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文具
南京历史文化概述——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来源: | 作者:pmo38c9ab | 发布时间: 2017-11-05 | 4865 次浏览 | 分享到:
站长苏莲托整理编辑

 
  南京,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它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市内有秦淮河流过其间。在这独特的地理环境中,一座大都市逐渐形成。 
   大约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在现在南京城楼和五台山东一带,出现了最早的聚落,这就是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约在四千年前,又有一批新的民族到这里来生活,他们会用手转轮来制造圆形的陶器,具有一层薄薄的器壁,颜色带灰色以至黑色。这是新石器时代的黑陶文化。 
   大约三千多年前又有一支懂得冶炼青铜(铜和锡的合金)技术的部落,从秦淮河方向千迁来,他们会用青铜器制造头、鱼钩和小刀,但大量还是石器。在时代上,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和西周。近年被发掘出来的这术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南京地区有二百多处。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前770——前221年)在东面太湖流域的奴隶制国家叫吴,西面长江中游的奴隶制国家叫楚。吴的都城在姑苏(今江苏苏州),楚的都城在郢(今湖北江陵北)。现在的南京地区处在“吴头楚尾”。传说吴王夫差曾经在今南京城里冶山,筑冶城,为冶炼的作坊。 
   吴国东南有个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越国为了对付楚国在边境上筑了个越城。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在这里筑城 
   公元前333年楚灭越,楚威王在石头山上筑城,叫金陵邑。南京古名金陵,艰险导源于这个金陵邑。 
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四处巡游。在南京周围的重要城邑停留。其中的秣陵为一政治中心,所以南京在古代称秣陵。 
   秦淮河在孕育这些古代城邑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国时代(公元220年——280年),东吴控有长江中下游。孙权的统治中心,初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后迁秣陵,再迁公安、武昌(今湖北鄂城),终于定都建业。公元212年孙权从京口迁秣陵,改秣陵为建业,取建功立业的意思。 
   在汉末军阀混战中,两大古都长安和洛阳都受到严重的破坏,只有建康(建业、南京)在江东于安宁中得到发展。孙权又派兵到台湾和海南岛,派使者出使南海诸国,有些国家的使臣和商人也和建康交往。建康俨然成为一个国际性城市了。 
   晋武帝司马炎代魏亡蜀之后,派大将王浚率领水军于公元280年由益州(今四川)沿江东下,时下东吴的首领孙皓想用铁链封锁长江没能得呈,只好出石头城投降。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西塞山怀古》写了这段历史。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是长江中流要塞之一。三国时,西塞山一带成为吴国境内重要的江防前线。这诗歌詠晋、吴兴亡事迹,慨叹于地形之险不足恃,而历史上割据一方的局面,终归统一。) 
   晋灭吴,形成全国大一统的局面。当时建业并没有受到破坏,只是在行政上作了调整,改建业为秣陵县,又新设江宁县,282年又分建邺和秣陵两县。 
   这个在一统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两晋就灭亡了。代之而起的是南方的东晋王朝(公元317年——420年),建康(建邺因避司马邺的讳改为建康),再度成东晋的首都。继东晋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称为南朝的(420年——589年)也都以建康为都城。东吴、东晋和南朝合起来共有六个朝代,史称:“六朝”。六朝建都在建业或建康的时间共322年。这就是“金陵自古帝王州”一语的来由。 
   从西晋末年以来,我国北方长期陷于战乱之中,汉族渡江南下的,先后有一百多万人。东晋元帝司马睿把从山东、徐淮一带来的移民安顿在建康、京口一带。建康人口增长很快,秦淮河两岸日益繁华。这里商业发达,还有豪门大族的高级住宅。朱雀航东面的乌衣巷,是东晋最大的士族王、谢的府邸。王导、谢安和他们的子侄辈是东晋政权的支柱。他们立过功,掌过大权,是一代骄子,不过后来随着时代的消逝而没落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下了《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感叹唐代的乌衣巷和东晋的乌衣巷的变迁。 
   南北朝时,南京可称得上第一大城市了。但梁武帝是一个昏庸的佛教徒,在他晚年时,召来了“侯景之乱”。 
