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文具
2010世博七千万——忘不了的雨中游世博(游记 苏莲托)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8-04-13 | 5550 次浏览 | 分享到:

                                                              苏莲托

眼看上海世界博览会就要结束了,再不去就没有机会了。于是调整个人时间,和旅行社预约在10月22日出发,25日返回。可是天公不作美,正如天气预报的一样,全国将有大范围的降温降雨过程。 
  23日早起准备前往世博园时,天空早已飘起了雨丝,地面也是水汪汪的了。 
  进入世博园,雨开始下大了。大约三级风吹起空中的雨丝,直往人身上扑。在雨中,我独自寻思,下雨也好,也许游人要少一些吧。 
  可是我的猜想大错特错。九点开园,进入世博园已九点半过,每一个场馆都排起了长队,据说平时游人相对少一些时不太挤的小馆现在也排着长队。我排的第一个队是石油馆,排了近一小时,工作人员说我的这个位置还要等八个小时才能进馆。天,这不就浪费一天的时间了吗?于是我离开队列,独自一人去转悠。我们同行的人在入园时早已失散,因为有老人和我们同行,于是彼此联系又重新聚到了一起。 
  雨中,看见的景象到处是人,走路,脚下踏起的水撩得到处都是,裤子的下半湿了,鞋进水了,脚在鞋中划着船。打着的雨伞只能遮住头顶,三级风把雨往人的身上吹,衣服湿了。拥挤的人流中,彼此的雨伞滴下的水滴也滴在别人的肩上,当你感觉得别人雨伞上滴下的水滴在你的身上时,你的衣服已经湿透,湿透的衣服贴在身上,寒冷就象侵入了骨髓。 
  看看周围的人,个个的感受和自己差不多。没有一个人为了一点水滴而动气,没有一个人为了雨雾濛濛的天气而埋怨、后悔,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甚至连被大人用手推车推着的孩子也没有发出涕哭的声音。 
  雨中拥挤的人流井然有序。人们的兴趣在世博园里,世博园的每一个地方都是那样吸引人,各国场馆的外观,场馆的里面,世博东区、西区的整体设计安排、布局、色彩的搭配、交通的布局……处处都是看不够的靓丽风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是年青的世博志愿者及园区内的工作在员。在雨中,他们总是在游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露出微笑,伸出双手,在游人不经意的地方给予提示。诺大的园区内,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成为园区内靓丽的风景。绿色的志愿者服和蓝色的工作服成为游人倍感亲切的一种标志。 
  我们在世博园中游走,照像、观赏…… 
  细雨濛濛中,湿润的环境透视着世博园色彩的艳丽,清新的空气难抑视觉的朦胧,相比炎热的夏季,凉爽中透着阵阵寒意…… 
  新奇、博大、靓丽、奇特、壮观、宏大让人无暇顾及雨天的不适和寒意的侵袭。我们的视线不停地被新出现的景象所吸引,我们的眼球不停地捕捉着目力所能及的景致,我们的相机在雨中不停地摄取美好的景象…… 
  中国馆,富有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下小上大,巍然挺立,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与灿烂…… 
  世界博览会文化中心,飞碟状的银灰色建筑,气势磅礴地伫立在绿茵及鲜花丛中,寓意深厚,让人浮想联翩…… 
  印度馆,覆盖着绿色草皮的高耸而巨大的赤红色中央穹顶,象征着印度“万象和谐”的主题,散发出勃勃生机 ,壮观而有气势…… 
  西班牙馆,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建筑扯尽了人们的眼球。藤条装饰的外观,波浪起伏的流线型,颜色各异的藤条板,努力彰显着西班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寓意深长,形式独特…… 
  英国馆,远看一个硕大的约呈正方体、边缘圆滑的绒球,有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绒毛”在空中微微的飘动,命名为“种子圣殿”英国馆设计寓义深远,象征着中英两国友谊……

 沙特阿拉伯国家馆,造型为“ 丝路宝船” 的沙特阿拉伯馆如同一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世博园中。绿宝石呈圆弧型,悬空伫立。顶部和底部均为绿色的花园,有着深刻的含义。来自中国的150棵枣椰树,裁种在沙特阿拉伯馆的顶部花园和地面花园,游人从中早已体会到其中的寓意……

