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概况
云南民族乐器(刘竹)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8-01-04 | 8674 次浏览 | 分享到:

                              滇土艺韵 乐器

                                (作者授权)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  

                 

                  
本页戏剧目录:
.吹 奏 乐 器1.巴 乌 2. 葫 芦 丝 3. 葫 芦 笙 4.口 弦 5. 
. 弹 奏 乐 器 1. 三 弦 2. 月 琴 3. 其 奔
. 拉 奏 乐 器 1.诘 资  2.  光 3. 额 胡 (勒 胡)4. 弦 子 5.马 骨 胡
. 打 击 乐 器 1. 铜 鼓 2. 象 脚 鼓 3. 牛 皮 大 鼓 4. 木 鼓  5. 铓 锣 (单 铓 、排 铓)6. 七 轲

             

  云南的地方民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1975年,云南的考古工作者在楚雄县万家坝古墓群中发掘出一个铜鼓,是距今天2500年左右的文物,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铜鼓。与此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套距今2300多年的羊角编钟,每一组3枚钟,一钟能发3个不同音高的音,与中原出土的编钟相比,形制、大小、音律都不一样,很有云南民族的地方色彩。云南少数民族中很流行的吹奏乐器葫芦笙历史也很久远。1972年在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中出土的青铜葫芦笙,距今已有2500左右的历史。云南的地方民族乐器约有180种,其中,吹管乐器品种最为繁多,占品种数量的1/2,其次是占品种数1/4的打击乐器,还有弹奏乐器和拉弦乐器。云南的地方民族乐器,有的构造十分简单,近乎原始。比如景颇族的吐良,就是取一根竹管,中间开一个吹口就可以吹奏;像克木人的单孔笛、哈尼族的树叶管都是在田边地头随手制作,临时吹奏,吹完就扔了。可也有的乐器做工却非常精致,比如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鼓面中央饰有十芒太阳纹,光芒之间还镌刻着斜线三角纹,鼓面有五晕,第一、二、四、五晕是几何图案的锯齿纹、圆点纹;第三晕刻着4只飞翔的鹭。鼓的胴部也有四晕,上面刻有羽人划舟的精美图案。有的乐器形制和演奏方法还很奇异,如岔满人的吹奏乐器“楞弄”,它的竹簧哨嘴套在一根150公分长的细竹管上,演奏时一般都要男女双双配合;有的乐器音色十分独特,比如佤族的吹奏乐器“得”,牛角正中的内壁上贴了—个舌形铜簧片,人们口含着簧片处或吸或吹地演奏,音色粗犷而别致。从形制的大小看,有的乐器小巧玲珑,比如景颇族的金属口弦,长不到两公分;有的乐器却很庞大笨重,比如佤族的木鼓,大的可以达到6尺长,2尺粗。这些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的乐器充分表现了云南地方民族乐器的发展水平和各民族人民非凡的创造才能,它们为云南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增添了无限风情,为中华民族的乐器文化艺术,谱写出厂令人陶醉不已的—章。

            
         一. 吹


  云南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产生的时代,现发掘出土的有距今2500年左右的青铜葫芦笙(见前文),另外,从昆明官渡区彝族子君支系流行的两孔陶埙“阿乌”以及文山濮人支系流行的三孔陶埙“笛老挪”等乐器来看,在更古老的原始时代,云南的土著民族就已创造出自己的吹奏乐器了。此外,我们从哈尼族现在还使用的“吹哩”(三孔),克木人现在用的单孔笛(道儿)也可以看到云南地方民族乐器原始古朴的遗迹。现有的吹奏乐器大约是4类:一是簧管乐器,主要有安金属簧片的巴乌、葫芦丝、芦笙、排笙、得、班罗、盏西等;有安竹簧片的戎芦笙、草巴乌、布惹、筚鲁、筚哩、扎比、哩鲁、切楚来哦、模都、比尔、寸笛等;有安放草簧片的窝博、谷杆儿等。二是带哨的管乐器,比如波博(芦笙)、小闷笛、洞巴、蚌背、册节、唢呐等。三是没有簧哨的管乐器:比如勒绒、吐良、比笋、太平箫、笛箫、矢遮、呗拖美浅、闹、独乐、道儿、佤合洛、笛哩吐、阿乌:号筒、吹哩、山啦叭、刚当、蒙别哩等。四是无管簧的木叶、梅帕、指弦、口弦等。


          1. 