   侯景原来是东魏的降将,梁武帝命他镇守寿阳(今安徽寿县),不久,他就举兵反叛,迅速南下建康,围困台城。台城被围时,有人口十余万,城破只剩下两三千人,很多人饿死了。侯景闹了三年,把建康弄得残破不堪,几乎成了一座荒城。后经陈朝稍加恢复。 
   公元859年,隋兵南下时,南朝就结束了。 
   隋灭陈,隋文帝杨坚采取了平建康城邑为耕田的政策,拆毁了建康的都城、宫城、官署、军营。隋又废丹阳郡。 
   唐朝的政治中心在长安、洛阳。把南朝旧都建康尽量降低地位,只在此设置蒋州和升州。 
   到了唐末,军阀割据,全国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便是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79年) 
   在东南地区杨行密统治的吴国,建都在杨州,史称“杨吴”。 
   公元九三七年徐知诰夺杨吴帝位,自立为皇帝。国号唐,史称南唐,他恢复旧姓李,就是南唐烈祖李升,并把都城从杨州迁到金陵,把金陵府改为江宁府。这个江宁府城的位置比六朝时的建康都城偏南。 
南唐的政权只有38年(937年——975年)就被宋朝并吞了。北宋建都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宋的江宁府设在南唐的宫城内,江宁成为宋东南一方的政治中心。 
   元世祖忽必烈灭金后于公元1275年下江南,攻入建康城,改为建康路,统辖江南诸道。公元1329年又改为集庆路。金陵有所发展。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1356年攻占了集庆路并以此作为根据地,最后统一了全国。 
   公元1368年朱元璋作了明朝的皇帝,即明太祖。他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以开封为北京,应天府为南京,南京之名由此而来。 
   公元1378年,开封取消了北京的名称,明朝决定建都南京,改南京为京师,于是南京第一次作为全国的首都出现在中国。 
   南京城里的皇城,地点选在南京城向东扩充的一块土地上,北倚钟山,气势雄伟。皇城为正方形,内有宫城,即紫禁城。 
   朱元璋作了31年皇帝(1368年——1398年),他的孙子继位,即建文帝。四年后,建文帝的叔父朱棣夺了帝位,这就是明成祖。朱棣原来在北平作燕王,称帝后就决定建都北平。 
   公元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迁都北京。 
   在南京城的几何中心建有钟楼和鼓楼。鼓楼的东南是国子监,国子监是明朝的国立大学。国子监最盛时在读人数达九千人。还有日本、高丽(朝鲜)、暹逻(泰国)等国的留学生。迁都北京后,这里又叫“南监”,明中叶人数也有四五千,仍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最高学府。 
   南京的商业区主要在秦淮河两岸。 
   明代南京的手工业也很发达,有丝织业、印刷业、造船业等。南京锦缎在六朝时就已驰名世界。 
   明代有国子监、府学、教育发达,又是江南地区应科举考试的地方,文人荟萃,因此是全国印刷中心之一。因南京的国子监称“南监”,年刊刻的书籍号称“南监本”。明初著名学者宋濂在南京编成的《元史》,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都是在南京印刷的。 
   此外,笔墨、装裱、字画等行业也很兴盛。但明成祖永乐年间在南京集全国著名文人编成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因部头太大,没有刊刻,只有抄本。 
   明代南京的船厂设在秦淮河入江口。叫“龙江宝船厂”。据记载,明初七次下西洋的郑和的大船,最大长44丈,宽18丈,有12桅,可坐千人。 
   郑和带着大型船队出使西洋,就是从南京出发。先后到了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以至东非。郑和回国,明成祖先后修建了静海寺和天宫妃以纪念郑和和航海活动。 
   朱元璋死后,葬在钟山南麓的独龙阜,称为“考陵”, 
   明代南京总人口据(1391年)记载:都城总人口为四十七万三千二百人。 
   明朝政权在北京被明末农民起义军消灭后,南京曾一度为南明福王朱由崧的统治中心。 
   这个小朝廷不到一年就被南下的清兵打垮了。公元1654年清兵攻占南京,改应天府为江陵府,并在这里设两江总督,管理江南(江苏、安徽)和江西。 
   清初南京的手工业比明代更有发展。在康、乾时代,南京不仅是清政府统治东南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南方的一个经济文化中心。 
   清中叶以后,政治日渐腐败,经济也走下坡路。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2年清廷被近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南京也在1858年的“天津条约”中规定开为通商口岸。但南京当时为太平天国的天京,没有得到实施。1899年终天开南京下关为商埠。 
   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1851年洪秀全领导太平炽从广西出发,1853年春攻取南京,并定南京为首都,改称天京。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并定都南京。后来近于北洋军阀的压力,孙中山辞职让位。 
   孙中山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体葬在紫金山的南坡。就是中山陵。 

