。第五类是踢脚舞,这种舞蹈的动作上要有平步,躲步、转步、跺步以及2人对面踢跳等,是东巴跳神舞中与民间集体舞“打跳”最为接近的—种舞蹈。东巴舞用鼓铃、锣声数节拍,大都四分之二拍,多半跳得慢而安祥,从容不迫。在渐渐转为快速时。会出现即兴式的自由节拍,但只是片刻又回到原来的规整的节奏上。历史上,纳西族曾长期过着随畜迁徙,出则以牛羊为伍,饥则以鸟兽为食的原始生活。由原始的乐舞演变而成的东巴舞系,足纳西先民精神文化的生要组成部分。由于它被纳入了宗教,所以使得它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并得到了很大发展。纳西象形文字及东巴教形成之时,正是纳西族原始社会解体而逐步向阶段社会过渡的时期,此时中原特色的乐舞又直泻而下与之交流在—起,使东巴舞既浸透了古老土地上水草牧土的芳香,充满了纳西先民劳动繁衍的生活气息,同时又具备了—种广博的气势。多数东巴舞的文学构思与舞蹈造型具有典型性,四肢伸缩自如,舞动的幅度也比较大.时而疾动中戛然而止,时而舞风由刚健突转为柔婉,变化莫测,韵味悠长,舞姿具有雕塑的静态美与动感美。虽是宗教舞蹈,却好似村人跳舞,保持了一种淳朴浑厚而典雅有致的舞蹈特色,它已经从原始乐舞的粗朴随意中脱胎出来,进入了规范化的较高级的阶段。它有舞谱、舞师(东巴),每个跳神道场都是各种舞的组合,舞中普遍有了情节,突破了情绪表达的框框。舞蹈者一般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学习,不允许随心所欲的跳法,总之,浓郁的原始气息和十分严格的舞蹈规范构成了东巴舞的风格特色。这在云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中是十分特殊的。

           17. 

  白鹇舞是哈尼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元阳、元江的哈尼族聚居区。它因模拟白鹇鸟的姿态、动作而得名,因为舞蹈时要双手拿扇,所以在民间也称“扇子舞”。在元阳、元江一带,白鹇鸟比较常见,它们常常成群地飞到林中的空地或是溪水边嬉戏、饮水、起舞。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贫病交加的老人倒在树下,—只美丽的白鹇鸟看见后,就四处飞翔寻找珍贵的草药,用咀送给老人吃,老人病好后,白鹇鸟才飞走了。为了感激善良的白鹇鸟,老人摘下芭蕉叶模仿白鹇的翅膀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哈尼人民把白鹇鸟视为聪慧、善良、吉祥的象征物,对它怀着深深的崇敬之情。白鹏舞风格恬静而优美,在稳沉的钅芒 鼓伴奏下,在均匀颤动的韵律中,舞蹈表现了白鹇在林中漫步觅食,在溪边饮水,嬉戏玩耍,亮翅飞翔的内容,舞姿优美,舞蹈语汇丰富多彩,尤其在单腿重心上的空中舞姿和动作较多,技巧性较高,是哈尼舞蹈中比较成熟和完整的一种表演性舞蹈,它寄托了哈尼人民的美好愿望。

           18. 

  木雀舞,哈尼语称“阿依搓”,原是一种宗教性的舞蹈。木雀舞是送葬舞蹈,在过去必须是做过官,而且献祭了3头牛的人才可以享受。跳木雀舞的是专门的舞师,舞蹈动作有12套,都是表演性的,且每套都有固定的内容。如表现死者在世时头戴官帽的威风即为一套;表现他统帅部属的神气也是一套;表现他的功绩显赫又是一套;等等。每一套中有固定的基本动作,也有即兴发挥的动作,通过这样一些舞蹈,表现死者生为人杰,死为鬼雄,可以到阴世中享福。舞前,舞师要用木头雕刻两只生动的木鸟,舞蹈时两位舞师一手举木雀,一手舞扇子作为领舞,通常还有4、6、8、10这样数目的人作伴舞。做伴舞的人们手拿一个竹串板,鱼贯尾随舞师舞蹈,形成圆的队形。竹串片是用手指样细的竹片经皮条、绳子穿成,下边连着一个宽的大竹片,类似于金钱板,伴舞的人们一边舞一边抖动竹片串,打出“口夸 口夸 口 夸、、口夸 口夸 口夸”的节拍,依节奏而起舞,其舞蹈动作有跳、腾、跌、扑、前仰后合,复杂多变,有较高的技巧性。今天,木雀舞已被文艺工作者改编上演成为娱乐性舞蹈,改编的木雀舞既充分发挥了原舞的拟象及表现特点,又比原舞更加灵活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19. (木 歌)