  主要流行于红河、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区,是彝、哈尼、傣、佤、布朗、苗等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巴乌的制作比较简单,取一段长约26到28公分的竹管,在上端近节处的一侧嵌上一片三角形的铜质簧片,竹管上钻开8个按音孔,能发出6个到9个的音。这种乐器很奇特,说它像汉族的箫吧,却是横吹;说它像汉族的笛吧,却又没有笛的声音清脆。这主要是因为它在上端的触口处安了两片铜制簧片而不是像笛子一样贴上竹膜,所以音量就不大。巴乌的音色非常地柔美悦耳,很像一对钟情的恋人在窃窃私语,低诉衷肠,所以,彝族、哈尼族、苗族青年谈恋爱时,常用它抒发自己的衷情,傣族的歌手“赞哈”演唱时,定要巴乌作伴奏,在许多的娱乐场所,更少不了巴乌。巴乌由于吹奏方式的不同分为直巴乌,横巴乌、双管巴乌3种,演奏技巧主要有连奏、吐音、波音、滑音等,广为人知的传统乐曲有彝族的《约调》,哈尼族的《串田地》、《傍晚的声音》,苗族的《情调》、《约会》,傣族的《咧少调》、《赞哈调》、《芒市坝子调》等。巴乌除竹管舌形铜簧片的形制以外,还有用细毛竹或山苇、空心草制作的矩形竹草簧类巴乌,这类巴乌因为地区、民族的不同以及开音孔数的不同,形成厂名目繁多的称谓,所形成的音列样式也是五花八门。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民间流传着关于巴乌的—个古老故事:相传很久以前,美丽的哈尼姑娘梅乌与英俊的小伙巴冲相爱,他们心心相印,发誓永不分离。不料贪婪的魔鬼却要强娶梅乌姑娘。勇敢的梅乌始终坚贞不屈,一言不发。震怒的魔鬼竟然割掉梅乌的舌头,丢进了深山。一天,被魔鬼残害得不能说话唱歌的梅乌,在一只白鹇鸟的带领下走到一片竹林,突然,风狂雷鸣,豌豆大的冰雹打在竹子上,发出叮咚的响声,梅乌大受启发,砍来黄竹烙了洞,又把口弦样的簧片嵌在上面,吹出了如泣如诉深情委婉的乌嘟声,抒发对心上人巴冲的思念、对魔鬼的痛恨。动人的巴乌声越过重山峻岭传到巴冲耳中,他历尽艰险,循着动人的巴乌声,终于找到了心爱的梅乌姑娘,后来人们就用他俩的名字为这种“会说话的乐器”取了一个名字——巴乌。关于巴乌起源的传说故事还很多很多,它们说明,巴乌是聪明智慧的各族人民在劳动中发明创造的。解放后几十年间,巴乌的研制改革工作一直在进行着,经过改革加键的巴乌,在保持传统巴乌浑厚柔美音色的前提下,扩大了音域、音量,并且还能调微,能转四个调,能奏出各种滑音、打音、吐音、颤音、飞指、抹音等技巧音。巴乌的创作曲目也更为开拓,它不仅可以演奏传统的地方风格曲目,还可移植外国乐曲,如日本的《北国之春》等。


           2. 


  傣语叫“筚朗道”,是云南省傣、阿昌、德昂、佤等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簧管乐器,当地汉语又称之为葫芦筲。葫芦丝用葫芦做音斗,用几根(常见的是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列插入葫芦里,每根插入葫芦的竹管部分,都嵌着一枚舌形铜质簧片,中间较长的一根是主管,开有7个按音孔(前6后1),演奏时口吹葫芦嘴,指按主管指孔,左右两根副管会同时发出持续筒音,组成各种和音,音色十分悠扬柔美。葫芦丝的演奏技巧主要有下颤音、上滑音、下滑音、吐音、打音、波音等,也常用循环换气法吹奏,使乐曲连绵不绝,一气呵成。传统优秀的代表乐曲有傣族的《芒市坝子山歌》,阿昌族的《情歌》,德昂族的《唱歌调》、《吃苦调》,佤族的《串门调》等,音域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经过改革的葫芦丝,有的已采用铜质葫芦做气箱,用两支筒音相近的音管并排,就能奏出简易的二声部乐曲,还有的是做成两根主管,四根副管的葫芦丝。它们都是既保持了葫芦丝原来特有的甜美音色和风格,又拓宽了音域,扩大了它的表现力,使这朵云南民族乐器大花园中的奇葩更加光彩夺目。

                 
          3. 