拉脱维亚馆,圆柱型的展馆的一侧有一处状似翻开的书页,掀起了第一页,引领游人走进展馆内奇妙的世界。拉脱维亚展馆主题是科技创新城市。展馆外观让游人眼前一亮,外墙由1 0万个15cm×15cm的彩色透明塑料片组成,每当微风拂过就会随之在空中摇曳,熠熠发光,让人驻足流连…… 
  …… 
  世博园很大,展馆又多,光是外观和园区整体风景就让人目不暇接,这次世博会展馆众多,一个一个的数也数不过来,照也照不过来。已是下午二点过了,我们一个场馆还没有看,看着众多排队的人流,我们犹豫着、徘徊着……
  在一个展馆前面,几个工作人员向我们推荐一种游馆方式,交160元钱可以走贵宾通道游十个馆,还可配发一个带耳机的传感器,游览展馆时,可以适时听到解说。我们算了一下时间,采纳了这样一个建议。不然,来了真没时间进去看了。
  接下来,我们游览了指定的一些国家馆,如比利时国家馆,摩洛哥国家馆,塞尔维亚国家馆,波黑国家馆等,还有几个主题馆。这些馆风格不同,风情不同,内容不同,情调不同,气势不同,国度不同,变化多姿、斑斓璀璨。多视觉、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了世界的文化与文明,在古典与现代之间,传统与时尚之间,简朴与科技之间,发展与环保之间,自然与人类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搭起了交流的空间和平台,让人在参观、观赏、交流之间引发新的思考与认知。 
  参观完指定的场馆,天已经黑下来了。 
  夜雾濛濛中,世博园里的灯光亮起来了。我们置身在朦朦的夜色中,天空中的雨丝在风的助力下倾斜着向下飘洒,花纹、色彩不同的撑开的雨伞象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美丽而温柔;夜空在璀璨、华丽、五彩、鲜艳的灯光映照下,显得温婉而朦胧,苍茫而神秘的夜空和世博园里世界各国的场馆相融合,让人突然觉得世界在一瞬间变小了,抬抬脚,动动腿就能走进某一个曾经感觉遥远而又神秘的国度,就能感受另一个国家的风情文化,就能和某个国家的人民交流,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无论是黄种人,白种人,还是黑人,在世博园的大家庭中友好地相聚在一起。 
  在这个充满友好气氛的环境中,我们和众多游人一起,又一次一次地进入了不同国家的几个展馆,夜晚的游览又是别一番感受,神秘和博大、辉煌和靓丽让人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 
  游人手中的相机快门频频地发出声响,游人手中的相机的闪光灯不停地闪动,游人手中的摄相机不停地移动,你会知道,一副副美好的图象,一个个美好的场景,一段段美好的场面在一瞬间永远定格,永远留在了游人的记忆中。即使世博园的场馆不再保留,这些美好的画面也将永远保留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永远保留在人们的心中。 
  晚上九点钟,我们离开世博园时,世博园里的广播播报,今天的参观人数已超过八十万。 
  我们意犹未尽,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世博园。老天象是感念我们昨天的境遇,这天上午没有下雨了。我们又参观了一些场馆。 
  在一个场馆外休息时,几个游人走来,其中一个说:“好想找个地方坐坐,把鞋脱了,让脚晾晾,里面还全是湿的。”听着他的话,我知道他们这几个人和我们一样,昨天也在世博园里。雨天游世博,让我们心中有着共同的感受,但我们都还是兴致勃勃地继续着今天的游览…… 
  中午,世博园里的广播播报着,今天上午10时17分,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次已累计突破七千万,听着这个数字,我感到高兴,这是一种永久的记忆,永远也不会忘记我游览世博园的时间,永远会在提到上海世博会的时候,在第一时间反应出: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次突破七千万的那一刻,我正是世博园中的一分子…… 
  其实,七千万只是一个数字,数字本身并没有意义,它只是一个符号,但这个符号的后面却反映出一些有意义的信息: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提高,上海世博会的参展规模为历届世博会之最,共有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参展。为历届世博会之最。 
  世界各国对中国看好,有约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上海世博会上自建参展馆。并且有不少国家在自建的参展馆的同时,融入了中国元素。 
  这七千万中有相当数量的国外参观者,他们来中国上海参观,不仅仅是对世博会的关注,也是对中国的关注。 
  中国的普通百姓对国事的关注度增强,对国事的参与度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澳门回归、台湾与大陆经济发展、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发展、2008年5·12汶川地震、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广州亚运会、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一系列的国事和家事,都能看到中国普通百姓积极参与和支持。 
  …… 
  在世博园里,我们听见了来自祖国不同地方的乡音,看见他们和我一样在雨中兴致盎然地游览,也看见不少来自国外的参观者,并且在场馆内看见国外参展馆里的国外工作人员在认真而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个参观者,还品尝了来自异国的多种美食,在露天广场上观看参展国的文艺工作者具有民族特色的演出…… 
  世博园带给我们的观感太多太多,留给我们的回味也太多太多,我们用相机记录下的一切将成为我们永久的纪念…… 
  当然,世博园也给我留下了遗憾,遗憾之一是游览的国家馆太少,由于人太多,很多大馆没有能够进去参观,其中包括中国馆,只是中国馆以后还有机会去参观;遗憾之二是雨中游世博,在拍照时,相机被雨水浸湿,水气渗透到镜头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画面没能记录下来,等镜头里的雾气自行散去以后,已不可能再回去拍摄了。而相机镜头外的雨滴干了又留下了印迹,致使镜头模糊,拍摄的照片不够清晰…… 
  如果不去世博会,会有更多的遗憾…… 

                                 2010年11月

    

中国馆,富有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下小上大,巍然挺立

 

世界博览会文化中心,飞碟状的银灰色建筑

 

印度馆,覆盖着绿色草皮的高耸而巨大的赤红色中央穹顶,象征着印度“万象和谐”的主题

 

西班牙馆,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建筑

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

 

主体建筑更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底部和甲板种满了沙特标志性植物:枣椰树。这些枣椰树来自中国。

 

拉脱维亚馆,圆柱型的展馆的一侧有一处状似打开的书页,引领游人走进展馆内奇妙的世界。外墙由1 0万个15cm×15cm的彩色透明塑料片组成,每当微风拂过就会随之在空中摇曳,熠熠发光

夜晚雨中游世博。照片中的小点为:飘在相机镜头上的水珠。

 

展区内免费公交车,分不同的线路,车多,人也多

 

年轻的世博志愿者

 

展区内轮渡工作人员在雨中坚守岗位

本页图片由苏莲托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