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文具
洛阳历史文化概述—— 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来源: | 作者:pmo38c9ab | 发布时间: 2017-11-05 | 4710 次浏览 | 分享到:

                     站长苏莲托整理编辑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古代也叫雒阳,是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武周、后梁、后唐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长达934年,所以称“九朝古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是一个山青水秀,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洛阳地处我国东西南北交通要冲,水陆交通四通八达。
  五六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聚居。
  在今洛阳市范围内曾发现过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洛阳西郊的王湾遗址和南郊的矬李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存非常丰富。洛阳市东偃师县二里头遗址是重要的夏商遗址。
  从东周起,历东汉、曹魏、本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先后有九个朝代都建都于此。所以称为“九朝古都”。
  周本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小国,公元前十一世纪一举灭商,建立了商王朝。
  西周时候虽然对洛阳非常重视,成王甚至长期住在这里,但总的说来,当时的洛阳仍不过处在陪都的地位。
  周平王以下史称东周,共二十三代王,皆以洛阳为首都,历时共五百一十五年。
  秦国初年。身为秦国宰相的吕不韦被封为洛阳十万户侯,他大肆修建洛阳,洛阳逐渐繁华。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春,刘邦来到洛阳的南宫,本想定都洛阳。但不久,因为他的手下人向他进谏,说刘邦取天下与周朝不同,都洛阳不如都长安。于是,刘邦离开洛阳,西都长安。
  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正式迁都洛阳,在洛阳城内广建宫殿和台、观、馆、阁。
  如今,刘秀的都城的遗址 已无从考证,但有的地方还是比较熟悉的,如东观,是因为一部《东观汉记》出了名。据记载,东观在南宫,原是汉朝收藏图籍的地方,这里被用来作为编修史书。
  又如白虎观,是因为《白虎通义》一书出了名。据记载,白虎观在北宫的白虎门(宫西门)内,当时被用着经学辩论的讲坛。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十一月,诸儒会集白虎观,议论五经异同,著名史学家兼文学家班固以此编写了《白虎通义》一书。
  东汉洛阳的商业也盛极一时。当时洛阳的人多数弃农经商。
  当时洛阳市场上还有书肆,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王充少时家贫,常常到洛阳书肆去看书,他的记忆力特别好,一见就能背诵,因此而博通百家之言。
  东汉末年,洛阳一度遭到严重破坏。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三月,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洛阳萧条。所以,曹操入洛阳后,即挟汉献帝移居许昌。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文帝曹丕篡汉自立,才又营建洛阳宫,并迁都洛阳。魏明帝时在洛阳西北角筑金墉城,城的东北角有魏文帝时建造的百尺楼。
  晋代洛阳开始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当时洛阳有三市,一个是金市,一个是马市,第三个是羊市。市的早晚放收都有规定的时间。据《洛阳伽蓝记》一书记载,洛阳城东门建春门外渠北有建阳里,里内有土台,高三丈,为晋朝旗亭,“上有二层楼,悬鼓击之以罢市。”
  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九月,魏孝文帝率大军假装兴师南伐,来到洛阳,便宣布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于此。迁都之始,宫殿尚未修好,孝文帝就住在金墉城。太和十九年(495年)宫殿修好后,“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北魏洛阳城仍是在汉魏洛阳故城的基础上建立的。
  北魏洛阳城中,宫室府曹以外,居民住的地方称为里。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共有“二百二十里”这些“里”有的多官宦府第,也有的为平民所聚居。
  北魏洛阳城也有固定的商业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阶级提倡佛教,佛教大大发展,佛教寺院空前盛行。洛阳兴建佛寺,是从东汉建白马寺开始的。洛阳佛寺昌盛时,佛寺多达1367所。当时洛阳的佛寺,为仅数量多,而且建筑宏伟,结构精丽。如永宁寺,其为熙平元年(516年)北魏太后胡氏所立。寺内有九层浮图(即塔)一所,为木质结构,高九十丈,上有宝刹复高十尺,总共高出地面一千尺,距京师北里之外已可遥见。永宁寺建成以后,魏明帝和太后一起登上九层浮图,环顾京师就如同庭院一样清楚,所以禁止一般人随意攀登。
  此外,还有瑶光寺,景明寺等等。
  这些寺院奢侈淫逸,广占田产。北魏迁都洛阳二十几年后,洛阳民宅被寺院占去三分之一,给人民带来极大的危害。
  自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迁邺,发洛阳四十万户北徙,洛阳城开始荒废。后来洛阳又经历了拆毁宫殿,经历了多次战争,洛阳就衰落了。
  北魏灭亡以后,汉魏洛阳故城就废弃了。
  汉魏时期的洛阳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史学家兼文学家班固在这里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著名科学家张衡在这里创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三国时著名的文学家曹植等建安七子,晋代的嵇康、阮籍等不少文化人都住在洛阳。左思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三都赋》,宝贵之家争相传抄,洛阳为之纸价上涨,从此留直了“洛阳纸贵”的美谈。
  洛阳人材济济,学校如林。从东汉光武时起洛阳就建有当时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学校的教授都是全国最有学问的人担任。
  公元175年(汉熹平四年)蔡邕等奏请正定五经文字,得到灵帝的许可,蔡邕便亲自书丹于碑。使刻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当刻有五经的石碑初立时,前来观看及摹写的人很多,车子每天有千余辆,致使街道堵塞不通。蔡邕写的石碑字体是隶书,所以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
  魏正始年间(240——248年)又立古、篆、隶三体石经。这些石经保存下来的极少。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石经的残片。但这些仍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公元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太子杨广杀文帝自立,称为炀帝。炀帝即们后,改洛阳为东京,随后到洛阳巡视,又决定迁都洛阳。
隋朝营建东京洛阳,工程非常浩大。
  隋炀帝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在大业元年(605年)三月,即动工开凿运河。
  运河修成后,自洛阳,西到长安,南到杭州,北抵涿郡,东至海,水路运输四通无阴,使洛阳的交通更加方便,经济更加繁荣。
  唐初时,废东都之名,到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称为洛阳宫,高宗显庆二年(657年)改洛阳为东都。后武则天临朝听政,光宅元年(684年)改东都为神都。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唐为周,即以神都为周都,并“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中宗复位后,仍改神都为东都。总的来说,唐代洛阳和长安的地位同等重要,甚至有时超过长安,唐高宗常往来于东都、长安之间,称两京为“东西二宅”。唐高宗时也多次往来于长安、洛阳,称两都为“东西两宫”。
  可见。唐代对洛阳是非常重视的。
  唐代洛阳商业非常繁荣。唐代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又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外国商人经由广州、扬州而抵达洛阳,然后去长安。可以想风当时洛阳的盛况。
  安史之乱后,洛阳遭到严重破坏。到五代梁太祖时才又兴盛起来。梁太祖朱温原是在汴州(今河南开封)即皇帝位的,以汴州为开封府,称为东都,改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开平三年,朱温迁都洛阳。后唐灭梁后迁都洛阳,后晋灭后唐,亦都洛阳。但因洛阳经济衰落,交通又感不便,937年,晋高祖石敬瑭又移都开封。因为晋在洛阳建都时间才一年零十一个月,人们没有把晋代在洛阳建都算在内。如果把晋在洛阳建都算在内。洛阳就由“九朝名都”升为“十朝名都”。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仍建都开封,称东京汴梁,洛阳为西京。
  宋代的洛阳虽然不是都城,但仍为学术中心。理学大师如程颢、程颐兄弟就是洛阳人,因此,他们的学派称为“洛学”。另外,司马光、欧阳修等也曾在洛阳居住。司马光居洛十五年,他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就在在这里写成的。
  正是因为一些名流会集洛阳,北宋洛阳的园林也盛极一时。在历史上,洛阳的园林是很有名的。晋代洛阳最有名的是石崇的金谷园。隋唐时,洛阳著名的园林更多。到了宋代,洛阳的园林仍然很盛。不少名人都盛赞过洛阳的园林。
  北宋末年,这些园林渐渐荒废。
  今天的洛阳旧城是宋代修建的。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王增为河南府通判,他主持改筑了洛阳城。
  1641年,李自成率领的明末农民起义军攻打洛阳城,二十天后,洛阳城被攻克。
  清朝初年,洛阳城又重修。
  一九三二年,日本侵略军攻上海,国民党南京政府所在地受到威胁,蒋介石迁都洛阳。上海停战协议签订字后,又迁回南京。
  一九四八年四月五日,洛阳解放。一九五三年以后,洛阳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
  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汉魏洛阳故址、白马寺和龙门石窟都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寺
  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建立的一座寺院,距今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尤以武则天时代兴建规模最大。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白马寺山门东侧,有一座玲珑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这就是有名的齐云塔。齐云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35米。它造型别致,在古塔中独具特色,不可多得。齐云塔前身为白马寺的释迦如来舍利塔,现在的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为洛阳现存最早的古建筑。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洞洞有典;魏晋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显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卢舍那石佛,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2000年11月30日,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中国的洛阳龙门石窟目列为新的世界遗产。