  葫芦笙是哈尼族、拉祜族、彝族人民喜爱的吹奏乐器。它用长把的葫芦做笙斗,插上5根长短不一,装有竹质或铜质簧片的竹管构成。普洱哈尼族的葫芦笙簧管底部没有阻塞,有一只簧管可以发两个音,其它4只簧管各发一个音。葫芦笙分为大、中、小3种,形状相同,只是音的高低不同,每种音之间音高相差5度,最高音管和最低音管为一个8度音程。在拉祜族民间,葫芦笙习惯上只用于吹奏的人边跳边吹,并且多半是领舞的人吹跳,大家伴随着动人心弦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拉祜族用葫芦笙演奏的舞曲节奏明快,轻松活泼,并且音乐的节奏还可根据舞蹈者情绪的起落或快或慢,每年火把节到第二年春耕大忙到来之前,正是拉祜人吹葫芦笙的高潮时节,故民间有“谷子黄,拉祜狂”的俗语。关于葫芦笙的来历,在拉祜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远古的时候,大地上发生了令人恐怖的大洪水,最后只有一对躲到了葫芦里的兄妹俩没被淹死。洪水退后,兄妹俩依照天意结为夫妻,繁衍出了许多后代子孙,这些子孙就是拉祜族、汉族、佤族、傣族等民族的祖先。因为是葫芦救了人类的祖先,所以后人就用葫芦做乐器。吹响它,人们就可以想起祖先,而葫芦笙上的5根长短不同的竹管象征着一母所出的各民族兄弟,他们肩并肩地站在一起,团结欢乐。每当吹起葫芦笙时,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就会聚到一起,永远团聚在一起。此外,在纳西、彝等少数民族中,也流传着关于葫芦笙的许多传说。它们说明,葫芦笙这种乐器产生的时代是多么地古老久远,各族人民的祖先,正是在它美妙音乐的陪伴下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着美好的理想世界。


           4. 


  口弦又称“响篾”,是彝、哈尼、拉祜等少数民族中流行的口吹小乐器。口弦多数是用竹片做的,也有的是用铜片做成。它长约2寸,宽仅5公分,中间雕出一个小齿竹片,两端拴有细棉线,吹奏时利用中间小齿的弹动和口形的相对变化,便可以吹弹出各种各样的优美曲调。口弦的形制各地不尽相同,有的用两根竹片相连在—起,有些地方的口弦外面还有藏放竹片的小竹筒,周围还刻上了漂亮的图案,或是缠上鲜艳的彩色丝线,这样的口弦姑娘们常常喜欢把它作为定情的信物,或是用它那好似窃窃私语的音调代替太平淡的语言,倾诉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关于口弦的来历,在红河一带的彝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个哀婉动人的故事:很久以前,一位妇女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女儿,生活得很快活,可不久姐妹俩却先后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晚年的老阿妈日夜思念着她们,思念之极的一天,她用竹子削成一厚一薄的两块竹片,在竹片上刻出了舌头和脑袋。每当思念女儿时,这位母亲就把两根竹片放在嘴里,用手指轻轻地弹动竹片,两姐妹就讲起话唱起歌,安慰伤心的阿妈。从那以后,这种两块竹片做成的乐器就在彝家人中间流传开来,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


            5. 