  木脑又叫“木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舞会,会意为“大家跳舞”。木脑本是景颇族祭祀天鬼木代的仪式,后逐渐演变为节日活动,每逢战斗胜利、五谷丰登、婚嫁喜庆及节日,都要举行木脑。盛大的木脑会—般都安排在农历正月中旬以后的几天,口子要取双数日忌单数日。举行木脑的那天,景颇族人人身着盛装,一早就汇集到木脑广场。广场的中心竖着高高的木脑柱。木柱是用高约20米的两块木栗板构成,右侧的木板上画着蕨菜,象征闭结一致,勇往直前,左侧木板上画的是—个四方形等分成3个三角形的图案,分别涂上3种颜色。两个木柱中间交叉着两把大刀,是景颇人民英勇、刚毅性格的象征。在广场两旁还有高8米左右的木板,上面画着各种有趣的图案,象征着子孙的兴旺。上方的横匾上画着喜玛拉雅山,据传那就是景颇族的发源地。下方的横匾上画着农作物和家畜,是幸福生活的象征。同时,两旁高台的木桩上还挂着8个直径l米左右的钅芒 锣.两个长2米的大皮鼓和其他众多的乐器。舞会开始前,—队景颇男女子捧米酒、糯米、红枣等物品入场,代表本民族向前来参加舞会的各民族同胞,致以最热烈的欢迎。接着,威武剽悍的景颇男子对天鸣放火炮,宣告了盛会的开始。霎时,高吭的旋律鼓乐顿起,在“哦啦!哦啦!”的欢呼声中,数以万计的人们迈着刚健的舞步进入舞场。那剽悍的男子手持闪亮的长刀,似出征的勇士;丰满美丽的景颇姑娘舞动着手帕和彩扇,似翩翩起舞的蝴蹀。被选做“脑双”的姑娘(有的地方是选德高望重的老年男子),头戴孔雀羽毛的饰物,胸佩项链,衣饰华丽,十分出众。在“脑双”的身后跟着成千上万的人们,他们踏着鼓点,合着节拍,越跳越欢。舞队时而仰首前进,时而低头迂回,头摆—尺,尾甩—丈,宛如一条翻腾的巨龙,气势磅礴,无比壮观,人们通宵不停的跳,尽情地抒发着心中的欢乐。

           20. 

   刀舞是景颇族民间男子的舞蹈。长刀是景颇族男子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红毛线织成的长刀背带,再加上五彩缤纷的小绒球,把景颇的男子汉们打捞得英俊又威武。长刀不仅是人们防身和劳动的用具,还是他们心爱的装饰品,刀舞是在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赋予刀术劳动、战争、庆祝等社会生活内容,从而使刀;长成为—种表现思想感情的舞蹈——刀舞。景颇族刀舞的跳法主要有3种:—是反映生产过程的。人们先在舞场中心交叉放上两把木制长刀,表演者随着音乐声翩翩起舞,双眼注视着地上的长刀,用多变的舞姿尽情地抒发景颇人民对长刀的深厚感情;演员在舞蹈中双手逐渐伸向长刀,接着迅捷地抓起长刀轻盈起舞,他以展、收、快、慢的刀舞语汇,生动地展现了景颇砍、种、收的生产活动,表达丁劳动的艰守和收获的喜悦。二是反映战争格斗的刀舞,主要形式是单刀舞,也有双刀舞。表演者挥着刀龙腾虎跃,用刚健而有节奏的舞姿再现战时进攻、防守、白刃厮杀的激烈的战争场面。这类舞蹈造型优美,舞蹈中身体平衡,表现了景颇男子勇猛剽悍,、不畏强暴的英武形象。三是节日欢庆的刀舞。这类舞蹈可由单人表演,也可由多人表演。小距硭敲起,发出“哆、哆”的响声,象征着磨刀时发出的水响声,于是表演者便跳起了磨刀舞,当刀子已被“磨”得锋利无比时,舞场开始沸腾起来,大家欢快地挥舞着长刀起舞,节日的狂欢达到了高潮。刀舞的伴奏乐器,有的只用笛子,有的用木鼓或象脚鼓,也可用硭和镲,或是各种乐器齐伴奏。刀舞的笛子曲调并不固定,只要有跳跃旋律的曲调就行。但打击乐器的伴奏却有固定的格式,为了使小硭发出半音,伴奏的人要捏着硭敲,打击乐的伴奏是:鼓是:崩塔|崩塔|崩塔腊腊||;镲是:撒镲|撒镲|撒镲镲镲||;小硭是:哆哆|哆哆|哆哆||。由于景颇的刀舞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它引起了专业艺术工作者的重视,中央和省、州的文艺工作者多次深入景颇山,学习刀舞。德宏民族歌舞团改编创作的《景颇刀舞》,曾在1979年荣获云南省创作调演—等奖,并在1980年全省少数民族汇演中获“优秀节目奖”。