风穴寺
  风穴寺是河南四大名刹之一。它建于北魏,有1500年的悠久历史。寺内现存唐至清历代古建筑一百四十余间。有誉为"中原第一钟"的宋代大铁钟和国内罕见的元代罗汉殿、金代中佛殿。风穴寺溶千年古建、佛教、自然风光为一体。 

上清宫 
  上清宫是道教名观,位于洛阳城北邙山翠云峰。相传为太上老君炼丹之处,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为 一座青砖庙院,紧凑幽静。 

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明器,有器物类和俑像类。器皿的种类很多,有水器、酒器、饮食器、文具以及建筑模型等,式样新颖,色彩绚丽。人物主要有妇女、文官、武士、伎乐、牵马俑、胡俑、天王等,
  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经过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
   唐三彩釉色浓艳瑰丽,而且骆驼、马和人物等的造型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所以一经烧出,就深得封建统治者的赏识。当时的国际市场上,唐三彩也负有盛名,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目前,亚洲的印尼、日本、朝鲜、伊拉克、伊朗,非洲的埃及、欧洲的意大利都有中国的唐三彩出土。在中外交流的过程中,唐三彩的烧制工艺也随之传到海外,仿造中国唐三彩的烧制,西亚的波斯烧出了波斯三彩,朝鲜的新罗烧出了新罗三彩,日本的奈良烧出了奈良三彩。唐三彩对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页资料来源 
 相关网站 
 侯仁之主编的《中国六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本页为站长收集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