  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傣语"”泛指一切吹管式的乐器。用细竹子制作,上端借着竹节封口,在靠近竹节处的侧面开一个吹口,吹口处镶上一个金属舌形簧片,含在口中吹奏,可以横吹,也可以斜着吹。做成的管身上还开有7按音孔,前边6个,后边1个,竹管长28厘米到60厘米之间。主要是“赞哈”(歌手)作演唱时的伴奏,通常由男子吹奏,演唱的人则是男女都行。在西双版纳还流行着—种被称为“”的对演奏形式。较大的—支被称为“”,管长约58厘米,升了5个按音孔和—个气孔;较小的一支叫做“”,只有28厘米长,管身开有6个按音孔,而末端正侧面各开一个气孔。当宁静的夜晚到来时。竹楼上、竹林中就会传来它柔美的乐音。相传,是一只神灵的大竹鼠赐给的。说的是—个名叫玛纳瓦的傣族青年非常爱唱歌。—天,他上山砍柴不慎趺落进一个深坑里,一只大竹鼠脱下自己的尾巴,咬出7个洞,又用芦根皮做成舌簧嵌上,吹出了美妙的音乐。这乐声引来许多鸟儿歇在坑边的竹枝上,压弯的竹枝伸进了坑中,竹鼠让玛纳瓦抓住竹梢,带上这美妙的乐器回到了地面,随之土坑突然消失了,竹鼠也不见了踪影,但傣家却从此有了“”。的音色十分恬静优美,音列独特,它不但可作“赞哈”们的伴奏,青年们也喜欢在夜晚里用它向心上人倾吐衷情,老人们更是这样说道:“歌声离开了,就像肉里没放盐。

         . 弹 奏 乐 器

  云南少数民族的弹奏乐器历史悠久,13世纪元代出现的纳西族古乐《白沙细乐》中,就有了弹奏乐器“色古都”(胡拔)、大琵琶、筝等乐器。绘于公元1759年的巍山文昌宫桥墩壁画上的彝族踏歌图中就有弹月琴的舞者。现今流传的弹奏乐器(包括击弦乐器)种类繁多,有赛芋、芋琴、迪克、葫芦芋、穆芋、小三弦、大三弦、龙头大三弦、彝族大三弦、月琴、木连、达比亚、其奔、纳西琵琶、色古都、牛腿琴、马腿琴。击弦乐器有竹弦琴(布领)、芋罢(芋麦甫)等。云南少数民族的弹奏乐器多半是抱持在怀中进行演奏,犹其擅长演奏活泼跳荡的旋律,节奏感很强。


               1. 


  三弦是汉、彝、哈尼、白、壮、苗、瑶、布依、傣、傈僳、佤等民族十分喜爱且广为流传的一种弹奏乐器。在云南,它因民族、地区的不同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称谓,形制的大小以及定弦的变化也多有不同,最为常见的是大三弦和小三弦。大三弦是彝族民间常见的拨弦乐器,流行于弥勒、宜良、巍山等地区。大三弦长约150厘米,琴身由木头做成,筒面上蒙着羊皮,琴上张有3根筋弦,—根弹奏曲调,另外两根是做伴奏的。弦下面系着很多小铁片,随着弦的振动发出动人的叮铃声。大三弦的演奏者多半是男子,他们将三弦斜挎在肩上,边弹边舞,有时也可以用来做歌舞伴奏的乐器。小三弦是哈尼族、佤族人民常用的弹奏乐器,多半选用椿树、糖栗果树等木料做成。人们将琴的形状雕刻成裹叠形,琴筒的音窗雕有花样繁多的花纹图案,用癞哈蟆皮、哈蚧皮,或是蛇皮做琴筒的蒙面,并用蛋清粘合固定起来。小三弦的轴用木料或是用牛角做成,多半是方形或宝塔形,弦枕用牛骨或虎骨,而弦码是用竹片或松明木做成。小三弦的弦线分为大、中、小三弦,用金属或尼龙线做成,它的演奏方式自由随便,可以边跳边弹,也可以走着或坐着弹。小三弦的曲调相传有72调,结构短小,节奏规整,大多是四二拍,有着很强的叙事性。著名的曲调有彝族的《诉苦调》,拉祜族的《澜沧悲调》、《倒板腔》,佤族的《阿佤调》、《进阿佤山》,哈尼族的《爱伲调》、《爱伲出门调》,傣族的《景谷傣族调》等等。

               
               2. 
     