           21.

  芦笙舞是拉祜族的传统广场舞蹈,具有宗教祭祀与自娱相结合的特点,因其伴奏乐器为芦笙而得名。芦笙是拉祜民间最为普及的乐器,男性中无论大人小孩都必备无缺。芦笙舞也是拉祜民间最为普及的舞蹈。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在民族节日和重大的庆典活动中表演,要求按一定的程序跳完所有的套路,属于宗教礼仪活动。另一种是在婚丧场合和一般娱乐场合进行,没有固定程序,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增减。宗教性的芦笙舞主要于农历八月十五在寨子的“神林”里表演,春节期间在寨内家庭和广场举行。舞蹈的主持者家长或村寨首领选定一位德高望重、舞技全面的老人或是成年人担任领舞。主持人先在家里摆一张篾桌,桌上放一箩谷种,一对粑粑(象征太阳、月亮),一对蜂蜡,一对香,一壶酒和一块猪肉,这便是敬献给神灵的供晶。接着,主人为领舞的人拴线、敬酒,然后,所有的舞蹈者围着供桌跳起了《嘎祭》,之后由一人端供桌,其余的舞蹈者跟着他跳到了庭院外,继续跳着祭祀舞蹈,表现生产生活的舞蹈和模拟动物的舞蹈,此时,其他的人可以随意加入到舞队中参与舞蹈。最后舞队跳着《嘎祭根》和《收财进家》的舞蹈套路,从庭院外回到屋里,象征着福气已进入主人家。舞蹈结束后,领舞为主人拴线以示吉祥,而供桌上的谷子则被当作吉祥的种子留待春播时种到田里。芦笙舞的形式,保留了很多原始古朴的艺术风格,男子们是手持芦笙边吹边向逆时针方向跳,妇女们则在外边手拉手上下甩动,踏着舞步作伴舞。芦笙舞不限人数,由一位领舞率领着全体参加者变化各种舞姿和舞蹈的节奏,部分模拟动物情趣及姿态的舞蹈就由单人、双人或三人等用许多技巧性的舞蹈动作配合完成。芦笙舞动作的主要形式有走步、踏步、蹲步、绕脚和身段的俯、仰、摆、转等,节奏有张有驰,动作幅度时大时小,表演手法时而逼真细腻,时而夸张洒脱,形成一种集粗犷深沉、自然豪放、灵活柔美于一身的艺术风格。

           22. 

