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欣赏——流浪者之歌(苏莲托)
来源: | 作者:probf84e9 | 发布时间: 2017-11-01 | 5875 次浏览 | 分享到:

                                                               苏 莲 托

  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又名《吉卜赛之歌》)是十九世纪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蒂的作品。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幼年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十岁开始登台演奏。1856年萨拉萨蒂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他的演奏技艺精湛,被后人称为“帕格尼尼再世”。与他同一时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鲁赫、圣-桑、维尼亚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创作小提琴作品题献给他。 
          萨拉萨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独奏曲和协奏曲。代表作品有小提琴独奏曲《吉普赛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哈巴涅拉舞曲》等。

   作者的故乡西班牙有不少的吉卜赛人及其音乐,作者对吉卜赛人和吉卜赛音乐作了深入的研究,所以能够深入地掌握吉卜赛音乐的本质。《吉卜赛之歌》是根据作者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旅行期间所听的几首吉卜赛旋律而作。

   吉卜赛民族是一个流浪的民族,其足迹遍布全世界。吉卜赛人大多自称罗姆人,而这也是联合国所采用的名称。吉卜赛人在世界各地各有不同的名称:在英语国家叫吉卜赛人或罗姆人;在法语国家叫茨冈人;在西班牙语国家叫吉坦人。吉卜赛人具有传奇色彩,他们常以卖艺、算卜为生。

  《吉卜赛之歌》从音乐表现的角度看分为四段。第一段是引子,中速。一开始就用小提琴G弦拉出悲剧性主题,把人的思维引入吉卜赛人特有的命运氛围中;第二段是慢板,速度自由,在演奏上独具特色,也表现出吉卜赛人的特殊情调;第三段速度更慢,作者将一首匈牙利吉卜赛歌加以改编点拨,使之表现力更强,旋律更优美。第四段是非常活泼的快板,乐曲突然转入粗旷、豪放的舞曲,与第三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象征着吉卜赛人的另一面——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乐曲从感情表现的角度看,分为两大部分,即前三段为第一部分,第四段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相对第二部分,速度较慢,表现了吉卜赛人悲怆的人生经历。

  吉卜赛民族是一个古老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人们不知道四处流浪的吉卜赛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现代学者们多认为他们源出于印度次大陆,但对于他们向西长途迁徒的时间却难以断定。一般认为是在公元1000年前后。他们历尽艰难,饱受沧桑,在世界各地漂泊流浪,一代又一代。大蓬车是这些流浪者最常见的栖身之所,饥饿、寒冷和疾病时时困扰着他们。他们的漂泊史又是他们的血泪史。吉卜赛人在若干世纪以来曾多次遭到屠杀。二战时期,被希特勒屠杀的吉卜赛人不少于50万。
  有一首吉卜赛人的诗歌写道:“吉卜赛人的真理在哪里?/就我的记忆所及,/我带着帐篷走遍世界各地,/寻找真挚的爱,/寻找幸福和正义。/我随岁月而苍老,/却仍未见到真诚的爱,/也未听到正义的声音。/我不知道,吉卜赛人的真理在哪里。"[1]
  第一部分哀怨的乐曲,如泣如述,催人泪下,充分表现了吉卜赛人的悲惨命运。

  第二部分的音乐一起,给人的感觉焕然一新。人们一下就体会到乐曲的欢快和热烈。悲惨的命运、艰难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吉卜赛人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性格。他们热爱生活,富于创造性。这部分乐曲表现了他们乐观、向上的一面。夜晚,吉卜赛人在营地前燃起篝火,弹起乐曲,跳起欢快热烈的舞蹈,尽情地歌舞。
  吉卜赛人天生能用歌声使人快活,唤起人们激情。他们的歌声甜美悦耳,引人入胜;他们的舞蹈婀娜多姿,节奏分明。法国大作家雨果(1802——1885)在《巴黎圣母院》中有细致的描写,埃斯米拉达的美也是吉卜赛人的美。法国小说家梅里美(1803——1870)笔下的卡门也早已被全世界所知晓,法国作曲家比才(1838——1875)根据梅里美小说改编的歌剧《卡门》唱响了五洲四海。

  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的诗《茨冈》也对吉卜赛人进行了直接的歌颂。普希金写了两首以《茨冈》为标题的诗。一首长诗,作于1823年——1824年;一首短诗作于1830年。这里摘录的是短诗。

《茨冈》

  在那宁静的傍晚时分,/在那树林蓊郁的河岸上,/帐篷里传来阵阵喧闹和歌声,/处处是刚刚点燃的火光。

  你们好啊,快乐的民族!/我熟悉你们的点点篝火,/如果是在另一个时候,/我会随着你们到处去飘泊。

  明天在曙光熹微的时候,/你们自由的足迹就要消失,/你们走了——但你们的诗人 /却不能随你们同去。

  为了享受家庭的恬静,/为了享受乡村的安逸,/他忘记了流浪途中的夜宿,/抛弃了昔日任性的嬉戏。[2]

  世界上以吉卜赛人为题材进行写作的作家不少,作品亦不少。
如今,乐观向上的吉卜赛人已不仅仅是举行营火晚会,他们早已组织了自己的剧团,到世界各地去演出自己的剧目,去寻找正义,寻找爱,让更多的人认识吉卜赛民族,了解吉卜赛民族。
  在听着萨拉萨蒂《吉卜赛之歌》的第二部分,人们自可以从那热情、奔放的舞曲中,看到吉卜赛民族顽强、挚着的品格,看到吉卜赛民族乐观、向上的生命力。

注:[1]作者:拉西姆·迪萨克.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1989——12

[2]引自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版  冯春译《普希金抒情诗选》


图书