  月琴是彝、哈尼、蒙古等少数民族中流行的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月琴的共鸣箱用木料制成,圆形而扁平,两面蒙上桐木板。月琴的颈较短,颈与面板上设品,原先流行的月琴是10品或12品,张4根弦,分为两组,每组调成同音,然后再按5度关系定弦。现在经过改革的月琴,品位已增加到23或24个,张3根弦或4根弦,不再分组调成同音弦。在云南,月琴不仅是乐器,同时也是精美的工艺品。人们制作它时十分注重选料,有的还把音箱做成六角形、八角形或是梨形。撒尼人还将琴头雕成龙头饰上龙须,在琴的面板上雕龙刻凤,有的还镶上一面小圆镜,显得十分精美。演奏时可以用手指或是拨子弹奏,音色清脆明亮,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伴奏、合奏。月琴在彝族、哈尼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常常用月琴、口弦弹奏情歌,表示爱意,所以有句彝族俗语这样说道:“月琴会唱歌,口弦会说话。”每逢节日喜庆,人们就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踏歌活动,月琴正是这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人们随着月琴的节奏翩翩起舞,乐而忘返。


              3. 


  从前,傈僳族山寨有个自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孤儿,常常到山上吃”鸟的悲鸣,“国夺罗”鸟和“阿窝罗”鸟也在林中不停地啼叫,好似在伤心地诉说着什么。被鸟鸣声感动的孤儿也盼望能像这些鸟儿一样寻找到自己的知音,诉说心中的悲苦。于是孤儿用“密杂”树为料,模仿着“国夺罗”雀的头,“阿窝罗”雀的尾,和“阿谷尼吃”鸟的身子形状做成了—把琴,又仿照着3种鸟儿不同的呜叫声为琴配上了3根弦,相传这就是僳僳族人的第一把弹奏乐器“其奔”。其奔用整块的木头挖凿而成,音箱有三角形状的、梨形的,花样很多,用薄板蒙在音箱上,板上开有几个音孔,琴板也就是指板,不设品,过去人们用羊肠或是马尾做弦(4根),现在多半都是用的金属弦,定弦的方法有十几种,其奔的演奏方式很自由,可以坐着弹、站着弹,边舞边弹,在舞蹈中还可以由女子按弦,男子弹奏。

                . 拉 奏 乐 器

  云南少数民族的拉奏乐器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音乐十分柔和。其中独弦的有克木入的“芋黑”、傣族的“芋豪海”、佤族的土筝等。张两根弦的有藏族的弦子,壮族的马骨胡相土胡,彝族的牛角二弦,傈僳族的“嘿核”“诘资”,傣族的芋哦和芋光等。张3根弦的有彝族撒尼、阿细支系的额胡,4根弦的有彝族四胡。


              1. 


   诘资是流行在维西县傈僳族民间的拉奏乐器。“诘资”由整块木头挖凿而成,形状好似小琵琶,琴长约46公分,音箱宽约6公分,长约23公分,蒙着薄木板,板的中央开着一个十字形的音孔。诘资的琴码安置在音孔的下方,拴两眼金属弦,四五度定弦。它的弓是用细竹拴马尾做成,在弦外拉奏,音量虽不大,但音色明亮而优美,常常与弹奏乐器和“其奔”等乐器配合演奏,为舞蹈者作伴奏。


              2.  


  ”是流行:德宏州傣族民间的拉奏乐器。在傣语中,“”是“鼓”的意思,所以“”就是“鼓”的意思,是因为这种乐器的琴筒酷似象脚鼓而得名的。光有三弦和两弦两个种类。3根弦的中音光有指板,没有“千金”,定弦是从里到外,弓在弦外拉奏。两根弦的光没有指板却有“千金”,弓夹在两恨弦之间拉奏。定弦也是从里到外。光这种傣族民间乐器是60年代以后由独弦乐器“海纳”演变而成的,现在它主要是用做独奏或是为傣戏做伴奏。


            3.  (勒 胡)