  摆舞是拉枯女子的自娱性舞蹈,流行于云南澜沧、孟连的拉枯族聚居区。拉枯的摆舞主要表现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的情趣,共有81个套路。摆舞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只要妇女们高兴,聚在一起就可以舞起来,如果是碰上了节庆日,当然就更是盛行了。摆舞的表现形式大约有两种,一种是“步伐型”,它的舞法是以—字队形作前后左右的调度,以踮、跺、摆、划、踢、小跳等丰富的步伐为主,再配上不同幅度不同方向的甩手动作,以表现各种生活的场景和人们欢乐的情绪,风格稳健而热烈;另—种是“摆手型”,舞队要作逆时针方向的围圆,接着要么向圆心进退,要么两个圆圈的舞队相互穿花。这种摆舞以手臂和肩的上下摆动为主,模拟出各种生产活动的情绪和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舞蹈的人们多以膝部关节富有韧性的上下屈伸,小踮步配合着双手的摆动,形成了摆肩和整个身段向上延伸起伏的动律,风格轻快而舒展。舞蹈的伴奏多半是由舞蹈者各自拿着各种乐器如象脚鼓、硭、钗等边舞边伴奏,而敲打象脚鼓的人就是领舞。她要负责改换套路和节奏的快慢,有时也有男子在场外伴奏。有的摆舞却以吹口琴作为伴奏,曲凋流畅欢快,别有—种韵味。现在艺术研究者们收集到的套路有:拜年、扫地、讨福种、舂米、筛米、背水、洗菜、吃饭、洗碗、砍柴、背柴、盖房子.挖地、栽秧、割谷、摘果子等等,可以说所有的生活场景应有尽有,充分表现了拉枯女性的勤劳能干和创造智慧。

            23. 

  “锅庄”(亦称歌庄、锅桩)是藏族民间十分普及的—种歌舞形式:锅庄是—种表示吉祥欢乐的舞蹈,每逢节日或是劳动之余,人们都少不了要跳锅庄。青年男女们淡情说爱也常常用锅庄来传递衷情。特别是7月里青稞成熟,人们欢度丰收的“望果节”时,跳锅庄更为盛行,锅庄的跳法很多,主要的有相会锅庄,表达的是姐妹兄弟相聚歌舞,以象征吉祥如意和幸福欢乐。有结婚锅庄,它的调子多达上百个,要从夸姑娘、送姑娘唱起,直唱到祝祷未来,舞亦随词曲错综变化,从朝至夜,热闹非凡。有盖房锅庄,它的唱词及舞蹈动作要表现从选宅到房屋落成,主人进新房的全过程。此外还有问答锅庄、节日锅庄等。藏族跳锅庄不限人数,地点也没限制,院子里、广场上、室内的火塘边都可以跳。跳时要分为甲乙两队,排成行列,跟随领舞的人围成圆圈,从左到右,边歌边舞,双方—问一答,相互呼应,如果是两个村比赛,场面就更热闹了。赛锅庄前大家先齐声唱道:“我们像孔雀和风凰,聚集在吉祥的地方,在这幸福的时刻,跳起了欢乐的锅庄……”这是“相会锅庄”的引子,它召唤着人们快快加入到舞蹈的行列中来,并合好了音律,统一了步伐。经过对唱后,开始转入“问答锅庄”。锅庄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民间故事和爱情的抒发,还有对劳动的歌颂和对盛装的赞美,如“羊毛锅庄”就包括了放羊、剪羊毛、撕羊毛、捻羊毛、缠羊毛、绕羊毛,织羊毛、穿羊毛织成的“楚巴”(长袍)等—系列劳动场景,这些劳动生活都用生动形象的舞蹈动作再现出来。问答锅庄所涉及的内容可谓天上地下无所不包,若是强手相遇,就会连跳几个通宵。锅庄的尾声是“告别锅庄”,大家边舞边唱道:“我们像布谷鸟一样能歌善舞,布谷鸟展翅就要高飞,尊敬的舞伴我们就要分离,不要以为我们就此分别,待到花好月圆时节,我们又在舞场相聚。”

            24.  

  弦子是流行于迪庆各藏区的藏族民间舞蹈,因为舞蹈的伴奏乐器是弦子而得名。弦子舞由男子拉弦作为领舞,女子随着乐声起舞,围成圆圈边舞边行进。弦子的跳法各地均大同小异,大约有20多种套路。舞蹈动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动势舒逸缓慢,长甩袖头,曲升起伏,旋转轻盈,舞姿开放,韵律很美。另一种动作欢快、幅度小,转身起落都十分轻捷。转身时疾如旋风,跪蹲跺步等都强调用重力,风格热烈奔放,充满阳刚之气。弦子的乐曲委婉悠扬,佛仿将人们带到了雪山草场广阔悠远的意境里,表现了藏区山水的清新秀美。美妙的舞蹈与动听的乐曲揉和在一起,使弦子舞更显得韵味悠长。