   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北伐,沿江东下,攻取南京后不久,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清洗北伐斗争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年在南京成立由他个人操纵的“国民政府”,此后除了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曾将首都迁往重庆八年外,直到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建都南京共十四年。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南京于1949年4月23日解放。 



   今天南京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不少,如:

南京中山陵

  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峰的南麓,建筑群依山而建,给人以仰止崇高之感。1926年3月12日奠基,1929年春建成。形似自由钟,象征着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唤醒民众,反抗压迫,为挽救国家民族而奋斗不息的精神。

梅园新村纪念馆

  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办公原址。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 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委托,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 谈判斗争。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等同志当年都在这里办公 和居住。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江东门曾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为悼念死难同胞,南京人民在这里修建了纪念馆,通过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再现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历史。建筑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别具一 格,被誉为是一部用石头筑成的史书。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大桥始建于1960年,1968年10月建成通车。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双层双线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正桥长 1557米,两端建有70米高的桥头堡。公路桥人行道上整齐地树立着150对玉兰花灯组,犹如银河落人间。 
紫金山天文台 
建成于1934年,是解放前我国唯一的天文台。藏有我国古代一部分珍贵的天文仪 器,还拥有我国自制的60厘米折反射望远镜、太阳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许多现代化的测量天体的仪器和设备,成为我国一个综合性的天文研究机构。 

南京石头城 
   石头城全长约3000米。中段几块突起的红色水成岩,酷似丑脸,故称鬼脸城。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郑和墓 
   位于牛首山南麓,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高约8米。墓按伊斯兰风格修建,整个墓形是“回”字形,墓前台阶有四组7层28级,寓意郑和7次下南洋,历时28年,遍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明孝陵 
   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座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陵墓建筑宏伟,从下马坊开始经四方城,有“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巨碑、“治隆唐宋”碑、孝陵殿、方城、宝城及神道,两旁有石兽、望柱、石翁仲等。  

南京梅花山 
   明孝陵前有座土丘,原名孙陵岗,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葬地,亦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孙陵岗还葬有孙权的夫人步氏和后妻潘氏,宣明太子孙登也葬在孙陵附近。 


南京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建于公元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既是历史文物建筑,又是反映南京风土人情、弘扬民族文化的博物馆。 


南京乌衣巷 
   位于夫子庙,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旧时王谢子弟善著乌衣,因而得名。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曾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国民党总统府 
   原为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的天王府,天京失陷后曾遭焚毁,清朝扩建为两江总督衙门。从1927年至1949年成为国民党的总统府。其西侧原为天王府西花园,称“煦园”,园内假山环绕着亭台楼榭,花木参差,景色优美,有鸳鸯亭、不系舟、桐音馆、夕佳楼、猗澜阁等。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约一公里处,占地面积153公顷。三国时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梁朝时,佛教盛行,相传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讲经说法,感动苍天,落花如雨,始得名;明、清时期,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之佳地。 

   …… 
   今天南京成为我国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交通、教育等各方面来看,南京的发展都非常瞩目。 


本页资料来源

侯仁之主编的《中国六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南京旅游在线网http://www.njyo.com/place.php?id=374

本页为站长收集整理编辑

如有侵权,请告知,马上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