  额胡是彝族撒尼、阿细支系中流行的拉奏乐器。额胡的琴筒用竹筒或是木头挖空制成,蒙上羊皮,用马尾做成的弓分为两股,分别夹在3根弦之间,演奏时,左手拇指勾住拴在弦轴上的纸绳,手握琴杆,用食指和中指按弦,多用于滑音,奏快速的装饰音和泛音时,多用小指和无名指,此时中弦只起到节奏音的持续衬托作用。当人们要单独拉奏中弦时,就将右手腕向下压,将弓杆向上翘,使得两股马尾同时夹紧中弦便可以了。额胡的中弦音乐低沉而浑厚,可以和前—种演奏方法奏出的乐音形成浓与淡的对比,很有独到之处。额胡因为弓比较短,所以多半是分弓演奏,是人们进行娱乐活动或是做节日歌舞“跳乐”的伴奏乐器。较著名的乐曲有《勒胡调》等。


             4. 


  弦子又名藏胡、哑胡,是流行于迪庆藏族民间的拉奏乐器。弦子的琴筒是用竹子或木头制成,弓长和弦都是用马尾做成,有的张2根弦,藏语称“浪肮”,有的张4根弦,藏语称“奔拥”。弦子的演奏姿势十分自由,可以站着拉、坐着拉、边舞边拉。在当地,弦子是一种十分普及的乐器,每当节日到来或是平日闲暇中,藏民们的好伙伴就是它,哪怕是上山去游牧,也要带上它在帐蓬边自拉自唱自舞,可谓其乐无穷。流行曲调有《阿及吃那玛》、《衣学里罗》、《奔子拦弦子调八首》等。


            5. 


  马骨胡是壮族人民喜爱的乐器,壮语称之为“冉列”,因为其琴筒是用马的脚骨制成因而得名。马骨胡上拴两根丝弦或钢质弦,用马尾竹子制成弓拉奏,音色清纯明亮而甜美。关于马骨胡的来源,在壮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悲凄动人的故事:很久以前,在壮乡的一个山寨里,聪明美丽的姑娘阿冉有一匹四蹄白如雪、浑身枣红色的小马驹,在阿冉的精心饲养下,小马驹长成了又高又壮的骏马。在与阿冉家隔江相望的山坡村寨里,有一个与阿冉相爱的小伙子阿列,他不光是一个百发百中的好猎手,还拉一手好土胡(壮族拉奏乐器,琴筒用竹或木质做成,码子是海螺贝壳,音色浑厚迷人),他常常用优美的土胡乐向阿冉倾诉心中的衷情。不料贪婪的土司看中了奔驰如飞的骏马,更垂涎阿冉的美丽,把马和姑娘强抢了去。灵性的骏马把企图驾驭它的土司摔了个四脚朝天,头破血流,倔强坚贞的阿冉也不屈服于土司的淫威。残暴的土司杀死了阿冉的骏马,凶狠地对阿冉说:“三天之后你再不同意和我成婚,我就像对付马一样扒你的皮,挖你的骨!”义愤填膺的阿冉将马尾和一只马大腿骨收了起来,请人送给阿列。聪明的阿列用它们做成了一把胡琴,在一个夜晚用琴声告诉心爱的姑娘搭救她的办法。最后这对恋人终于逃出了土司的魔掌,带着他们的马骨胡走遍壮乡。从此,壮乡村村寨寨都有了马骨胡,处处可以听到它优美的琴音。为了纪念这两个勇敢智慧的青年,人们又将马骨胡叫做“冉列”。马骨胡在壮剧的乐队里是很重要的“主角”,著名的曲调有《乖海咧》等。

             . 打 击 乐 器

  云南地方民族的打击乐器,历史十分悠久,有距今2000多年的铜鼓和羊角编钟(见概说),出土于晋宁石寨山二号墓的“杀人祭铜柱场面盖虎耳细腰铜贮贝器”,反映的是古代滇族奴隶主贵族杀人祭铜柱的一次重大典礼,器物上铸有两人击铜鼓和镦于的形象,年代是西汉晚期。此外,在晋宁石寨山和牟定福土龙等古墓还出土了西汉时期的半圆环钮编、铜各一组,每组6枚。现在,云南地方的打击乐器品种形制已更加丰富多彩了。定音类的打击乐器有编、琴、七柯、竹琴、十面锣、嘎腊撒(崩当)、蹈道、光钟(套鼓)等。不定音的打击乐器有属于鼓类的象脚鼓、木鼓、司通、竹鼓、扁鼓、鱼鼓、水鼓(格楞当)、光弄、光兵、老叼姆(小鼓)等;有属于锣类的锣、南锣、小锣、大锣、韵板、小当当等;有属于钹类的大钹、小钹、傣钹、碗铃等;其它的还有竹筒、金钱棍、羊皮块、木鱼、响巴等等。


             1. 