            25. 热

  热巴舞是集舞蹈、乐奏、歌唱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流行于维西、丽江、德钦等地的藏区和傈僳族民间。现存的热巴舞有三种:一种是德钦热巴,又称铃鼓舞。舞蹈时男子摇铃,女子击短柄鼓,人们围成圆圈,技艺差的在外面,技艺高的在中间并做出躺身崩子、单腿跳转、侧腰翻身转鼓等特技动作,以此表现人们欢乐的情绪。二是维西热巴,这类热巴据传原有20多段,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现已失传了不少,唱词多数与宗教神话有关,舞蹈动作以三步一抬脚、三步一告足和转身单腿跪步、弓箭步跪步换脚为主要特点,舞姿十分英俊洒脱。三是中甸热巴,其中以傈僳族的热巴最具特色。他们的热巴舞揉进了藏族喇嘛的跳神舞和民俗中的拟兽舞,使舞蹈独成—体。每年的正月、二月,正是藏民们迎新春祈丰收的日子,此时此刻,人们跳起热烈欢快的热巴舞,为美好的节日渲染出一派热烈而祥和的气氛。

            26. 舂

  这是一种佤族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是模仿妇女们舂臼的动作创造而成,多半在举办丧仪时举行,目的是娱乐死者。舂臼舞的表演者为女性,她们手持木杵,围绕着木碓边舂边舞,还不时地用杵敲打碓的内侧和碓的边沿,发出悦耳清脆的响声。舂臼舞的舞步是从左向右移动,时快时慢,节拍均匀;脚步与敲击声强弱不断变化,节奏分明而富有感染力。舞蹈表现了佤族妇女勤劳乐观的品格和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

            27. 

  大鼓舞是基诺族的民间舞蹈,基诺语称“厄扯国”。据老艺人们说,“厄扯国”的前身是—种叫“白腊泡司土”的祭神舞,因为创作这个舞蹈的巫师叫白腊泡而得名。这是一种古老的男性独舞形式,是在祭祀“铁罗嫫嫫半遮”(家神)时跳的,舞蹈形式是只跳不唱,鼓点节奏缓慢。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种叫“司土”的舞蹈,它由老年人参加,内容仍为祭祀性质。在这两种古老舞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厄扯国”已是一种娱乐性的民间集体舞了。在大鼓舞会上,口嚼槟榔的老头和老婆婆们手拿钹锣作伴奏,男女青年们围成圆圈,徒手起舞,他们和着钹、硭锣和大鼓的节奏起劲地舞着,时而旋转腰身,脚跟起伏,日才而左脚踏前,时而右脚踏前。击鼓的人必须是女子,她们手持一把木槌,双手上—下挥舞,兴致极高的时候往往手持双槌,挥舞4次敲击2次,若是敲累了,就与弧形队列里的一位姑娘交换位置。过去,大鼓舞会只在重大节日“特募克”(打铁节)等节日里举行,现在只要是碰到了喜庆的事都可举行,舞会使寂静的山寨成了欢乐的海洋。

            28.

  这是基诺族儿童的民间舞蹈。基诺族的孩童,从小就要接受民间歌舞的熏陶,凡是5到12岁的儿童,都要参加类似幼儿园的组织“诺载尼柯”。这些孩子以“诺柯阿俊”为领头,常常在寨子中心唱歌跳舞,游戏玩耍,基诺语称之为“佐交交麦”。儿童们常跳的舞蹈有“牙莫迫迫”(灰母鸡)“勒利锅勒迫”(翻过来翻过去)“雀罗起戈雀罗”(小鸟笼子)“的比的比”(比高比矮)等。这些儿童歌舞的队形多种多样:有的围圆圈跳,有的排成两行跳,有的是勾脚单腿跳,有的则是手拉手跺脚跳。孩子们的舞姿天真烂漫,活泼大方,均为载歌载舞,一般都没有伴奏。“佐交交麦”儿童舞的舞蹈动作主要有:踩脚、屈膝.跺脚时好似被火烫,抬脚十分敏捷疾速;屈膝半蹲跳时,臀部左右扭动,双手指打着臀部的两侧,身体微微颤动,风格活泼而不轻狂,稳重而富有朝气。这些舞蹈在每个基诺村寨广为流行,对培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和艺术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滇土艺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

本栏目文字内容,未经作者许可,请勿转载
联系作者:liuzhu09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