   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许多少数民族所广泛使用的重要乐器,在云南民间主要流行于彝族、瑶族、苗旅、佤族聚居区。最初的铜鼓是由用做炊具的铜釜演变而成的。1975年,云南考古工作者在楚雄县万家坝古墓群中发掘出的铜鼓,经测定距今已有2500年左右。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铜鼓。在这只铜鼓上还留有火烟的痕迹,说明它还处于从炊具向乐器的演化阶段中,在云南晋宁出土的西汉时期的两只铜鼓非常大,两只鼓高约240公分,胴部直径约260公分,可谓罕见。铜鼓的形状好似—个圆墩,平面曲腰,中间空,没有底,它用铜制成,大小不一,最大的如前所述可大到直径一两百公分,最小的直径只有10公分,重量有的可达几百公斤,有的却只有十来公斤。铜鼓的体形看上去十分凝重,制作都很精致。鼓面有浮雕图案,鼓面的中央大都有凸起的日光形的晕纹,四周有蛙、龟、鸟、兽、器皿、植物等花纹图案的浮雕,在鼓身上还铸有反映生产劳动、战争、舞蹈的图案,生动地表现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习俗。最初的铜鼓是古代首领权力的象征,他们敲击铜鼓,召集部落群众聚会一起进行祭祀、议事等重大活动,或在战争时击鼓以激励士气斗志,后来铜鼓又成了赏赐和进贡的上礼。明、清以后,这种权力的象征物才随着社会的变化,成为一般的娱乐乐器。在今天,各族人民仍然很珍视铜鼓,把它视为传家宝,平时珍藏在有威望的长老家中,每逢重大节日之时,就将铜鼓敲响,作为歌舞的伴奏。演奏时既可敲打鼓面,也可击打鼓身,可以奏出热烈奔放或是哀伤的各种曲调调。广为流行的铜鼓乐曲也不少,如彝族的《德马》、《驾朝生》,克木人的《铜鼓乐》等。


              2. 


   象脚鼓是傣族民间的打击乐器,傣语称“老憨咬”,即长脚鼓的意思,因为它的形制很像象脚,故又名“象脚鼓”,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区。象脚鼓的鼓身多半用芒果树制成,大小不一。大的傣浯称“光憨咬”,长约200厘米,中型的称为“光妥”,长约g0厘米;小的象脚鼓叫做“光旺”,长约40厘米,最小的只有20厘米。象脚鼓的鼓面蒙的是牛皮,演奏前要用蒸熟的糯米饭做成茶杯口大的一个环,贴在鼓面的正中.这样就可以调试出最好的音色和共鸣声;如果不贴糯米环,鼓声就是清脆的,但传得不远。此外,人们借鼓身前部周围细牛皮带的松紧还可调整音的高低。象脚鼓的演奏方法有单击、双击、正击、侧击、闷击、指击、腕击、拳击、肘击、脚击等,十分灵活多变。它常常与排芒—起配合使用以作伴奏乐器,但可作为青壮年男子舞蹈时的道具或伴奏。舞蹈者将鼓的系带斜挎在肩上,双手击鼓,边融边舞,舞姿奔放有力而潇洒,十分优美。


             3. 


  牛皮大鼓流行于云南景洪的基诺族聚居区,基诺语称“司土”,鼓身长1米,由—段原木凿空制成,鼓曲直径半米,是用未去毛的黄牛皮蒙面,鼓的两端备有20个木柄环绕鼓身,呈放射形状,演奏时把牛皮鼓悬在木舂上,用木棰敲击,声音十分浑厚凝重,可以传得很远。每当基诺人民的传统节日“特莫克”来到时,人们就要敲起这牛皮大鼓。欢腾的人们围着鼓跳起了“司通阁”(即跳大鼓舞),以此表观他们向往美好未来的心愿。


              4. 


  木鼓本是佤族、景颇族古老的祭祀用器,流行于临沧、思茅、德西双版纳等地区。佤族的木鼓是用整段木头挖空而成,大的长约180公分,粗60公分,重量可达千斤,以公母两鼓为—组,其中公鼓稍大,母鼓稍小。在旧时的佤族民间,人们都认为木鼓是通天的神器,每当举行重大宗教活动时,都要由“窝郎”(由氏族长发展而来的宗教祭祀者)敲击木鼓。后来,木鼓又成了战争或紧急情况出现时的报警器。佤族的木鼓在鼓身上开一个中间窄、两头宽的音槽及方形音窗,演奏时一般由1—4手持木棰击奏,在鼓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音响,声音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响在山谷间。过去,每1年或3年,佤族山寨就要更换新鼓,每年播种之前,都要剽牛祭鼓。换新鼓时,全寨男女老幼齐动手,把做好的木鼓拉下山,把这“神器”安放在专门建造的木鼓房,整个山寨沉浸在节日般的欢乐中,人人举杯狂欢,日以继夜地唱歌跳舞。景颇族木鼓的制作方法与佤族的又稍有不同,他们的木鼓是将整段木头挖空,然后又蒙上生牛皮制成。演奏的方法与佤族的也不一样,一般是由4个人分站4侧,每人左手拿一块竹片,右手拿一根短棒轮回着敲击木鼓,节奏时快时慢,时简时繁,音调错综变化,和谐而动听。景颇族的木鼓过去一般在宗教活动时使用,现多半用于节日歌舞庆祝的活动中。

      
          5. 铓  (单 、排 铓)


   铓锣是傣族、哈尼族、景颇族、佤族、独龙族的民间打击乐器,流行于云南的南部和西部。 铓锣的形状面圆体厚,中间呈乳状隆起,汉语又称乳锣,音色浑厚而洪亮。 铓锣有大、中、小3种,分为单铓和排铓两类。单个敲击的便是单 铓 ,排铓是用不同音高的3面、5面或7面不等的 铓锣依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将它们固定在一个特制的木架上,在一根横穿两头的活动木杆上安装与铓数相应的鼓棰,演奏时,只要摇动这根活动的木杆,所有的大小 铓锣就会同时被敲响,发出的音色深沉、柔和而又具有立体感。 铓锣的用途十分广泛,它可以用作集体舞的伴奏乐器,也可以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在过去,马帮还把它作为指挥马驮前进的工具。人们十分珍爱铓,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把它当作财富的象征,景颇族曾用它作为聘礼和嫁妆,在独龙族地区一条壮牛才能换到—个大 铓。近来乐器研究的专家们又在排 铓的基础上创制出了新型的“ 铓琴”、编 铓乐器,新型的编 铓由12至37个不同大小、音高的 铓,按特定的序列编排而成,能担任较为复杂的伴奏音型或旋律的演奏。

                
             6. 


  S“七轲”又称“七音竹筒”,是基诺族民间流行的打击乐器,竹筒本是基诺人民盛水和饮酒的器物,人们在狩猎丰收庆贺时便敲打竹筒以娱乐,后来就发展成为用7个长短不同的竹筒制成的狩猎专用乐器——“七轲”。当基诺猎手捕获到大野兽时,他便吹响“杓北”发出信号,村里的群众闻讯赶到现场,砍来竹筒做成七轲,欢快的人们一边敲着七轲,一边将猎获的野兽抬回村寨。现今流行的七轲,制作工艺已比较考究,从竹子的选料、砍伐的季节到竹筒的长短粗细,削制的形状,开槽的深浅,音高的调试等,都有了较为严格的要求。组成七轲的竹筒音高不同,并且还有专名称谓,其中3个竹筒用来演奏旋律,另外4个则作为伴奏,演奏可由3—7人配合进行,音色古朴优雅,别具特色。

《滇土艺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竹

本栏目文字内容,未经作者许可,请勿转载
联系作者:liuzhu09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